图书馆调研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10395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图书馆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图书馆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图书馆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图书馆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书馆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调研报告(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书馆调研报告 一基地调研 本次基地位于草场门大街上的南艺南门入口广场之后,将现有教学楼推掉进行虚拟设计。前方为草场门大街和虎踞路,属于人流车流多的主干道,周围绿化较好,毗邻古林公园。但是由于设计的学 院图书馆故没有什么影响。基地南侧为入口广场,有2.1m左右4阶台阶的高差通向现存教学楼。北侧有3m左右2阶台阶通向操场。西侧为9m的小路围墙外侧为三栋6层居民楼。前方有一栋三层的民国建筑,对基地有一定的遮挡。东侧有m小路,坡地可以通向操场。东侧有一小山丘,前方有小路可以上山,现存教学楼有一架空走道与山丘相连,山丘上的小路可通向图 书馆前广场,后面为宿舍区,人流较多。基地地势由南向北依次抬升,有2

2、m的高差,由于南艺没有明确的主要轴线,周围建筑大多为民国时期的老房子,可以在设计风格中加以考虑。由于南艺为艺术院校,广场上多放置雕塑小品。周围大部分人流从北侧来,东侧人流也较多,前方是南艺主要入口,故将图书馆入口也设在南侧。 二图书馆实例调研南大杜厦图书馆 南京大学仙林国际化校区杜厦图书馆位于新校 区入口中轴线上,是整个仙林校区的地标建筑。该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1万,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7万,半地下自行车库建筑面积2438,图书馆公分5层,建筑高度2.m。 图书馆建筑造型既现代又延续南大百年老校的 文化精髓,从南大鼓楼校区沉稳的灰砖、灰瓦和红门、红窗提炼出的色彩元素在设计中进行了融合,整个新馆如

3、缓缓打开的书籍,隐喻着一个开放的知识殿堂,平面功能布局充分体现了现代图书馆的交互性、开放性、灵活性和舒适性。整个图书馆除古籍善本区域外均采用开架阅览、借还、实行藏阅一体的管理模式。各功能分区采用大空间设计,可根据藏书情况的变化自由灵活分割,充分体现了读者与藏书的互动、阅读与交流的开放。 二层是图书馆核心区域面积近150二层通高的公共服务大厅。该中庭空间开敞、动静结合。围绕其核心空间设置了总还借处,电子资源查询、工具书查阅等功能。该区域空间色彩以白色为主,运用大块的象牙白钢板吊顶及墙面装饰,空间格调淡雅、宁静,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建筑的知识殿堂意向。 图书馆充分考虑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除了运用藏阅

4、一体,自动借还设备外,还设置了国外高校图书馆所注重的读者交流、研讨、休息空间。每层阅览空间的四个角端均设置了玻璃隔断研讨小间, 供教授们带学生进行专题研讨和资料收集。 宽敞的通道上设置休闲座椅供学生交流、休憩。还特别设置了三个通高休闲咖啡中庭,内部原木装饰的地面与绿色植物构成一个清新的环境,读者可以在次沟通,交流。放松心情。 设计中强调建筑造型的体量感、雕塑感,形成既稳重又不失活跃的建筑形态。整个图书馆由三个相似的体量围合中庭,由内到外的曲面形成流畅的界面。该界面表皮采用了通高的梭型铝格栅,与外立面厚重的石材幕墙形成鲜明对比。整个建筑外直内曲、稳健灵动,意在体现“书山有路勤为竞,学海无涯苦作舟

5、”的设计创意。 剖面图 图书馆实例调研南京审计学院图书馆 南京审计学院图书馆位于南审新校区建筑群的中心部位,为该院标识性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7000,分为五个楼层,内设2个大型专业阅览室、讲演厅,各种类型的文化沙龙及酒吧。 图书馆三面环湖,由木栈道将岸边与图书馆相连。背面靠山,由坡道相连。 图书馆中庭为一方形水池,鑫增设临水平台,其顶棚按照飞檐处理,上方的内廷立面设置为中式窗,使之具有强烈的传统气息,而该新增设的临水平台则赋予其休闲交流功能,地面采用透明玻璃,玻璃下方水池里的鱼儿自由地游来游去,于无形中营造出“临水观月”的氛围。此外,入口大堂接待台的背景墙以“折扇”为创意原型,在造型石材的表面

6、刻有荀子经典的劝 学篇,以传达中华民 族深厚的文化内 涵。 而阅览室内的主要受众为年轻学子,具有活泼开放的性格特征,设计中本着从年轻人的审美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心里感受,决定采用较为简洁的设计手法,如电子阅览室天花在满足照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化处理,地面则摒弃了繁琐的地纹变化,而书架的陈列方式则很好地将阅读区与陈列区进行了划分,有效地阻隔了视觉干扰。另外,在单个阅览区内,根据功能需求,亦划分出阅读区、交通区和讨论区,使之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且不会造成功能之间的相互干扰。 本案设计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将学生吸引到图书馆来,选择适合年轻人审美要求的色彩,强烈的色彩变化最能激起学生们的蓬勃青春

7、和创造的激情。因此,设计过程中,交流区和休闲区的座椅选择了饱和度较高的色彩处理,而阅读座椅则为较为安静的灰色加以处理,以满足不同的功能和心里需求。另外,在大的阅览区选择其中一个局部墙面做色彩出来,并将五个楼层采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目的是为了防止学生们走错楼层。 图书馆实例调研南京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是XX省公共图书馆,乃X省最大的文献宝库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位于南京城中心区大行宫叉口东北,即南临城市主干道中山东路,北接文化一条街的长江路,西傍太平北路,东邻新辟市民绿化型广场。基地周围重要的建筑有北侧的总统府,东侧的中央饭店,南侧的高层商务办公楼,西侧的江宁织造府。藏书量120万册,

8、阅览座位300座。基地建筑100,建筑总面积78275,其中地上九层7845,地下两侧230,总高41.m。 平面布局地下一层以集中车库为主,并布置少量书库,兼做水、暖、电设备用房;首层以多功能报告厅、学术报告厅、展示厅为核心,西侧布置培训用房兼有试听、采编、夹层自行车等用房。一层东南片布置以儿童阅览为主,西北片以新书陈列、新书买卖、及文化用品为主要功能,而南隅外侧座位康复特种阅览,内侧为盲人阅览室,东北块以报纸阅读为中心,二四层各种开架阅览为主体,库阅兼用;五七层为主库区,八层布置行政办公等。 外部空间。面对基地四周的“历史性”、“生态型”环境以及文脉的因素,充分考虑“东部广场”与图书馆相互

9、依托,互为整体的统一性、整合性,既用“正、副”主轴的设计元素,又设富有张力的椭圆形空间将建筑与四周的城市空间形态相整合、相统一。 内部空间。设计通过“南北廊架”空间与东西向“y”形空间的组合,使图书馆的“交通空间”合理化和艺术化,并通过“廊桥”的界定使“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得到进一步加强,而椭圆空间的介入使内部空间形态与外部空间在整体性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化和情趣化,从而东南景观空间得以贯通,南北景观走廊也浑然相连,如此的空间形态即是设计创新的追求。 南图新馆的形象既反映了古城浓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又展示其时代性及先进性;故采用金属、玻璃、石材等材料有机整合的手法,以体现其设计理念之要求。西

10、侧外墙通过固定式金属网大百叶调控基本光线,以期做到保温、隔热、节约能源。石质材料主要用于是实墙面上,以基部为主并延伸室内,以展示传承文脉的设计思想。 第二篇:图书馆调研报告本文由xhewn贡献 图书馆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主要把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调研目的: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原则,切身了解空间要素对于图书馆这类公共建筑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对空间的感知、流线组织、构思创意。调研时间:0X年9月2日下午2:30:0调研时间:调研地点:安大XX县区图书馆调研地点:调研对象:安大图书馆馆内师生调研对象:调研方法:调研方法:拍照记录,向具体使用者问询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利与弊,观

11、察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并根据布局大致画出图书馆的平面图和分析图。调研内容:在调研过程中有侧重的做了以下三方面的资料收集:调研内容: 1、现代图书馆总体平面功能组合分析(主要是指藏书、借阅、管理、公共空间以及室外空间五大类各部分功能要求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了解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关系、流线组织。 2、现代图书馆的室内环境,主要是指采光照明、通风、噪声控制等建筑物理中的环境控制;了解家具与人体活动尺寸的关系,同时简略了解使用者心理特点、行为规律与图书馆建筑的关系,更好的在设计中创造符合师生特点的环境空间。 3、现代图书馆外部空间设计,整体建筑与环境的适应方式以及互动关系,内外空间的界定方式;图书馆

12、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内外 部材质选取和柱网分配。调研发现:调研发现:安大X县区图书馆概况: 一、安大XX县区图书馆概况: 1、基地环境:交通位置分析:图书馆位于安大校园的中心区域,介于东西校门的交汇地段,南北两侧为校园主干道,交通便利,使广大读者能够方便地到达,如右下图区域标识,黄色即为图书馆,红色为交通区域,围绕图书馆分布;蓝色为宿舍区域,绿色为教学区域,可见图书馆介于宿舍区与教学区之间,有多条道路与之相连。环境分析:图书馆西面为一个大面积的环形广场,东面为绿化区域,视野开阔,配套建设相应的绿地、喷泉、雕塑等花园式休闲设施,没有栽种高大的乔木,而是以低矮的灌木配大片的草地为主,既清洁空气又减少噪

13、音,给读者创造优美而安静的读书、学习、研究环境,由于图书馆位于校园适中位置,从而避开了相对嘈杂的城市主干道和其他噪声源。采光通风分析:合肥地处南方,东南方向的采光通风为最 佳,该图书馆东南方向有部分低矮建筑,总体来看并不影响通风采光效果,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获得良好的感官效果,但是西面开阔无遮挡,存在西晒问题有待改善。 、平面布置:一层平面:主要是多功能报告厅,大厅,总服务台,检索区、文印室以及采编室等业务用房。在这一层主要有三个出入口, 其中北面的入口与采编室直接相连,用于书籍的运送。夹层平面:门厅上空两侧分别为休闲区和新书展销区,休闲区与行政办公区相连,可供师生一同使用。多功能报告厅

14、的设备用房设于夹层。二层平面:主要是校史馆以及期刊杂志阅览室(开架阅览)。三层平面:主要是校史馆的二层以及中文社科类借阅室(借阅一体的开架形式)。四层平面:主要是主机房等设备用房以及中文自科类借阅室(开架阅览)。 五层平面:主要是电子阅览室以及综合阅览室、中文科图法借阅室。六层平面:主要是电子阅览室的二层以及普通阅览室即自习室。七八层平面:设有一个单独的自习室和配电室、电梯机房以及一个休闲平台。重点分析: 二、重点分析建筑造型建筑立面。该图为图书馆的西立面,中间为正八边形的柱形体量,给人强烈的厚重感,两个竖向条形体量左右对称分布,柱形体与之衔接的部分巧妙地采用了镂空连廊,形成虚实的结合与对比。

15、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建筑性格过于严肃,不适合校园图书馆建筑应具备的亲切平和。图书馆东立面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通透性利于门厅及两侧各个阅览室的通风采光,但是大面积玻璃会显得单调,所以玻璃表面通过连接钢构件形成富有韵律感的横竖线条,使得建筑立面丰富而不单调。 内部庭院。在建筑内部,柱形体量两侧分别设有中庭,绿化、小路似有别有洞天之感,使建筑更贴近自然。 建筑形式。为了减缓柱形体量带来的厚重感,除了图书馆西立面运用了虚实结合对比的手法外,在柱形体量之后还穿插了一个矩形的玻璃盒子,四面及顶面充分采光,在建筑内部形成光影的变换效果,这种手法对于建筑形式是有利的,不管是连廊还是通透的平台,都可以界定为灰空间,是引发人们驻足停留的场所,但是在安大图书馆中这些场所并没有有效利用,在无形中造成了空间上的浪费。 流线组织读者流线、书籍流线、服务流线互不穿插影响,书籍采编有单独的出入口,在建筑的南面,运送时通过一部六层的双跑楼梯分别运送 到各层的书库。 人性化设计走在安大图书馆会发现墙壁上张贴着壁画与名人名言,体现着人文精神。高校图书馆建筑墙面少,空间大,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