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课堂教学机智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099720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数学课堂教学机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议数学课堂教学机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议数学课堂教学机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数学课堂教学机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数学课堂教学机智一、教学机智的概念及其与创新教学的关系。所谓教学机智就是指老师通过敏锐的观察,灵敏的思维,果断的决策对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响作出有效的反响和机敏的处置,以求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思维才智,获取最正确的教学效果。由此概念得知,教学机智本身就是老师的一种创新思维。它所追求的就是思维的直觉性、多向性和创造性。而这一点也就是在施行创新教学过程中对老师的根本要求。由此可知,教学机智是老师在进展创新教学过程中所特有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往往可以成为点燃创新教学的思维火花。二、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特点。数学以其严谨的逻辑体系和抽象的思维特征区别于其他学科。因此,数学课堂教学机智除了具有一般的随机

2、性、灵敏性等特点外,还有一些自身的特点。详细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定性这是数学课堂教学机智在内容方面的特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随时会承受到各种信息反响,老师就应当根据不同的信息运用教学机智随机作出处理。但是对数学老师来说,尤其要注意选择反响信息的特定角度,尽可能地用数学的理念来随机处理信息,使教学机智在内容上表现为“数学化。开放性这是数学课堂教学机智在形式上的特点。如上所述,数学老师在运用教学机智时要对反响信息的特定角度进展数学化的处理。因为数学理念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在运用数学理念处理反响信息的过程中,教学机智也相应地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并且常常表现出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3、风格形式。及时性这是数学课堂教学机智在时间的特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许多反响信息更多地表如今多向性思维方面,而较少的表如今知识领域方面。在知识领域方面的反响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时间处理,可以即刻处理,也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创设时机再进展处理。但思维方面的信息那么需及时处理,否那么就会出现思维断层和阻塞。因此,要求数学老师在运用教学机智时一定要及时果断。当然,这里所说的及时性并不完全等同于即时性。在特定情形下,及时性还指在一定时间“度内的及时性。三、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常见表现。1、创设轻松气氛数学是一门具有理性美的学科。但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们往往不能欣赏这种美。在他们看来,那些数字、规律和法那

4、么都是比拟枯燥的。假如在这枯燥而紧张的数学教学中,老师能适当加一些得体的幽默,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幽默精神。而学生的幽默精神正是学生心灵自由的反映,也正是学生创新的条件,因此,利用得体的小幽默,创设轻松气氛是数学老师运用教学机智的主要表现。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计算时,许多学生多对单调的计算感到乏味,显得心不在焉,特别是对“先约分后计算这一计算要点不能很好运用。这时我就讲了这样一个小幽默:每个分数都是一位穿着棉袄的工人,每次相乘都是一次工作。工作时当然都要尽可能脱掉不必要的棉袄能约分要先约分,要不然工作起来不方便。不过,天实在冷的话不能约分时不仅

5、不要脱棉袄,还要凑在一起想方法取暖呢分数乘法计算法那么!听了这个小幽默,学生们都会心的笑了。这一笑,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调整了学生情绪,更让学生回味无穷。需要指出的是老师在运用教学机智创设轻松气氛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分寸。那种无聊乏味、一味追求轻松气氛的幽默,那种喧宾夺主,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的幽默,绝不是数学课堂教学机智应有的表现。2、充分把握时机在教学中,学生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就应当尽可能地考虑问题的内涵与外延,积极引导学生进展深化讨论。或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引向问题深处;或把学生的思维“发散,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去分析问题。在教学中,擅长利用学生的问题契机,充分把握引导的时机

6、,那么是一个数学老师发挥教学机智的重要表现。例如:在六年级总复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一匹260米长的布,做上衣可做60件,假设做裤子可做120条,问这匹布可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有学生提出质疑,做衣服用布多少应该是面积单位的,为什么题中用长度单位呢?外表看来,这似乎是一个无意义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却涉及了许多方面的数学知识。于是我就告诉学生:因为大多数布匹的宽度是一定的,所以布匹的长度足以说明布匹面积的大小,再加上缝衣的实际需要等原因,人们通常就用布匹的长度来说明用布量的多少。外表问题解决了,但探究的步子并没有停。接着,我又问学生:“你们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说明这种现象吗?经过考虑讨论,

7、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这说明布匹的宽度一定,长与面积成正比例,布匹越长,用布量越多。有的说:“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的积。如今宽不变,也就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积也随着扩大。因此布匹越长,用布量越多。还有的说:“缝衣时,可以将所需的布匹面积预先算好,宽不变,就可以用长方形面积除以宽就求出长。所以买布时知道布匹的长度,就等于得知了布匹面积。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常常被人们无视的问题就这样应发了学生如此多的创新考虑。当然,在很多情形下,老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并不能立即作出准确的断定,立即进展解答,当然更不能引导探究。这时,老师就应该勇于成认自己的缺乏,或发扬民主,鼓励学生自行

8、探究,协作解决问题,或在课后认真考虑,及时作出解答。那种对学生提出的难题采取种种方法敷衍了事,避重就轻,左顾右言决不是我们所说的数学课堂教学机智。3、灵敏反响调节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还表如今老师对学生的反响作出机巧的调节上。一般来说,学生在反响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学生现有的数学思维构造不适应拓展新的数学思维构造的需要而产生的。这就需要老师能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反响,发现他们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继而对教学作出灵敏机巧的调节,引导学生能创造性地从正反两方面去认识问题。而灵敏的反响调节常能使课堂教学起到化平淡为新奇,化消极为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的新授完毕后,为了区分比拟,我要求学生分

9、别计算一个底为2米,高为1.5米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结果一局部后进生由于定势干扰,都采用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来列式。列式为 进展错误分析时,学生们哄堂大笑。原因很明显,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考虑成了梯形。但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在特定情形下能不能作为梯形来考虑面积计算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能同时适用这三种图形吗?当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大局部学生先是笑着直觉地表示反对,一局部学生那么是模糊不定。但经过进一步引导后,学生们发现:当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底缩短时就成了一个梯形,所以平行四边形可以看成是上底和下底等长的特殊梯形;当梯形上底无限缩短为0时就成了一个三角形,所以三角形可以看成是上底为0的特殊梯形。由此可知,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稍加改变能同时适用三种图形。变式分别是s平行四边形=a+ah2 s三角形=a+0h2 s梯形=a+bh2。在这里,由于根据学生的反响对教学作了较为灵敏的调节,使得学生的错误反而成了开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放型题材。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机智表现之一的反响调节决不是简单的错误评析,而是针对学生临时发生的思维障碍所采取的创新性处置措施,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能认识错误,还要能多维度的分析错误。因此,灵敏的反响调节尤其能表达出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