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成像真是光直线传播有力证据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08374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孔成像真是光直线传播有力证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孔成像真是光直线传播有力证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孔成像真是光直线传播有力证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孔成像真是光直线传播有力证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孔成像真是光直线传播有力证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孔成像真是光直线传播有力证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孔成像真是光直线传播有力证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孔成像真能证明光的直线传播吗?陆庆裕(上海市江镇中学201200)小孔成像是大家熟知的光学现象,无论是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本,还是其它教科书上都 说小孔成像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但是,具体到小孔成像的理论,人们又感到存在着一些问 题,为此,本人做了一番研究。一、小孔成的“像”是不是像?不少人对此提出疑问。本人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尺寸:横截面积8cmX8cm,长40cm, 内筒底面用薄白纸做成,眼睛可套在内筒外口,直接观察屏上的像。小孔直径可改变,内筒 可前后移动),其实验过程及结论如下:小屏孔图11、让小孔直径不变,物距不变,改变像距(抽动屏):当像距很小时,仅在屏上成一光 斑,随像距变大,在屏

2、上逐渐成倒立像,像的大小随像距变大而变大,像的亮度逐渐变暗, 像的清晰程度变好,在这一区堿内,任一位置上都成像。2、让物距、像距不变,改变小孔直径:孔径变大,发现屏上的像大小不变,像的亮度 变大,清晰度下降。当孔径很大时,屏上形成光斑。孔径变小,像的亮度变暗,清晰度变好。3、小孔所成的像确是实像。二、小孔成像的机制到底是什么?1、光的直线传播说无法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理由极其简单,我们都知道,一个物体可看作是由无数个物点组成的,理想情况下, 一个物点发出的光线经过某种装置后仍能会聚于一点,即可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像点。然而,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从物点发出的光经小孔后不可能会聚于一点,只能是发散光

3、束,所以就 不可能成实像。不能因为所成的像上下左右都相反就能证明光的直线传播(凸透镜所成实像 也是上下左右相反,但不能证明光是直线传播)。2、光的衍射说可解释小孔成像。读者也许会说,既然是衍射,那应有条纹或花斑。我们知道,条纹或花斑只是光发生衍射现象的表现形式,什么是衍射?就是光不再按人们所说的直线传播,绕过障碍物的现象。为了更好地说明是衍射使小孔成像,我们采用半波带的处理方法(如图2 所示)。图2中S为发光点0达到小孔处的波面。E -f dE - c J Ke)A(Q)cos(t)dsp ss r设想将波面分为许多环形带,使由每两个相邻带的边缘到 P 点的距离相差为半波长,即BP - BP

4、= BP - BP 二 BP - BP 二BP - B_P 丄102132KK-12在小孔轴线上一点P是由多个环形半波带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任何两个相邻带的对应九部分所发的次波到达P点时的光程差为一,亦即它们以相反的位相同时到达P点。2打7?U图2P 点合振幅的计算方法如下:以a?、a3.ak分别表示各半波带发出的次波在P点所产生的振幅,k个半波带所 发次波到达P点时叠加的结果,其合振幅A为:kA a a + a a + a + + (-1)k+i ak 12345k” .AS按惠一菲原理a * k(0 ) kk k rkAS为了计算 k,我们看如图3所示的球冠,其面积为:rk图3S 二 2兀

5、R - R(1 - cosp)二 2兀R2(1 cosp)R2 + (R + r )2 - r2 cos p 二0 M 而2R(R + r )0将上列两式分别微分得:ds = 2兀R 2 sin pdpr drsin pdp 二k_kR(R + r )0ds2n R贝 y二drr R + r kk07九AS又因为r X ,可将dr视作,而ds即为半波带的面积,于是kkk 2rkAS由此可知与k无关。即它对每个半波带都是相同的。影响A大小的因素中只剩下rkk倾斜因子e,从一个半波带到邻近一个半波带e的数值变化甚微,因而k(9)和a随kkkkk的增加而缓慢地减小。通过画矢量图(如图4)容易理解Ak

6、二2(-”1如1 士ak),k为奇数时取正号,为偶数时取负号。图4下面我们再来确定半波带数量k值。见图5:SRRP5p 2 = r2 (r + h)2 = r2 r2 2r h h2 u r2 r2 2r hk k 0 k 0 0 k 0 0r2 r2k0r2 = k九r + ()2 u k九r0 0 2 0p 2 = R2 (R h)2 = r2 (r + h)2 kk02Rhh2 = r2 r2 2r hh2or2 r2h = ko -2(R + r )o),r R)=ko o(R + r ) R + r00所以:kp2(R + r )p2九r R011九(r+Ro由此,P点合振幅的大小取

7、决于露出的带数k,而当波长及圆孔的位置和大小都给定时,k取决于观察点P的位置,k为奇数相对应的那些点,合振幅A较大,与k为偶数相对应的 k那些P点,A较小。在垂直于轴线的P点所在平面上将出现亮暗相间的环线,理论和实验都 k告诉我们,中心亮点的亮度比其它次级亮环要高得多。事实上,在小孔成像时,R通常都在1米以外,r为20cm左右。孔径 通常达到2mm 以上,若光的波长取5000 A,因此k值约为40。当r很小时(r=1cm,屏靠近小孔),k很大,已达103数量级,a已趋于0,此时就是我 00k们所说的光直线传播,屏上已是亮面一一这就是实验时看到的光斑(直接照射)当r较大时,(r =20cm,屏不

8、再靠近小孔),k较大,达101数量级,a已不太大,因此 00kAk变化已不太明显,在这范围内轴线上诸点都是亮点。当r很大时,(r =5m,屏远离近小孔),k较小,只有100数量级,a已很大,因此A变 00kK化很大,在这范围内轴线上出现亮暗点。同样,让别的因子不变,改变孔径,由于k是与孔径平方成正比,对于某一点P说来, 若k值很小(在100数量级上),P点亮度随k值变化而变化,当k值较大时(101数量级), 亮度变化不大,当 k 值很大时(103数量级),不再是亮点而是亮面(光的直接照射)。上述研究我们假定只有单色光,现在让别的因子不变,只改变波长,显然k值与波长成 反比。由于在可见光的波长约

9、30007000 A,也就说k值很大或较大时(101103数量级), 即使不同波长的光产生的效果变化不大,只有当K在100数量级上时,不同波长产生的效果 就不同了。而现实上,各种波长都是存在的,当k值处于很大和较大时,各种波长的光在P点k 值都在101 103数量级上,产生效果大致相同,由于不相干叠加,色差不明显,只有当H直 在100数量级上时不同波长k值不同,所以色差显著了(这就是常说的衍射)。3、小孔成像的形成。通过如上分析,当k值不太大时,从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小孔后可 以形成亮点,点点对应,所以小孔可以成像。其成像条件是:k值在101数量级以下,现实 上肉眼直接观察到像的条件是k值在101数量级上,这与我们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综上所述,小孔成像是一个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光学现象,说它能证明光的直线传播, 仅是表象,实质上它更能证明光的波动性(绕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