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呼吸系统知识讲解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09847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呼吸系统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七章呼吸系统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七章呼吸系统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七章呼吸系统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七章呼吸系统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呼吸系统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呼吸系统知识讲解(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呼吸系统第七章呼吸系统教学课题:第一节呼吸器官的结构;第二节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呼吸道的结构;掌握肺 的结构; 了解胸膜和胸膜腔;使学生掌握呼吸运动的概念及参与呼吸运动的肌 肉;了解肺内压与 胸膜内压的变化;掌握肺容量和肺通气量的概念;了解人工 呼吸。 教学重点:气管和支气管、肺的结构;呼吸运动;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教学难点:肺的结构;呼吸运动的作用肌;胸内负压的成因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使用挂图和模型教学课时:2 课时 课的类型:讲授课第七章呼吸系统第一节呼吸器官的结构一、呼吸道(一)鼻由外鼻、鼻腔及鼻旁窦三部分组成。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

2、两腔,表面衬 以粘膜。 鼻旁窦为鼻腔周围含气骨腔的总称,参与湿润和加温吸入的空气,并 对发音起共鸣作 用。儿童鼻和鼻腔相对地短小,鼻粘膜柔软,富有血管,鼻腔较狭窄,因此易 受感染。 (二)咽是一个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由粘膜和咽肌组成,分为鼻咽部,口 咽部和咽 喉部三部分。在鼻咽部的侧壁上,有咽鼓管开口,在鼻咽部的后上壁 粘膜内有咽扁桃 体。三)喉是气体的通道,也是发音器官,由软骨、韧带、喉肌和粘膜构成。喉软骨包括:广甲状软骨 舌的下方,最大的软骨,构成喉的前壁和后壁,在前方相互愈合,形成喉结。环状软骨形似指环,支持呼吸道会厌软骨在喉口上方杓状软骨一对喉腔表面也被覆粘膜,粘膜在喉腔侧壁形成

3、两对皱壁:/ 室壁有保护作用。声壁 又称声带。两声壁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气体通过声 门裂 时,振动声带可发出声音。 儿童喉腔狭窄,粘膜柔软,富于血管,发生炎症时,常因水肿而引起阻塞,出 现呼吸困 难。(四)气管和支气管气管位于食管前方,上与喉相连,向下进入胸腔,至第4、5 胸椎交界处分为左右支气管,气管由 14-16个半环状的气管软骨和连于其间的环韧带构成。支气管分为:- 左支气管细而长右支气管 短而粗,呈陡直位置,异物易误入右支气管内。 气管及支气管壁自内向外分为三层:粘膜层有纤毛上皮细胞。粘膜下层有气管腺,可分泌粘液。外膜 由半环形透明软骨和结缔组织构成。 儿童的气管和支气管管腔较狭窄,粘

4、膜柔嫩,粘液分泌不足,纤毛运动能力 差,易受损 伤。二、肺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左右肺均近似圆锥形,上端为肺 尖,下端为 肺底,外侧为肋面,纵隔面中央有肺门,是支气管,血管,神经出 入肺之处。I 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 分为上、中、下三叶。肺实质由导管部,呼吸部和肺间质组成。(一)肺的导管部支气管进入肺内反复分支形成支气管树。其中最细的分支称为细支气管,一个细支气管连同所属的肺组织构成一个 肺小叶, 每个肺约 50-80个肺小叶构成。支气管分支次数越多,管腔越细,管 壁越薄,组织结构 也发生改变,粘膜的上皮逐渐变薄,纤毛和腺体逐渐减少以 至消失,平滑肌则相对地增 多。(二)肺的呼

5、吸部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 呼吸性细支气管兼有呼吸通道与气体交换的功能,其管壁的某些部位向外 突出形成 肺泡。肺泡是半球形的囊泡,气体在此进行交换、肺泡壁很薄,由单层上皮构成;肺泡数 量很多,约有3-4亿,总面积约10 0m2这些结构有利于气体交换。儿童肺的弹力组织发育较差,间质发育旺盛,血管丰富。三、胸膜和胸膜腔胸膜为衬于胸腔壁内面和覆盖于肺表面的浆膜,分为:L 壁层衬于胸腔壁内面的为壁层。脏层 覆盖于肺表面的为脏层。壁层和脏层在肺门处互相连续。胸膜腔:胸膜壁层和脏层之间的密闭腔隙。 腔内有少量滑液,可减少壁层与脏层之间的摩擦。第二节呼吸运动与肺通气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

6、扩大和缩小。肺的通气是由于胸廓运动的结果。吸气动作:吸气时,吸气肌收缩,胸腔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增大,肺容积随 之扩大 空气被吸入肺内。呼气动作:呼气时,呼气肌收缩,胸腔前后径和左右径均缩小,肺容积随 之缩小空气被呼出体外。一、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呼吸肌在神经系统控制下,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所造成的。(一)肋间肌与隔肌运动1 肋间肌位于肋骨之间,分为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肋间外肌 收缩时,肋骨和胸骨都向上提升,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 径都延长,产生吸气效应。肋间内肌 收缩时,肋骨向下斜,胸廓前后、左右径均缩小。2 横隔肌介于胸、腹腔之间,是最重要的呼吸肌,呈穹隆状,两侧凸面向 上。隔肌收缩时两侧穹隆突起向

7、周围降落,使胸腔上下径增大,肺容积随 之扩大,产生吸气动作。隔肌舒张时 两侧穹隆突起向周围提升,使胸腔上下径缩小,肺容积随 之缩 小,产生呼气动作。(二)呼吸型式1 平静呼吸与用力呼吸安静状态 吸气是主动的,是由隔肌和肋间外肌的主动收缩引起的; 呼气则是被动的,此时呼气肌并不收缩,只是吸气肌舒张。用力呼吸 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除参与吸气和呼气的肌肉都主动收缩 夕卜,其 它辅助呼吸的肌肉也参加收缩,如胸大肌、胸锁乳突 肌、腹壁肌 等。2.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腹式呼吸 由于膈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呼吸,表现为腹壁起伏。胸式呼吸 由于肋间肌的收缩而引起的呼吸,表现为胸壁起伏 二、肺内压与胸膜内压的变

8、化(一)肺内压的变化 肺内压:肺泡内的压力。吸气之初 肺的容积随胸廓的扩张而加大,肺内压暂时下降,低于大气压。 到吸气 末,肺内压又提高到与大气压相等的水平。呼气之初肺的容积随着胸腔和肺的缩小而缩小,肺内压升高并超过大气 压,到呼气末,肺内压又与大气压达到平衡。(二)胸膜腔内压胸膜内压:胸膜内的压力,胸膜腔内的压力比大气压低,称为胸内负压。 胸内负压是因为胸膜脏层受到两种相反力量的影响:胸膜壁层 受到胸廓上的骨骼和肌肉的支持,体外大气压不造成压力。 胸膜脏层大气压力肺的回缩力这种回缩力的作用方向与肺内压作用方向相 反,因此抵消了一部分大气压,使胸膜腔承 受的压力小于大气压。胸膜内压=大气压力一

9、肺的回缩力胸膜内压 V 大气压力肺的回缩力0 肺的回缩力越大,胸膜腔内压越小。肺的回缩力越小,胸膜腔内压越大。胸内负压得意义:使肺泡保持稳定的扩张状态而不萎陷。使胸腔内心脏和大静脉压低于中心静脉压,促使静脉回流。开放性气胸:胸膜破损,伤口与大气相通。闭锁式人工气胸:将一部份气体注入胸腔内,使肺内部份组织塌陷休息,达到治疗目的。二、肺容量和肺通气量(一)肺容量肺容量:肺容纳气体的量。用肺量计可测量和描记呼吸运动中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容积,描记的曲线称 为肺量图,可分为四个部分: 潮气量,为平和呼吸时,每次呼入或呼出的气体量,一般成人平均为 500ml。 补吸气量,为平和吸气之末再尽力吸入的最大气量,

10、一般成人平均为2000 ml。 补呼气量,指平和呼气之末再尽最大力量呼出的气量。一般成人约 900 ml。 残气量,在尽最大努力呼气之后,肺内尚不能呼出的气体量。平均约1000 ml。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肺活量即从最大吸气终末时开始,再尽力呼出为止的气体容量。(二)肺的通气量:在单位时间内入肺或出肺的气量,称为肺通气量。1. 每分通气量:肺在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2肺泡通气量 =(潮气量-无效腔气量) 呼吸效率无效腔:呼吸时存在于呼吸道内的气量,这部分气体并不参与肺泡与血流之间的气 体交换,其容积为150 ml。呼吸频率与潮气量都是直接影响肺泡通气量的因素。从气

11、体交换的频率来看,浅而 快的呼吸较慢而深的呼吸效率为低。四、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在因溺水、触电、煤气中毒等呼吸猝停的病人,立即用人工的方法,使 胸廓与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维持肺的通气功能,称为人工呼吸。思考题:1 名词解释肺活量无效腔 2简述肺的结构和功能?3.比较深而慢和浅而快的呼吸,哪一种呼吸效率高,为什么? 4胸内负压怎样形成?有什么生理意义?参考书目:人体解剖生理学,左明雪,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王玢,高等教育出版社人体组织解剖学,北京师大等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章呼吸系统 教学课题:第三节呼吸气体的交换与运输;第四节 呼吸的调节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

12、学生理解呼吸气体的交换原理; 了解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使学生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内各层次的呼吸中 枢;理解呼 吸的反射性调节;理解血液中 CO2 及 H +浓度对呼吸的影响 教学重点:呼吸气体的交换 中枢神经系统内各层次的呼吸中枢 教学难点:呼吸气体的交换;各层次呼吸中枢的相互 作用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使用挂图 教学课时:2 课时课的类型:讲授课教学过程第七章呼吸系统第三节呼吸气体的交换与运输呼吸气体的交换包括:气体在 肺泡的交换和在组织的交换,即肺泡和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之间的02和CO2的交换。一、呼吸气体的交换呼吸气体的交换是通过物理扩散方式实现的。(一)呼吸气体的分压差与气体交换呼

13、吸气体的交换动力主要是气体的分压差。 分压:指混合气体中各种气体的压力。肺泡气、动脉血、静脉血、组织中02分压和C02分压如下表:肺泡气动脉血组织静脉血02 分压(mmHg)102973540CO2 分压(mmHg)40405046从上表看出,肺泡气、血液、组织液之间。2和C02均存在分压差。(二)气体在肺和在组织的交换1. 02分压由于每种气体存在着分压差,就引起各种气体顺着各自的分压差从分压高处向分压 低处扩散。02的分压梯度肺泡静脉血(下降的梯度)I动脉旷组织液02由血液扩散入组织液。C02的分压梯度组织丫厂八动脉血(下降的梯度)J静脉血 肺泡气C02由组织液扩散入血液。2. 肺泡-毛细

14、血管膜 肺泡内气体交换至少要通过四层膜: 肺泡内表面很薄的液膜层; 肺泡上皮细胞膜层; 肺泡壁与肺毛细血管内皮之间的间质层; 毛细血管的内皮层 四层合称肺泡-毛细血管膜,即呼吸膜。此膜有很大的通透性。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02和C02在血液中是以化学结合和物理溶解两种形式运输的。在血液中,98%以上的02和94%的C02是以化学结合的形式运输的。(一)氧的运输1 物理溶解形式: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决定于该气体的分压和温度;分压大、溶解 的就 多,温度高,溶解的则少,02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很低。2 化学结合形式:02的化学结合是与血红蛋白的亚铁离子结合,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当02分压高时,血红蛋白与

15、。2作疏松结合,当。2分压低时,Hb02解 离为Hb和(二)C02的运输1物理溶解形式:C02在血液中溶解度也较低2 化学结合形式:C02化学结合形式包括碳酸氢盐与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两种。 HC03的形式:C02主要以HC03的形式在血浆中运输,占CO2运输总量的88%。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CO2能直接与血红蛋白、珠蛋白的自由氨 基结合, 形成碳酸血红蛋白。以此形式存在的C02约占总量的6%第四节呼吸的调节 人体的呼吸深度和频率可以随机体活动的强度、体内的新陈代谢水平而发 生相应的 改变。这主要是依靠中枢神经系统内各层次的呼吸中枢的协调和统一 调节。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中枢神经系统中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元群称为呼吸中枢,分布于脊 髓、脑 干、间脑、大脑皮质等部位。(一)呼吸中枢1. 脊髓呼吸运动神经元在脊髓颈髓 3 5节的前角神经元发出支配隔肌的运动神经(膈神经)。胸髓 111 节有支配肋间肌的运动神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