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2013高考生物二轮精练 专题针对训练 第二部分专题三随堂巩固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092963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专用)2013高考生物二轮精练 专题针对训练 第二部分专题三随堂巩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西专用)2013高考生物二轮精练 专题针对训练 第二部分专题三随堂巩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西专用)2013高考生物二轮精练 专题针对训练 第二部分专题三随堂巩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西专用)2013高考生物二轮精练 专题针对训练 第二部分专题三随堂巩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专用)2013高考生物二轮精练 专题针对训练 第二部分专题三随堂巩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专用)2013高考生物二轮精练 专题针对训练 第二部分专题三随堂巩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专用)2013高考生物二轮精练 专题针对训练 第二部分专题三随堂巩固1(2012高考北京卷)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解析:选B。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为细胞,原子、分子、元素、无机物、有机物均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选项A、C错误;选项D中涉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较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超出了个体结构层次的范畴,故选项D错误;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选项B正确。2对2012年4、5月份在广东罗定出现的病毒性脑炎和2011年5月在德国

2、迅速蔓延的毒黄瓜中大肠杆菌“Husec 41”的两类病原体进行比较,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两者的遗传物质都含有4种碱基。但后者细胞中含有两种核酸B两者都可以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可遗传变异,但后者可进行分裂生殖C前者的核酸不与蛋白质结合,后者的DNA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D前者需用特殊的细胞培养液进行培养,后者可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解析:选C。本题以新的背景材料为素材,考查原核生物和病毒的相关知识,大肠杆菌内无染色体。3(2012高考大纲全国卷)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

3、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解析:选A。本题综合性较强,解答时应全面回顾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都含有少量的DNA,所以A项正确。叶绿体只在光反应阶段产生ATP,而光反应只有在有光条件下才能进行,故B项错误。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ATP,所以C项错误。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生化反应不同,所需的酶也就不同,故D项错误。4(2012北京东城区普高示范校高三综合练习)有关病毒的起源,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

4、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解析:选A。从病毒与细胞的关系看,若病毒出现于细胞之前,则应具备独立的生存能力,而不可能是营专性寄生。核酸结构的相似性只能说明两者存在着亲缘关系。5(2012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末考试)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 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开放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5、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解析:选D。由图可以看出,清水中气孔开放,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推测可能是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6下图甲中代表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不同结构或物质的相对数量,图乙为该生物五个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a、b、c分别表示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B图乙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图甲中的时期C图甲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和时期;图乙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D若该生物为基因型是AaBb(等位基因A、a和

6、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雄性个体,则一个细胞分裂完成后,能产生四种配子解析:选D。识图:根据甲图中a、b、c的数量变化规律,可确定a表示DNA分子数,b表示染色体数,c表示染色单体数。根据甲图中a、b、c的相对数量可确定细胞所处的时期: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答题: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逐项分析确定答案。7(2012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

7、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解析:选D。配子形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实现自由组合,若两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时可存在相互作用,A项错误;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不同,但都表现出显性性状,B项错误;测交实验可以检测F1的基因型,而其根本目的是判定F1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C项错误;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前提条件下,F2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D项正确。8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已知正常株的基因型为B_T_,基因型为bbT_的植株下部雌花序不能正常发育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B_tt的植株顶部

8、雄花序转变为雌花序而成为雌株,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顶部长出的也是雌花序而成为雌株。对下列杂交组合所产生后代的预测,错误的是()ABbTtBbTt正常株雌株雄株943BbbTTbbtt全为雄株CbbTtbbtt雄株雌株11DBbTtbbtt正常株雌株雄株211解析:选D。BbTtBbTtB_T_bbT_B_ttbbtt9331,故正常株雌株雄株943;bbTTbbttbbTt,故全为雄株;bbTtbbttbbTtbbtt11,故雄株雌株11;BbTtbbttBbTtBbttbbttbbTt1111,故正常株雌株雄株121。9(2012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图甲是某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分

9、布图(A与a、B与b、C与c为等位基因,其他依此类推),图乙是该对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4条染色体的基因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物因交叉互换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1和3、2和4分别为原来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C该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D该变化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解析:选C。由图可知,1和2、3和4分别为原来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而且在四分体时期,2和3发生了交叉互换,但并不影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10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

10、确的是()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解析:选A。浆细胞由于要形成分泌蛋白抗体,所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更多,B项可排除。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C项可排除。靶细胞的死亡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属于细胞凋亡,D项可排除。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11以下关于最多或最少的计算不正确的是()An个碱基对组成的DNA分子片段中,其种类最多可达4nB控制合成一个由60个

11、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嘌呤碱基数最少应是180个C显微镜下观察同等直径的细胞,如果放大50倍时最多可看到视野中的20个完整的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10个完整细胞D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17个肽键解析:选C。显微镜下放大倍数是细胞的长度或宽度,在由放大50倍至100倍时,细胞膜面积放大了4倍。原来看到20个完整的细胞,现在最多看到5个完整细胞。12如图表示某稳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AG表示具体的能量流动过程,ad表示相关能量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87400 kJm2a1,生产者对光能的利用率约为1.2%Bb值为180C过程E表示分解者将自身的有机物分解并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约为16.0%解析:选C。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其数值为87400 kJm2a1。生产者对光能的利用率是874007000000100%1.2%。从图解中可知次级消费者固定的能量是1600 kJm2a1,由此可以计算出b为1600133090180(kJm2a1)。过程E表示分解者利用分解者遗骸中的有机物。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a87400100%(780016004600)87400100%1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