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类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七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09080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管理类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七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考管理类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七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考管理类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七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自考管理类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七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自考管理类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七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考管理类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七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管理类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七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行政管理行为的含义:是指行政管理者为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并使之努力工作以有效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领导、沟通以及指挥、协调等行政活动的总和。 二、我国行政组织的结构体系:直线-职能结构。三、行政组织的结构分为以下类型: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行政组织的直线-职能结构。四、行政管理行为的分类。1、从行政层次的角度来进行分类,可以将行政管理行为分为中央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和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行为。2、从行政过程的角度来进行分类,可以将行政管理行为分为行政决策行为、行政执行行为、行政监督行为,甚至还可以将行政执行行为细分为行政指挥行为、行政协调行为。3、从行政管理者与被

2、管理者关系的角度来分,可以将行政管理行为分为行政组织行为、行政领导行为和行政沟通行为。五、管理行为与行政管理行为各自的特点。管理行为的特点:1、管理行为是管理者作用于被管理者的行为,因此在管理行为中存在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方,缺少其中的任何一方管理行为就不能存在。2、管理行为是管理者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的行为,它特别强调通过满足被管理者的社会需求来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3、管理行为的行为主体是管理者,但被管理者也不是被动的,它强调管理者行为与被管理者行为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强调管理过程中被管理者的积极参与。行政管理行为的特点:1、行政管理行为是行政管理者作用于被管理者的行为。2、行政管理行为是行政

3、管理者调动被管理者或其下属积极性的行为。3、行政管理行为的主体是行政管理者,但在行政管理行为过程中也离不开下属的积极参与。六、为什么说组织行为、领导行为和沟通行为是最基本的群体行为?1、群体行为所要实现的目标是群体成员共同的目标。2、在群体行为中要实现群体成员的行动一致,就必须要有人进行指挥、协调的工作,即要有领导行为,所以,领导行为也是群体行为的最基本行为之一。3、由于群体行为不是一个人的单独行为,而是多个人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行为,因此离不开有效的沟通。七、组织的定义:专指由人组成的群体和集合体,专指为了达到共同目的,人们依据自身意愿结成的完整有机体。八、行政组织的要素:行政职位、行政

4、人员、行政体制、精神要素。九、行政组织行为的特征:政治性、法制性、持续性、系统相关性。十、影响行政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行政组织的目标、职能与环境,技术特征以及二者的匹配性。十一、行政组织的结构的含义:是指行政组织中各部门之间、各层次之间所构成的权责关系的排列方式。行政组织体制的含义:是指行政组织结构中各层级、各部门之间行政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十二、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及其关系:所谓管理层次,是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即行政组织中设置多少层次的组织机构;管理幅度是指一级行政组织或一个行政领导者所直接控制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人员的数目。一般说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管理层

5、次越多,则管理幅度越小,反之亦然。十三、行政组织体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类:1、依照行政决策和担负行政责任的人数来划分,可以分为首长制与委员会制。2、 按照行政权力在上级与下级之间分配的不同,可以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3、依照同一层次上的各个行政组织所受上级指挥和控制的数目来划分,可以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十四、行政组织冲突的含义:是指人们用来描述发生在行政组织内部的成员之间、成员个人与行政组织之间、行政组织中不同群体之间的由于目标不同、对事实的解释存在分歧、在行为期望方面的不一致以及利益方面的不一致等而造成的彼此抵触、争执和攻击的组织行为。十五、行政组织冲突的类型。1、根据冲突主体的不同对组

6、织冲突进行分类:组织中个人之间的冲突、组织中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冲突、组织中团体之间的冲突、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2、根据组织冲突功能分类:功能正常的冲突、功能失调的冲突。十六、解决行政组织冲突的方式:谈判、调处、服从权威。十七、行政组织结构的变革趋势。在横向结构上,行政组织的变革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职能部门之间的地位由不平衡走向平衡。另一方面,随着政府职能的调整,相应的部门有减有增。在纵向层级上,行政组织结构有从尖塔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发展的趋势。十八、行政组织权力关系的变革趋势。1、在行政组织体制内部,既出现了横向分权趋势,又出现了纵向分权趋势。2、行政组织部分权力向社会组织转移。十

7、九、行为领导行为的含义:指行政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指导以实现行政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二十、领导行为的构成要素:1、领导者。2、被领导者。3、客观环境。二十一、行为领导行为的特征:1、统一性。2、权威性。3、服务性。4、综合性。二十二、行政领导方式分类的不同标准。1、按照行政领导者运用行政权力的不同方式或程序划分:专断式行政领导方式、民主式行政领导方式、放任式行政领导方式。2、根据行政领导工作重心的不同来划分:重人式行政领导方式、重事式行政领导方式、人事并重式行政领导方式。二十三、正确理解行政授权的原则和方式。授权的原则:1、权责统一原则。2、视

8、能授权原则。3、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4、单一隶属原则。授权的方式:1、充分授权。2、不充分授权。3、弹性授权。4、制约授权。二十四、正确地运用用人艺术:1、知人善任。2、任人唯贤。3、用人所长。4、敢用新秀。二十五、行政沟通行为的含义:行政沟通行为是政府机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系统内部以及政府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政策的信息、思想观点,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最终实现政府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和过程。二十六、行政沟通的基本形态:环式、链式、轮式、Y式和全通道式。二十七、行政沟通的种类:1、按照行政组织的系统,可以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2、按照沟通方向,可以

9、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3、按照信息是否进行反馈,可以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二十八、行政沟通过程的含义:行政沟通的过程就是信息发出者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不仅是一种逻辑的传递,还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混合交流过程。行政沟通的方式:口头沟通、文字沟通、非语言沟通、电子沟通。二十九、行政沟通的过程:1、信息发送者意愿的形成。2、发送者选择信息传递的媒介。3、发送者将信息编译成接受者可以理解的符号。4、确定发送信息的时间、途径和方式。5、接受者接受信息。6、接受者将信息再编译为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即对信息的再理解。7、接受者采取行动。8、发送者通过信息反馈来了解所传递的信息是被接受并准确

10、无误。三十、行政信息的含义:是指反映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任务以及目标的各种信息、文件、指令、预测、情报、数据资料、建议等的总称。三十一、行政信息公开:是指政府将凡不属保密范围的行政信息依法向社会公开发布以使行政信息为社会所广泛知晓并得到充分利用的行政沟通行为,它属于单向沟通的一种形式,也是政府向社会进行信息沟通的一种形式。三十二、行政信息的特征:客观性、时效性、共享性、政治性。三十三、行政信息在行政沟通过程中的地位。1.一方面,行政信息是行政沟通的物质基础。2、另一方面,行政信息的质量是行政沟通高效、畅通的依据和保证。三十四、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1、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2、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4、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5、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地适应WTO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