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092661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一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一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一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一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一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一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一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樊 利 倾听,表面上听起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不就是听别人说话吗?但倾听不仅仅是要听,而且是要细心的去听,参与到讲话者的思想里去,可以说倾听是人际关系沟通中最赋予挑战性的技巧,也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因此,良好的倾听习惯应从小抓起。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景: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不是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就是唉声叹气,根本不去听学生的发言,或者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这是因为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表现欲望强烈,大多学生以自己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想法,而不顾及他人的发言。学不会倾听,就不会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更不会积

2、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其实效性将大打折扣。因此,要提高课堂的实效,就必须培养学生“耐心倾听”的良好习惯。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有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孩子将终生受益。接手一年级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呢?经过上学期的试验,大部分学生已经明确了培养良好倾听习惯的意义,也有了培养良好倾听习惯的意识,部分学生已经养成较好的倾听习惯。下面我就这一学年教学的实际,谈谈自己对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一些做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听”的兴趣。 小学生最容易受到情感因素的感染,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

3、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那“倾听”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只有顺应儿童的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孩子倾听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在身心充分放松的良好状态下自然地倾听。1、利用故事贯穿激趣 低年级的孩子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如果能让一个有趣的故事贯穿课堂,让孩子们在故事中轻松地学习,那么孩子们肯定会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自然就会认真倾听了。例如:在教学拼音z c s一课时,我就创编了“秋天到了,小刺猬(学习整体认读音节ci和声母c)家的果树结满了果子(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和声母z),小刺猬在运果子,它的身上扎了四个(学习整体认读音节si和声母s),小刺猬说谁学得好,就请他吃果子。”原本拼音的教学就比较难,

4、也挺乏味的,可是通过创编了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让可爱的小刺猬陪伴孩子们一起学习,孩子们觉得轻松快乐,更何况希望得到小刺猬的邀请,听讲起来自然就认真了。 2、通过语言描述激趣教师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四季一课时,自己在识字环节时,不是简单的说今天我们来学习几个生字,而是采用孩子们喜欢的语言说:“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几个调皮的字宝宝,他想和大家交朋友,可是他喜欢认真倾听的好孩子,你们是吗?”听到这句话,孩子们就认真的做好,仔细的倾听。一句简单富有童趣的话却感染孩子积极的加入到学习的环节中来。3、表演调动倾听的情趣苏霍姆林

5、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一年级新教材中插入了许多小学生喜爱的情境图。为了提高学生倾听的兴趣,我充分利用新教材中小学生喜爱的这些情境图,带领学生一起走入创设的情境中,和他们一起扮演情境中的角色,例如:在执教四季一课时,先找几个孩子一边表演雪人大肚子一挺一边朗读课文,这样吸引住孩子的目光,激发他们表演朗读的欲望,这样的情境创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4、“小老师”的魅力让学生当“小老师”,也是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的一种好办法。因为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其他学生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在教学中,我时常让学生换位当“小老师”,如教学

6、生字或朗读课文时,我就让朗读好的或认字好的孩子上台当小老师领着大家一起读,这样其他的孩子相当小老师就必须读的熟练,下面的学生听得也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合理指导,教给“听”的方法。 要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怎么去听。这就需要老师了解学生,针对实际,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听。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学会听。”可孩子们对于“认真听”没有具体的概念,所以老师应把听的要求说得具体、细化。 1、听老师讲课 听老师讲课时,眼睛要注视着老师,听清老师

7、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的事;听清老师的提问后,仔细思考才发表自己的意见。 2、听小伙伴发言 听小伙伴发言时,要求做到神情专一,如果他人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样时,可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若不一样,则可以继续举手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只是听“热闹”,而是要带着问题去听:听明白了吗?有没有不赞同的意见?带来什么启发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让一年级的孩子看图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说清楚,说正确。有一个孩子说:“有一只小鸭子。”我问:“说完整了吗?哪里没说清楚?”另一个孩子说:“他没说小鸭子在干什么?应该是小鸭子在游泳”。我连忙肯定他:“听得真认真!”

8、听到鼓励,又一个孩子说:“他没说小鸭子在哪里游泳?可以说小鸭子在一条小河里快乐地游泳”。“你听得很仔细,快乐地用得多好啊!”接下来的说话练习,孩子们听得更认真,说得也更起劲了。3、朗读的要求无论是老师、同学朗读课文,每个人领读都要说一句“小手到位,眼睛到位、心到位。”长此以往孩子们在读书时或听他人朗读,基本上可以做到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恰当评价,鼓励倾听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过不了几分钟就会开始疲劳,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学生们注意听别人讲话。要善于抓典型,及时表扬注意听别人讲话的学生,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在课堂中,我经常以激励性、鼓动性的语言,让学生的心,跟着自己的话和同学的话而激荡。看到有人

9、开小差了,我总是笑着说:“瞧,我们比比看哪只小耳朵最灵啊!”看到表现特别棒的小朋友,就说:“瞧,某某小朋友能把别人说的话都记在心中,真是了不起!看看谁也能像他一样能干?” 低年级的孩子仿效意识强,往往表扬的是一个,受益的是一大片。学生有了比较的对象、学习的对象,在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基础上,就能很快地学会倾听的本领。可见,树立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能让学生受益无穷。话语鼓励他们,学生就会去认真听讲。四、言传身教,强化倾听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自己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总是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因为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会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榜样。总之,我们要发掘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因为谁都不能否认,“听”并非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它必须贯穿于说、读、写、思种种教学活动中。让我们的学生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精彩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