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减负的网评七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088287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基层减负的网评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基层减负的网评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基层减负的网评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基层减负的网评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基层减负的网评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基层减负的网评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基层减负的网评七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基层减负的网评七篇 下面是的小编为各位收集的关于基层减负的网评七篇,请您参阅。如您需要符合您实际要求的,那么您可以点击网页两侧的:和在线客服,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哦。 【篇一】 从今年4月19日起,长兴县20多个县直机关单位、镇村等政务微信公众号停止运营,给基层干部群众“减负”。长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柏平说,目的就是把基层干部群众从运营维护庞杂的政务微信公众号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做好民生工作。(4月2日中国青年报)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形形色色的政务客户端和公众号问世。它们的出现对提高工作效率、丰富工作内容、强化干群互动、接受群众监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久而久

2、之,通过手机办公的方式也暴露出不少弊端。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每天出于工作需要,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可谓不多,而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种蔓延到指尖的工作方式亦有可能滋生新的形式主义作风。 形式主义的本质是重虚不重实、重形不重效,正所谓“不虚美,不隐恶”,指尖形式主义往往伤害了真正有实力的干部感情,挫败了实干家的工作积极性,却给弄虚作假和懒政怠政的投机者撑起了保护伞,最终导致各项方针政策难以落地。因此,整治指尖形式主义势在必行。 首先,对政务ap的数量和质量要做到严格把控。少数地方为了发扬新媒体政务特色,“一刀切”地要求基层乡镇效仿,上级机关将经营本单位政务公众号和客户端纳入工作绩效考核

3、范围内,在数量上规定每天的下载目标、关注目标、更新目标,导致基层干部真正走进群众的时间却变少了。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好新媒体对政府工作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要做好政务公众号的“瘦身”和“健身”工作,让新媒体更好地为政府代言、为群众发声。 第二,要纠正不合理的考核方式。上级部门在制定考核标准和考核形式时,要以检验工作实绩为目标,树立正确考核导向,采用“四不两直”方式,直奔一线。积极落实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以工作考核倒逼政府整治“留痕主义”,鼓励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上。 最后,干部自身要拧好思想总开关。党员干部要切实树立起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

4、自觉摒弃务虚的工作作风。工作中少作秀,多做事,少跟风,多辨别,少喊口号,多看行动。从自身做起,还媒体政务健康、舒适、清爽的生态环境。 【篇二】 中共中央办公厅3月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2X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并为基层减负提出了硬要求。一个多月来,多省份已陆续印发文件,细化通知要求,确保措施落地。(4月24日新华网) 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实施一个多月以来,多省份已陆续印发文件,细化通知要求,确保措施落地。比如在治理“会海”上,河北要求,202X年会议数量较202X年减少30%50%。湖南也要求,从省级层面层层大幅度精简会议,确保202X年

5、开到县级以下的会议减少3%-5%。此外,河北、青海、吉林三地还规定了“无会月”或“无会周”。 读一读这些为基层“减负”的措施,似乎都觉得这些规定是仔细具体,且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但如果仔细想一想,有觉得这些规定要真正得到落实,其实也可能还存在问题,那就是这些为基层“减负”的措施该由谁来监督执行。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监督措施,一些基层“减负”措施就可能大打折扣,甚至被悬空,只是出现在文件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比如河北、青海、吉林三地还规定了“无会月”或“无会周”,如果缺少监督,一些单位或者部门要么打“擦边球”,变化花样开会,要么把大大小小的会议安排在“无会月”或“无会周”之外,一旦过了这个时间

6、段,就可能成为“开会月”“开会周”,这就有可能让“无会月”或“无会周”失去应有的意义。同样,如果缺少监督,一个单位或者部门今年开会的次数相比于02年没有减少300%,或者压根没有减少,这该谁来监督他们,他们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如果没有刚性的约束,恐怕一些领导干部会我行我素,不真正执行为基层“减负”的规定。 为了治理基层的督查考核考评过多,有的地方就规定,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5%以上,除必要的执法检查外,一般不得到厂矿企业学校开展督查检查。这也可能同意遭遇执行难、监督难的难题,如果上级部门单位继续有事无事到基层督查检查考核,基层部门敢不接待吗。谁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监督。

7、道路千万条,落实是第一条。为基层“减负”,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强化监督,保证每一条措施都得以彻底执行。 【篇三】 中共中央办公厅3月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2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并为基层减负提出了硬要求。一个多月来,多省份已陆续印发文件,细化通知要求,确保措施落地。(月24日新华网) 今年3月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在记者会上就说,现在不少基层干部自嘲是“表哥”“表姐”,尹中卿坦言,统计报表多且乱,数出多门,这加重了基层政府、企业的负担。 一个贫困户光身份证号就填了两百多次,一个村打印资料就花费两万多元,一个乡为迎接一次检查,光打印费就花了

8、10多万元这些虽然是比较极端的案例,但基层表表册册之多可见一斑。仔细想一想,在互联网时代,政府单位或者部门还是过去的老习惯,动辄就让基层单位填报,这确实是有待商榷的。互联网时代,其实不少资料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共享获得,没有必要要求基层单位部门事无巨细都要填几个表来。 为基层减负,减少基层过多过频的督查检查考核,减少基层的表表册册,河北就明确表示要实行成果数据共享,推进督查检查考核信息化系统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对审计、统计、巡视巡察、督查检查工作成果,实现数据互通、成果共享,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性材料报送和报表填报。笔者认为,这样的创新举措,对把基层干部这些“表哥”“表姐”解救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时

9、间和精力走村入户,面对面服务群众,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共享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信息高速联通、共享的机制下,一些材料完全没有必要翻来覆去填写。基层单位或者部门只要让这些数据上网,让数据“跑腿”、视频会议、文件共享、多部门联合督查考核利用信息技术变革固有的工作方式,相关部门本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完全没有必要让基层干部再依样画葫芦地一次一次填表。 基层减负,也是各个单位部门转变观念,创新方式,高效开展工作的一次变革,地方政府部门一定要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切实减轻基层工作中的繁文缛节,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 【篇四】 3月初,中共中央

10、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X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月22日人民网) 近日,有基层干部发文称,上级部门“任性”借调也会增加基层负担,他说在下乡调研的过程中,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向他诉苦,上级部门因推进工作成立了一个临时机构,但连招呼都没打一声就以一纸公文将单位的办公室主任抽调走了。如果能够规范抽调人员管理,防止“任性”借调,不仅能锻炼培养干部,也不会给基层额外增加负担。 借调,是自己单位的上级或合作单位,因工作需要临时借用的。他们工资、编制在原单位,工作却在另一个单位。对于人员比较富裕的单位来说,借调一两个人还问题不大,但对于本就人手短缺,一个萝卜一个坑儿

11、的基层乡镇来说,上级单位突然就抽调一个或者几个人走,那确实可能增加不少的困难。乡镇就那么一些人,每个人的负担都非常重,给谁再加量,让谁来承担借调干部的工作,这确实是难以定夺。 如果说上级单位确实是因为工作忙,无人可用,借调基层单位的人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任性“变味”的借调就让人痛心。此前,曾经有称,借调还可能成为变相“吃空饷”的幌子。一些干部向记者反映,少数部门往往巧立名目繁多的“临时机构”,然后从别的单位借调大量人员在“临时机构”上班。实际上,这些“临时机构”并未被赋予多少实际工作,只不过给很多“关系户”混日子、“吃空饷”提供方便而已。 普通基层干部,长期在基层兢兢业业地履职尽责,长期“5”“

12、白加黑”地工作,而一些有关系的基层干部,来基层几天,就被上级单位部门借调走了,至于借调上去到底做什么,下级单位是毫不知情的,而且一些关系好的,借调一段时间后,就堂而皇之地“近水楼台先得月”,正式调到上级单位部门。这样的“任性”借调,其实是一种不公平。 为基层“减负”,各级党组织就应该给“任性”借调套上“紧箍”,不能让机关单位想借就借,人为增加基层的负担。实事求是地说,人手紧,机关紧得过基层吗。凭什么要到基层去借调人员,人手不够,应该报告相关部门,增加编制,而不是到基层去借调,这样的借调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应该被叫停。谁要是以上压下,再任性“借调”,谁就该对此负责。 【篇五】 3

13、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自印发以来,引发广大基层干部强烈共鸣,不少基层干部为此纷纷点赞。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文山会海出现反弹回潮迹象,部分基层干部仍旧沉陷在文山会海和报表资料深渊。莫让基层减负流于形式“走过场”。 走基层、访民情,把准“减负松绑”的方向。反对“文山会海”,要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对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一律不发文,进一步建立健全文件管理制度。哪些会议可以不开,哪些会议可以合并,需要干部对家底“清”,对情况“明”。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把准“减负松绑”的方向,要结合工作走基层、访民情,不可将减负当成表面工程,比如将考核指标打包

14、,看似数量少了,但其实考核任务仍旧没变,也不可把减负做成“数字工程”,盲目追求大比例减数,忽视了基层实际需求。只有把准方向,才能让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回归到工作本身,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保驾护航。 沉一线、解难题,扫除基层减负的障碍。上级考核关系到基层切身利益,而一些上级部门担心不被重视和实地走访少,便靠收集资料、整理报表,作为部门政绩。基层干部对形式主义问题既深恶痛绝,又不得不深陷其中。领导干部应推崇多在现场的工作作风,沉到一线去解剖麻雀、解决难题,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要督查督责,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更要起好协调沟通作用,帮助基层化解实

15、际难题。沉一线,才能听见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真实声音,要鼓励干部讲真话,讲实话。只有找准问题关键,才能破解难题,扫除基层减负的障碍。 常自查、诫懈怠,筑牢实干担当的根基。形式主义反弹回潮也有基层干部自身因素,例如一些基层干部对在身边的形式主义没有察觉,思想上怠惰导致行动上懈怠,一边直呼形式主义害死人,批“庸、懒、散、浮、拖”,一边又在不自觉地成为形式主义的践行者。干部要强化实干导向,反对形式主义。懈怠既是思想上的懈怠,也是行动上的懈怠,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形式主义自查,拔除形式主义的思想毒瘤。时刻用理论武装头脑,保持思想上的清醒,保持党员干部的“初心”,坚守党的政治原则,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字当头,新时代,需要干部干工作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把实干作为工作的导向。 把准“减负松绑”的方向,扫除基层减负的障碍,筑牢实干担当的根基,才能让减负扎根在基层,不流于形式“走过场”,更好激励广大干部崇尚实干、敢于担当。 【篇六】 近日,中央层面建立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要求以坚定的意志和坚决的行动加快推进落实,确保基层干部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重点围绕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扛牢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帮助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进一步激励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