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09839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版)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版)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版)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版)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做两套)事故类型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危害程度1、危害:盐酸、硫酸、浓硝酸属于第8.1酸性腐蚀品,双氧水第51类氧化剂、乙醇属于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2、 对人体产生危害:盐酸、硫酸、硝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化学灼烫。3、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详见于各化学品的物理化学特性表。4、燃烧爆炸危险性:双氧水助燃 ; 硝酸: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易发生地点电镀车间危化品仓库罐区(待建)影响范围车间及相邻区域危化品仓库及相邻区域

2、罐区及相邻区域岗位人员操作工、机修、电工、安全员保管员、电工、安全员操作工、电工、安全员 预防措施1)加强巡检管理 a.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区域安全检查员每天最少检查两遍,每个可能泄漏点都不能遗漏。 b.机修人员每个星期最少巡检一次危险化学品储存输送设备和管道。对厂区内任何人员发现的跑冒滴漏现象,应当时解决,杜绝遗忘、拖延修理时间情况的发生。 c.加强独立岗位的管理,每个车间所在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确保掌握所在岗位的泄漏事故应急措施,掌握所在岗位报警器的使用情况。 d.公司所有人员都要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不可擅自凭感觉操作储存设备。2)加强泄漏事故应急管理 a.加强培训,生产区各岗位应张贴物

3、料的安全周知卡和应急处置卡。确保公司内所有员工对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和应急处理办法有详细的了解。 b.加强泄漏事故的应急演练,每半年最少一次全厂演练,每个部门或车间因涉及到的泄漏源不同,可自行调节针对性的救援演练,每个月至少一次。 c.加强巡回检查记录填写,每个月安全月必须收集检查记录,发现有缺失的上报领导进行惩罚。d.应急物资安全检查员每个星期最少清点一次,发现缺失或过期的及时补齐。事故发生后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及时汇报 发生泄漏事故后,事故地点或附近的人员在安全地点利用电话迅速将发生事故的地点、性质、原因和灾害程度向应急办公室汇报,附近其它地点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后,也应及时向应急办公室汇报

4、。二、 漏泄应急处置措施当发现盐酸、硫酸、硝酸泄漏处理 1)工艺管道漏泄:应迅速关闭上游总阀门,切断泄漏源,迅速确定漏泄点,切断漏泄点的前后阀门,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利用堵漏泄工具对其进行封堵,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2)严重漏泄: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3) 如果储罐发生泄漏,可通过倒罐转移尚未泄漏的液体;4)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防护服。三、

5、直接接触泄漏物应急处置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应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牛奶或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四、注意事项:1)不同的化学品泄漏抢救时佩戴的防护手套、呼吸器和防毒面具不同,必须使用对应的防护措施。2)抢救器材要每个季度检查一次,不能使用和过了保质期的要及时更换。、3)针对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培训公司内所有人员了解泄漏时的自救措施,同时加强演

6、练。4)应急人员必须是最少以两人为一组的救护组,互相监护,首先确保自身安全。二 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做一套)事故特征事故类型本项目中氰化钠、氰化钾为剧毒品、氰化亚铜、氰化银为毒害品,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雾及氰化氢气体也会导致中毒窒息。氰化钠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氰化钾抑制呼吸酶。吸入或口服均可引起中毒。大剂量接触引起骤死。氰化氢属高毒类,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氰化氢可立即致呼吸停止而骤死。若上述物质不慎泄露,会发生中毒的危险。事故危害中毒窒息引发人员伤亡易发生的地点或装置车间、氰化物仓库,在检修时的各类密闭受限空间中。现场应急行动措施一、发现有人因化学品中毒窒息时,处理方法如下

7、:1)迅速将人员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2)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法是目前最好的人工呼吸法,其原理是直接将气吹入病人的口(或鼻)

8、,造成病人的吸气,然后停止吹气,其胸部缩小,肺部也随之缩小,产生呼气。准备:将呼吸停止的伤员放置于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并将口、鼻内的痰涕清除干净,放松衣领、腰带等。取仰卧位,头部尽量后仰,下颚抬起,使呼吸道畅通。方法: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对紧伤员之嘴吹入,同时紧捏伤员之鼻孔,吹完后,嘴离开,捏鼻之手随即放开。吹气速度:每分钟1215次。 3)心脏挤压:心脏挤压用于心脏停止跳动后的伤员抢救,使其心跳恢复。判断心脏是否跳动的方法:摸手腕处的“脉搏”挠动脉的跳动或颈部的颈动脉的跳动。如无跳动,则心跳停止。准备工作:伤员仰卧于硬板或地上,救护人员站其左侧。挤压部位是胸1/2处:“中指对凹膛,当胸一手掌

9、”。救护人员手掌之中指对准其颈下凹陷处,平放正中于胸部,手掌底部即掌握处,正相当于胸骨下1/2处或病人两乳头连接正中处之相应位置。双手挤压:对成年人伤员用双手挤压法。即将一手放于准备位置后,另一只手重叠压上,凭借救护人员的体重力量,传至臂、手掌,用力适度,有节奏带冲击性地挤压,使胸骨下陷3-4厘米。单手挤压:对儿童伤病员采用单手挤压法。即将一手放于准备位置后,用节奏带冲击性的挤压。每次挤压后:随即放松,使胸部复位,心脏舒张,挤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挤压速度:每分钟60次,儿童可略快。伤员的观察:有效的心脏挤压,在其颈部动脉处,可摸到搏动,进行较长时间挤压,如有效,可见其面色转为红润。严禁挤压左

10、胸部,不但无效,且将肋骨压断,造成损伤。挤压部位不能过低,以免食物从胃中挤出,逆流进入食管,引起呼吸道梗塞。二、发现有人窒息时,处理方法如下: 1)窒息事故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进入设备、容器、池、沟等密闭空间,进行检查、检修等作业和抢修、堵漏、救人等作业;其二是泄漏事故的抢修、堵漏作业。 2)在密闭空间作业时监护人等发现有窒息情况时,不能冒然下去抢救,必须立即采取作业前准备的各项急救措施。使用通风设施、防毒面具、绳索、梯子等等。发生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窒息性灭火器扑救。总之,不能使事故扩大。 3) 4)伤员转移至通风处,松开衣服。当伤者呼吸停止时,施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跳动时,

11、施行胸外按压,促使自动恢复呼吸。三、 注意事项:1)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中毒、窒息事故,救援人员抢救时佩戴的防护手套、呼吸器和防毒面具不同,必须使用对应的防护用品。2)抢救器材要每个季度检查一次,不能使用和过了保质期的要及时更换。3)针对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培训公司内所有人员掌握窒息、中毒时的自救措施,同时加强演练。4)应急救援人员必须是最少以两人为一组的救护组,互相监护,必须首先确保自身安全。5)在没有防护措施和自身救助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可贸然去救助。三、 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做两套)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事故危害程度1、 火灾可能造成人员伤亡;2、火灾爆炸可能引起生产设施损坏,造成经济和

12、环境损失;3、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引起人员中毒和窒息。4、火灾可能引起周围区域的生产设施和原材料损坏和爆炸。易发生地点车间配电间影响范围车间及相邻区域配电间及相邻区域适用工种操作工、机修、电工电工、安全员 预防措施一、杜绝引爆火源 1)防止明火进入厂区内人员严格检查,严禁任何人携带点火物品进入厂区,消灭一切高温火源,动火作业不得违反动火作业安全规程规定从事电焊、气焊和切割等工作。 2)防止电气火花和摩擦火花 a.完善电气设备的保护管理要有专人负责,并由有经验的电工实行整定,保证各种保护的灵敏可靠。 b.从各个环节预防、控制机电产生火点。二、加强巡检管理 1)易燃化学品储存和使用区域安全检查员

13、每天检查两遍,每个可能关键点都不能遗漏。 2)加强独立岗位的管理,每个车间所在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确保掌握所在岗位的火灾事故应急措施,掌握所在安全防护器材的使用。 3)公司所有人员都要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不可擅自凭感觉操作储存设备。三、加强泄漏事故应急管理 1)加强培训,生产区各岗位应张贴物料的安全周知卡和应急措施卡。确保公司内所有员工对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和应急处理办法有详细的了解。 2)加强火灾事故的应急演练,每半年最少一次全厂演练,每个部门或车间因涉及到的火灾不同,可自行调节针对性的救援演练,每个月至少一次。 3)加强巡回检查记录填写,每个月安全月必须收集检查记录,发现有缺失的上报领

14、导进行处罚。 4)应急物资安全检查员每个星期最少清点一次,发现缺失或过期的及时补齐。事故发生后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及时汇报 发生火灾后,事故地点或附近的人员在安全地点利用电话迅速将发生事故的地点、性质、原因和灾害程度向应急办公室汇报,附近其它地点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后,也应及时向应急办公室汇报。二、积极抢救1)当车间、仓库区发生火灾、爆炸时,立即对相关设备停用、排放危险物料至事故池中,视情况将车间电源关闭,从安全逃生路线撤离人员,从上风向撤出危险区,抢险救急人员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火灾扑救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毁损容器有专业人员处置) 当电气设

15、施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火灾区域的电源,然后再用不导电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划定警戒区,疏散人员;三、安全撤离 1)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无受伤人员应积极抢救灾区受伤人员。 2)必须有组织急救,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3)在不具备抢救的条件下,要安全撤离。四、火灾的注意事项:(1)接到报警时,要尽量问清情况;(2)成立现场指挥部,加强统一指挥;(3)划定警戒区,疏散群众;(4)堵漏人员应着防火隔热服,戴防毒面具,并对其实施用开花水枪雾保护;(5)加强火场通讯联络,注意观察风向及火情变化,确保安全;(6)灭火后要彻底检查均匀,不留空白点,并保持不间断供水;(7)前方人员忌过多,消防车和人员及阵地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