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新版)教科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096043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新版)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新版)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新版)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新版)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新版)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新版)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新版)教科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新版)教科版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内装有水和盐水,要利用以下各组器材区分哪一杯中装的是盐水,其中无法完成的是()A.B.C.D.2.小梦和同学去高邮神居山春游,在山上捡到了几块石头。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经查密度表可知,该石头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姓名小梦小满小明小扬小石块的密度2.45g/cm32.52g/cm32.56g/cm32.60g/cm3A.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B.只有小扬

2、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C.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D.四位同学的实验都是失败的,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3.小明查阅水的密度大小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以下特殊测量,其中方法不可行的是()A.仅用量筒和烧杯可“量”出0.2kg的水B.仅用量筒、烧杯和水可“量”出橡皮泥的密度C.仅用天平和烧杯可“称”出牛奶的密度D.仅用天平、烧杯和水可“称”出墨水瓶的容积4.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金属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下列说

3、法中不正确的是()A.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静止时,表明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B.金属块的体积为60cm3C.金属块的质量为74gD.金属块的密度为7.4103kg/m35.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水已

4、知)=,你认为较合理且误差较小的表达式是()A.、B.、C.、D.、6.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拾到一块小矿石,查阅相关资料获知该矿石的密度为2.50g/cm3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各自测得矿石的密度为甲=2.48g/cm3、乙=2.51g/cm3、丙=2.47g/cm3,丁=2.56g/cm3,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四位同学的测量是错误的,因为该矿石的密度值为2.50g/cm3B.只有乙同学的测量是正确的,因为他测得的数据最接近矿石密度的真实值C.只有丁同学的测量是错误的,因为他测得的数据与矿石密度的真实值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方案合理、操作正确,数据真实,四位同学测量的数据都是有效的

5、7.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将烧杯中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B.C.D.8.小磊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B.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C.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量筒测出体积D.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9.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

6、桌面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不正确的是()A.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静止时,表明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B.金属块的质量为74gC.金属块的体积为60cm3D.金属块的密度为7.4103kg/m310.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比水小的塑料块的密度,采用下列步骤,其中多余的

7、步骤是()A.用天平测量出塑料块的质量B.取一小块铁块,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C.将铁块浸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记下水面的高度D.把铁块和塑料块系在一起再放人,记下液面的高度差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1.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右”或“左”)调。(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g,酱油的密度为_kg/m

8、3。(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选填“偏大”或“偏小”)。(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将一个烧杯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_(已知水的密度为水)。(5)小明针对(4)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_。12.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

9、密度。(l)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若所用的砝码生锈了,则测出的质量偏_。(3)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人最小的祛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向右调平衡螺母B向右盘中加祛码C向右移动游码(4)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_。(5)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kg/m3。(6

10、)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13.物理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自选器材测量物体的密度,小明选择了相应器材,测量橡皮泥的密度。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1)量筒中水的体积为_cm3。(2)橡皮泥的质量:m=_g,橡皮泥的体积:V=_cm3,则橡皮泥的密度:=_kg/m3。14.叶子姐姐在海边游玩时捡到一颗漂亮的鹅卵石,她想测量一下鹅卵石的密度,于是到实验室找来了天平、量筒、细线和一瓶水测量中发现鹅卵石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中,于是她又找来一个可以放入鹅卵石的大烧杯(1)请你帮叶子姐姐完成测量步骤(可以配图说明)(2)请你推

11、导出测量鹅卵石密度的数学表达式15.小明学习完浮力知识后,利用天平、足够大的溢水杯和一个小烧杯测出了一个物体的密度:a把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小烧杯的质量m1为30g;b把物体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烧杯,测出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c把溢水杯中的水全部倒掉并装满酒精,然后把物体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酒精全部流入小烧杯,测出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m3为94g(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酒精密度为0.8g/cm3)(1)溢出水的质量为_g(2)物体的体积为_cm3,物体在水中处于_状态物体的密度为物=_g/cm3【拓展】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小明

12、又成功测出了另一种小于物体密度的液体的密度:(1)方法:_;(2)液=_(用已知数据和所测得物理量表示,并注明单位)三、计算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6.0分)16.在2014年理科实验操作中,李明抽到的实验考题是“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在实验过程中,他遇到如下问题,请你帮他一起解决:(1)在测量金属块质量时,他首先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把50g的砝码放在右盘中,指针静止在甲图中的A位置;当他再向右盘中加入20g的砝码后,指针静止在甲图中的B位置,则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再向右盘中试加入10g的砝码,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的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为_g。(2)李明首先在量筒中加入30ml的水,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丙示,则李明测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g/cm3。(3)李明发现他测出的密度相对于参考值来说偏小,他仔细观察发现,他在将金属块放入水中时因速度较快而导致金属块上有很多气泡,请解释李明测出的密度偏小的原因:_。17.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发现如图所示的情况。他采取的措施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