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肌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102094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肌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肌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肌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肌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肌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肌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肌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肌学肌(muscle)根据结构与功能不同分为平滑肌(smooth muscle )、心肌(cardiac muscle )和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 平滑肌主要分布于内脏的中空器官及血管壁,舒缩缓慢而持久;心肌 为构成心壁的主要部分;骨骼肌主要位于躯干和四肢,收缩迅速有力。 心肌与平滑肌受内脏神经调节,不直接受人的意志管理,属于不随意 肌(involuntary muscle );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直接受人的意 志控制,称为随意肌(voluntary muscle )o在显微镜下观察,骨骼 肌与心肌具有横纹,都是横纹肌(striated muscl

2、e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多数附着于骨骼,少数附着于皮 肤者,称为皮肌,骨骼肌在人体分布极为广泛,有 600 余块,约占体 质量的40%。肌有特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 管分布,并受神经的支配,执行其特定的功能,所以每块肌都可视为 一个器官。短肌二扶n三甕肌乍割恤w雪劄加一、肌的形状和构造骨骼肌包括肌腹(muscle belly )和肌腱(tendon )两部分。肌性部分主要由肌纤维(即肌细胞)组成,色红而柔软。肌的外面被由 结缔组织形成的肌外膜包被,由肌外膜发出若干纤维隔进入肌内将其 分割为较小的肌束,包被肌束的结缔组织称为肌束膜。肌束内的每条 纤维还包有

3、一层薄的结缔组织膜,为肌内膜。供应肌的血管、神经和 淋巴管沿着这些结缔组织深入肌内。骨骼肌有红肌与白肌之分。红肌 主要由红肌纤维组成,较细小,收缩较慢,作用持久;白肌则主要由 白肌纤维组成,较粗大,收缩较快,能迅速完成所需的动作,作用不 持久,每块肌肉大都含有这两种纤维。一般来说,保持身体姿势的肌 肉,含红肌纤维多;快速完成动作的肌肉,含白肌纤维多。腱性部分 主要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强韧而无收缩功能,位于 肌性部分的两端,其抗张强度约为肌的112233倍。肌借腱附着于骨 骼。当肌受到突然暴力时,通常肌腱不致断裂而可能使肌腹断裂,或 肌腹与肌腱结合处,或是肌腱的附着处被撕开。阔肌的

4、腱性部分呈薄 膜状,称腱膜(apo neurosis )。肌的形状多样,按其外形大致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扁肌) 和轮匝肌4种。长肌(long muscle)的肌束与肌的长轴平行,收缩时 肌显著缩短,可引起大幅度的运动,多见于四肢。有些长肌的起端有 两个以上的头,后聚成一个肌腹,称为二头肌、三头肌或四头肌;有 些长肌的肌腹被中间腱分成两个肌腹,称二腹肌;有的由多个肌腹融 合而成,中间隔以腱划,如腹直肌。短肌(short muscle )小而短, 具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幅度较小,多见于躯干深层。阔肌(扁肌)(flat muscle )宽扁呈薄片,多见于胸腹壁,除运动功能外还兼有保 护内脏的作用

5、。轮匝肌(orbicular muscle )宽扁呈薄片状,多见于 胸腹壁,除运动功能外还兼有保护内脏的作用。轮匝肌( orbicular muscle )主要由环形的肌纤维构成,位于孔裂的周围,收缩时可以关 闭孔裂。此外,根据肌束方向与其长轴的关系还可分为与肌束平行排列的 梭形肌或菱形肌,如缝匠肌、肱二头肌;半羽状排列的如半膜肌、指 伸肌;羽状排列的如股直肌、砪长屈肌;多羽状排列的如三角肌、肩 胛下肌;放射状排列的如斜方肌等。二肌的起止、配置和作用肌通常以两端附着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中间跨过一个或 多个关节。肌收缩时使两骨彼此靠近而产生运动。一般来说,两块骨必定有一块骨的位置相对固定,

6、而另一块骨相对移动。通常把接近身 体正中或四肢部靠近近侧的附着点看做肌肉的起点(origin )或定点 (fixed attachment);把另一端则看做为止点(insertion )或动点 (movable attachment )。不同的运动中,肌肉的定点和动点可以 相互转换。例如胸大肌起于胸廓,止于肱骨,收缩时使上肢向胸廓靠 拢,但在作引体向上动作时,胸大肌的动、定点易位,止于肱骨的一 端被固定,附着于胸廓的一端作为动点,收缩时使胸廓向上肢靠拢。肌在关节周围配置的方式和多少取决于关节的运动轴。单轴关节 通常配备两组肌,如肘关节和踝关节,前方有屈肌(flexor),后方有 伸肌(exte

7、nsor),从而使这些关节完成屈和伸的运动。双轴关节通 常有四组肌,例如绕腕关节和拇指腕掌关节,除有屈肌和伸肌外,还 配布有内收肌(adductor)和外展肌(abductor )。三轴关节周围则 配有六组肌,如肩关节和髋关节,除围绕冠状轴和矢状轴排列有屈、 伸、内收和外展肌(sup in ator)两组肌。因此,每一个关节至少配置 与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两组肌,这些在作用上相互对抗的肌称为拮抗 肌( a n tago n i st ) 。拮抗肌在功能上既相互对抗,又互为协调。如果 拮抗肌中的一组功能障碍,则该关节的相关运动也随之丧失。此外, 关节在做某一种运动时,通常是几块肌共同配合完成的。例

8、如屈桡腕 关节时,经过该关节前方的肌同时收缩,这些功能相同的肌称为协同 肌(synergist)。一块肌往往和两个以上的关节运动有关,可产生两 个以上的动作,如肱二头肌既能屈肘关节,也能使前臂旋后。通常完 成一种动作,需要许多肌参与,但起不同的作用。如屈肘的动作,肱 肌和肱头肌是原动力,称为原动肌(ago nist);刖臂的肱桡肌、桡 侧腕屈肌、旋前圆肌等协同屈肘,为协同肌(合作肌);肱三头肌是 拮抗肌;还有一些肌起着固定附近关节的作用,例如屈肘时使肩胛骨 固定于脊柱的斜方肌、菱形肌等,这些肌称为固定肌(fixator)。同 一块肌在不同情况下可以是原动肌,也可以是协同肌、拮抗肌或固定 肌。在

9、神经系统的协调下,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某种特定的动作。骨骼肌牵引骨骼产生运动,其原理似杠杆装置,具有 3 种基本形 式。第一种为平衡杠杆运动,支点在阻力点和动力点之间,例如在寰 枕关节上进行的仰头和低头运动。第种为省力杠杆运动,阻力点位 于支点和动力点之间,例如起步抬足跟时踝关节的运动。第三种为速 度杠杆运动,动力点位于阻力点和支点之间,例如举起重物时肘关节 的运动。在第一种平衡杠杆中,如果动力臂与阻力点位于阻力臂相等, 则作用与阻力也相等。第种杠杆由于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比较 省力,但是运动幅度较小。第三种速度杠杆力量损失较多,但是获得 运动的速度。在第三种杠杆中,同样大小的肌肉,止点距离关节

10、近的, 动力臂较小,产生的运动力量小,但是运动的范围大;止点距离关节 远,动力臂较大,产生的运动力量大而范围小。因此,最大的力量与 最大的运动范围两者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如前所述,肌纤维束的长度决定肌的运动范围,而肌纤维束的长 度与关节运动范围之间的关系则在胚胎时期就已形成。但这种关系在 出生后可以发生变化。杂技演员及体操运动员能作超出一般人运动范 围的动作,除了关节囊和韧带的原因以外,也是长期练习骨骼肌使之 变长的结果。例如一般人在膝关节伸直时不能使髋关节全屈,是由于 股后部肌长度的限制。但是经过练习可使股后部肌变长,使屈髋的范 围增大。相反,长期不运动骨骼肌,肌可以变短。不适当地将某肌固 定

11、于一缩短的位置(如小夹板固定)或肌腱被切断,就会发生肌萎缩 这种猥琐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恢复但久之可能造成肌纤维变性而被结缔 组织所替代,从而引起运动障碍。因此,在身体某一部分受伤后,应 尽早使这一部分作较大幅度的运动,以避免肌萎缩。三、肌的功能检查 通过触诊可了解的收缩及肌的动能状态,但仅限于表浅肌。在临 床上应用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 EMG)可以研究深、浅层肌 的随意活动,无论是肌处于静止、还是运动状态下均可运用,并能获 得所查肌的正常或异常的肌电图。四、肌的命名肌按形状、大小、位置、起止点、作用等命名。如斜方肌、三角 肌等是按形状命名的;冈上肌、冈下肌、骨间膜等是按位

12、置命名的; 肱二头肌、股四头肌等是按肌的形态结构和部位综合命名的;胸大肌 腰大肌等又以大小和位置综合命名;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等按其 起止点命名;旋后肌、大收肌等是按作用命名;腹外斜肌、腹横肌则 是根据位置和肌束的方向命名的。掌握肌的命名原则,有助于了解肌 的名称含义并帮助学习和记忆。内鹅1HRJ陽咆常肄箱的动五、肌的辅助装置肌的周围配布有辅助装置,具有保护肌的位置、协助肌的活动葢世肪典膛外恻肌减少运动的摩擦等功能,包括筋膜、滑膜囊、腱鞘和籽骨等。(一) 筋膜筋膜(fascia )遍布全身,分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类。1.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又称皮下组织或皮下脂肪,位于

13、真皮之下,包被全身,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富含脂肪。对保持体温 有一定作用,含量因身体的部位、性别及营养状态而异。在人体某些 部位浅筋膜缺乏脂肪组织,如眼睑、耳廓及阴茎等。在某些部位,如 下腹部及会阴部,浅筋膜分两层,浅层含脂肪较多;深层呈膜状,一 般不含脂肪而含有较多弹性组织。浅动脉、皮下静脉、皮神经、淋巴 管走行于浅筋膜内。浅筋膜的有些部位还有乳腺和皮肌。2深筋膜(deep fascia)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它包被体壁、四肢的肌和血管神经等。深筋膜与 肌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四肢,深筋膜插入肌群之间,并附着于骨,形 成肌间隔,将发育过程、神经支配和功能不同的肌群

14、分隔开来,与包饶集群的深筋膜构成筋膜鞘,以保证其相对独立运动,这具有临床意 义。当一块肌因炎症等原因肿胀时,由于筋膜限制了其体积膨胀,可 出现疼痛症状。深筋膜还包饶血管、神经形成血管神经鞘。在肌数目 多而骨面不够广阔的部位,它可供肌附着作为肌的起点。在腕部和踝 部,深筋膜增厚形成支持带,有约束、支持其深面肌腱的作用。(二) 滑膜囊滑膜囊(synovial bursa )由疏松结缔组织分化而成,为封闭的扁 囊,内有滑液,多位于肌或肌腱与骨相接触处,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 擦。有的滑膜囊在关节附近与关节腔相通,滑膜囊炎症可影响肢体的 运动功能。衆飆肌ItJft联鞫瓏鴉毎蚱4MBcr多貂诵背HUB(三)

15、 腱鞘腱鞘(ten di noous sheath )是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 腕、踝、手指和足趾等活动性较大的部位。腱鞘可分纤维层和滑膜层 两部分。腱鞘的纤维层(fibrous layer )又称腱纤维鞘(fibrous sheath of ten don ),它位于外层,为深筋膜增厚所形成的骨性纤维 性管道,它起着滑车(trochlea )和约束肌腱的作用。腱鞘的滑膜层(synovial layer)又称腱滑膜鞘(syn ovial sheath of ten don ) ,位 于腱纤维鞘内,是由滑膜构成的双层圆筒形的鞘。鞘的内层包在肌腱 的表面,称为脏层;外层贴在腱纤维层的内面和骨

16、面,称为壁层。脏、 壁两层之间含少量滑液,使肌腱能在鞘内自由滑动。若手指用力不当 或长期过度运动,可导致腱鞘损伤,称为腱鞘炎,为临床手外科常见 病 。 腱 滑 膜 鞘 从 骨 面 移 行 到 肌 腱 的 部 分 , 称 为 腱 系 膜(mesotendon ) ,其中有供应肌腱的血管通过。由于肌腱经常运动, 腱系膜大部分消失,仅在血管神经出入处保留下来,称为腱纽(vicuna tending )。(四)籽骨籽骨(sesamoid bone)由肌腱骨化而来,直径一般只有几毫米, 但髌骨例外,为全身最大的籽骨。籽骨躲在手掌面或足跖面的肌腱中, 位于肌腱面对关节的部位,或固定于肌腱以锐角绕过骨面处,前者系 籽骨替代并组成了关节囊,以变更、缓和所承受的压力;后者则使肌 腱能灵活的滑动,从而减少摩擦并改变骨骼肌牵引的方向。六、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一)肌的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