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103672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主要知识点1、 关系问题 v的方向代表车头的方向,其符号由正变负说明车头调转方向,其大小代表运动快慢。平均速度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a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一致。其大小代表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大小只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有关,即与速度的变化率有关,与速度的变化量、运动的时间、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并且加速度的等于0,速度不一定等于零,同时,速度等于0,加速度也不一定等于0。 物体做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只与加速度与速度的符号有关。当两者符号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符号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简称同增异减(av同向加速,av反向,减速运动)。所以,

2、可能出现物体的加速度减小,但是速度却在增大的变加速运动。2、三个公式的用法(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描述一段运动一共5个物理量,知道任意三个,一定能求出剩余两个。三个公式都有加速度,如果没有加速度首先要想办法求加速度。这三个公式都是包含四个物理量,题目中会给出三个或者能找到三个,所求的物理量为第四个,根据四个物理量可以选择相应的公式。其中,前两个公式含时间,速度位移公式不含时间,速度时间公式有末速度与时间,位移时间公式有位移与时间。公式中各物理量都是矢量,一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在题目中一般设的都是物理量的大小。运动学的题目一般先分析运动过程做出草图,每个运动过程可对应速度时间公式与位移

3、时间公式,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应用速度关系、位移关系及时间关系。,3注意运用运动的对称性,一个减速到0的运动可以看作从0 开始加速度的逆运动,竖直上抛时,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的运动与物体从最高到又回到出发点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对称运动。4、运动图像位移时间速度时间与竖轴截距A初位置初速度与横轴截距C物体回到原点物体速度为0,可能会改变运动方向斜率(有正负)速度加速度交点B两物体相遇两物体共速,此时最近或最远面积无意义位移,在横轴上是正,下为负5、刹车陷阱及追击相遇 在遇到减速的问题时,要注意刹车陷阱。刹车时,运动时间小于减速到0的时间。 如果计算时时间比刹车时间长,相当于刹车后汽车又反向加速。 两车相遇

4、或者恰好不碰的位移条件是:。B在前,A在后,如果被追赶的物体是减速运动, 需要注意追上的时间小于减速到0的时间。 两车恰好相遇或者恰好不碰的速度条件是共速。当两物体共速时,两者相距最近或最远,如果是最近,此时不碰则以后不会碰。如果相距最远,此时没有追上就不会再追上。6、弹力弹簧的弹力 ,其中x是弹簧的形变量,即现在长度与自然长度的差值(压缩时自然长度减现在长度)如果弹簧连接两个物体,可以想象弹簧的两个端点的运动趋势从而得到弹力的方向。杆的弹力:如果是固定杆则杆上的力可以向任何方向,如果是铰链,杆上的力沿杆的方向,如果杆上有一小球或者圆环,杆对小球或环的弹力垂直于杆。绳上的力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压

5、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判断有没有弹力可以用假设法。如果轻绳连接两个物体,可以想象绳上的两个端点的运动趋势从而得到弹力的方向。7、摩擦力说明:摩擦力即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可能在静止,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可能在运动。不能说运动的物体受动摩擦力,静止的物体受静摩擦力。 如果两物体共速,则两物体之间没有摩擦力或者为静摩擦力。可用假设法判断方向。两物体速度不等则两物体之间为滑动摩擦力。一静一动,动的摩擦力与速度相反;速度同向且一大一小,则大带小;速度反向则摩擦力与速度相反。两个物体共速,且加速度相同,下一时刻还共速;两个物体共速,如果加速度不同,则下一时刻不共速。(v同a同,下一刻v还同

6、;v同a不同,下一刻v不同)8、合力与分力合力和分力反应了物理中的等效替代的思想,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为直接相加,合力的最小值为相减即,如果第三个力的大小介于最大最小之间,三力有可能平衡两个分力一定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合力一定时,两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两个分力就越大9、共点力的平衡三力平衡:如果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其余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动态平衡:如果一个力的大小方向不变,另外一个力的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变,则保持第三个力方向不变,其他力反向,其余两个力都从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力(比如重力)的两端出发。两个分力一定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合力一定时,两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

7、,两个分力就越大一个力的三角形与一个几何三角形相似,则几何的变化与力的变化类似。10、整体法隔离法第一类(V同,a同):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则可以把两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先整体后隔离,注意隔离外面的,上面的比较简单。有时候只隔离一个物体解不出题,可以再隔离另外一个物体。第二类(一个匀速一个静止,或者一匀加一静止):如果两个物体运动情况不同,第一个物体的合力为F1,第二个物体的合力为F2,则当把两个物体看成整体或系统时,系统的合力为两个合力的矢量相加11、临界问题两个物体接触刚好脱离的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0,即弹力为零;如果刚开始两个物体共同运动,恰好脱离时速度相同,加速度不同绳子刚好断

8、开或不断开的条件是:此时拉力达到绳子承受的最大值存在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或静止的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速度最大时,一般加速度为0,最高最远一般此方向速度为012、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速度,不是保持物体的速度;物体向左运动不一定受到向左的力,可能是惯性。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第二定律:公式应用时,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有正负号,一般用来求a的大小,其方向按照 v的方向判断。 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是第一个物体给第二个物体一个力,这个力是第二个物体受到的,同时,第二个物体也给第一个物体一个力,这个物体是第一个物体受到的,相互作用力,体现了两个物体受两个力,平衡力是,第

9、一个物体和第二个物体都给了第三个物体一个力,两个力是第三个物体物体受到的。平衡力体现了一个物体受两个力应用: 当支持力大于重力,即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 当重力大于支持力,即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失重。 13、瞬间问题绳剪断的瞬间,绳上的力就会消失,弹簧或者橡皮筋在剪断的瞬间因为来不及回复原状,所以弹力不变速度不能突变,一个物体受力的瞬间,物体的速度不变,位移为0,只有在碰撞能使速度突变。(剪短瞬间,绳上的力能突变,弹簧上的力不能突变,除了碰撞,v不能突变,位置不突变。)14、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概念:是物体受到的力的分析,因为物体的运动情况跟它所受到的合力有关,与它给其它物体的力无关,所

10、以,受力分析时只分析它受到的力,它对其他物体的力不用管受力分析顺序:先主动力,后重力,再接触力,最后场力。受力分析时,先找到题目中明确给出的力,即主动力,然后围着物体转圈,物体可能受到每个接触物体两个力,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如果没有弹力肯定没有摩擦力。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弹力摩擦力的作用。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平行15、三个模型传送带模型:注意抓住两个关键时刻:初始时刻,根据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确定摩擦力的方向;速度相等时刻,速度相等是解决问题的转折点,速度相同时判断物体能否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如果传送带匀速运动,则此时物体必须受力平衡。滑块木板模型:想把底

11、下的物体抽出来,则需两物体有相对运动,即a不同。 假如地面光滑,则,其中为两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果地面不光滑则F可以看成拉力与地面给的摩擦力的合力。 在临界的时候,上面的物体m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时所受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m在M上滑动,如果M不动,则当m静止时没掉下来,则不会掉下来,如果M在m的带动下运动,则V同时没有掉下来则不会掉下来。刚好不掉下来时,此时,由于m、M的相对运动产生的Q=fL必修二知识点1、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当与v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时,物体做曲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指向物体运动轨迹的凹侧(比如圆周运动指向圆心),轨迹在速度

12、与加速度之间。当=0时,物体做匀速运动,当不变时,物体做匀变速运动与v同向,加度;与v反向,减速;与v夹角为锐角,则加速,且方向变;与v夹角为钝角,则减速,方向变;与v垂直,则v大小不变,只改变方向。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合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在分解的时候我们要分解合运动分运动:有某种效果的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绳(杆)上的两点在沿绳(杆)方向的速度是相等的,绳(杆)对两端的物体做功大小相等,一正一负。3、小船过河最短时间过河:就是小船的船头垂直指向河对岸此时, 最短距离过河:4、 平抛运动(分解)平抛运动的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其中要注意平抛运

13、动的时间只有h来决定,与水平速度无关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即=5、 圆周运动共轴的两点角速度相等;共线的两点线速度相等。,圆周运动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到向心力的来源,建立指向半径与垂直于半径的坐标系,列出方程。在竖直面内的最高点,物体的速度有临界。对于拱桥(怕飞出去),绳或单圆环(怕掉下来)模型,恰好过最高点时;杆上固定的小球或者管道模型中,不怕飞出或掉下,小球过最高点时只要即可。时,小球对内外轨都无压力,速度大,对外轨有压力,速度小,对内轨有压力。同转盘上的两个物体,随角速度的增大,距离圆心远的物体先飞出去,当摩擦力最大的时候有临界。6、

14、 万有引力与航天万有引力的公式发现(第谷、开普勒、牛顿、卡文迪许)及应用条件(两个质点之间)两个模型:在星球表面不动的物体,(出现星球表面或者g时用这个模型)或者在某一高度 ; 环绕某星球做圆周运动则应用:(1)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及密度 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可以利用围绕天体的轨道半径和运动的周期来求 计算中心天体的密度,可以找一个紧贴该天体飞行的物体,只要知道这个物体的T就可以(2)卫星的发射及运行规律; 卫星的发射: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是围绕地球运动的天体的最大运行速度。地球近地卫星的周期为绕地球运动的最小的运行周期, 周期为84分钟。卫

15、星运行规律:所有地球卫星的圆心在地心上,r定,则全定。 同步卫星位于距离地面36000公里的固定轨道上,其T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24小时。地球的近地卫星距离地面200到300公里,一般可以认为其轨道半径为地球的半径R。(3) 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束缚问题):如果考虑地球的自转,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即,在赤道,在两极,在一般的题目中忽略掉向心力(4) 双星问题:双星的角速度周期相同,向心力相同;注意:(中r为两质点间距离;)(5) 变轨:发射时速度变大,回收时速度变小;(6) 追及相遇:从最近(远)到最近(远),至少差一圈,差一圈的整数倍,由最近到最远,至少差半圈,差半圈的奇数倍。7、 功(1) 恒力的功,可以用公式或者动能定理,变力的曲线的功必须用动能定理(2) 判断力做不做功:恒力与位移垂直不做功;变力与速度垂直不做功。(3) 功是有正负号的标量。功的正负含义: 力对物体做正功,说明此力是动力;并且让此物体的能量增加,也就是有其他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