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运动的描述(教育精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082871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运动的描述(教育精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序号第一单元授课班级班授课课时2授课形式讲授、练习授课章节名 称第一单元 第1节:运动的描述使用教具教学目的1.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个理想化模型,知道物体能被简化成质点的条件;2.理解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3.理解位移及路程的意义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4.理解速度和速率的概念,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会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理解矢量与标量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教学重点质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标量与矢量的概念及意义教学难点物体简化成质点的条件,位移,平均速度的意义。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 堂 教 学 安

2、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引入新课新课学习1复习回顾:什么是机械运动?不同物体的机械运动或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的机械运动有什么差别?机械运动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机械运动中物体的位置在变化,而这种位置的变化有快慢之分,路径有曲直之分。那么,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就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这节课主要学习与描述物体运动有关的概念或物理量,为进一步研究物体的运动奠定基础。第一单元 第1节:运动的描述一、质点提出问题:实际的物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我们怎样确定或记录它所处的位置?如果这个物体很小,小到几乎成了一个点,怎样确定它的位置?如果物体的大小与形状对于它的运动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我

3、们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与形状,把它看成仅仅具有质量的点而方便地研究它的运动;如果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可用物体上的任何一点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从而方便地研究它的运动。这时,物体就被简化成了只具有质量的一个点。 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叫做质点。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理想化的模型,这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量)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的能被看作质点,有的却不能被看

4、成质点。例1有人说:只有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简化成质点,大的物体就不能简化成质点。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解析:物体能否简化成质点,关键是看它的大小与形状对所研究的运动有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无影响或影响的大小,不在于物体的大小。比如研究跳水运动员在跳水比赛中身体的运动时,他的肢体的动作对他的比赛得分影响很大,它就不能被简化成质点。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时,地球上不同的点的运动情况差别很大,它不能被简化成质点;但研究它的公转时,地球上的不同点运动中的差别,对于地球绕太阳的圆周运动来说,几乎没有影响,可以把地球简化成质点。二、参考系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取

5、一个假定位置不动的物体做参考。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除了被研究的物体,都可以选取,不过选的参考系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通常研究物体运动时,为了研究方便,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做参考系。三、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一个瞬间,时间指的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例如,我们常说上午第一节课在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 如果用一个数轴来表示时刻和时间,则时刻应该用点来表示,时间用线段来表示,如下图所示。 这里的“8:00”和“8:45”是这节课开始和结束的两个时刻,而这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45 min,则是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 2. 在SI(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如下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了

6、零时刻、第2 s初、第3 s末等时刻和第1 s内、 1 s 内、 3 s 内等时间。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四、位移和路程 一个人从北京去上海,可以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既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坐汽车到天津再换乘轮船。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运动轨迹是不一样的,但是,就位置的变动来说,他总是由北京到达了东南方向直线距离约 1 080 km 的上海。为了准确描述这两种运动,就需要引入两个不同的概念。位移和路程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的SI单位是米(m)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即物体位移的大小由初末位置决定

7、,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通常用字母s表示,它的SI单位是米(m)。问题:物体的位移大小有没有等于路程的情况?答: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例:小明在操场上向东走了40m,用了20s的时间,接着又向北跑了30m,用了5s时间。求小明在操场上运动的前20s的位移,后5s的位移,全部25s时间的位移及路程。解析:根据位移的定义,如图所示:前20s的位移,如图中的线段AB所示,大小为40m,方向向东;后5s的位移,如图中的线段BC所示,大小为30m,方向向北;全部25s时间里的位移,如图中的线段AC所示,大小为:;。全部25s里的路程是:40m+30m=70m。3.矢量和标量(1)既有

8、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如位移 速度(2)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如温度、时间、质量、密度五、速度和速率(一)速度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物理学中用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1. 定义: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表示2定义式:3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常用单位:kmh(或kmh-1)、cms(或cms-1)1 m/s = 3.6 km/h4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说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二)速率 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还是否是恒

9、定的?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例1:百米运动员,10s时间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每秒平均跑10m。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10m呢? 答:否。说明: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来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多,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当我们只需要粗略了解运动员在100m内的总体快慢,而不关心其在各时刻运动快慢时,就可以把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此时的速度就称为平均速度。所以在变速运动中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1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10、用表示 2)说明:a.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表示的是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来处理b平均速度只是对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位移内)而言的,对同一运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2瞬时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度(2)意义: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它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例2: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m/s的速度运动60m,又以2m/s的速度

11、继续向前运动60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s为总位移,t为总时间,等于前一段位移与后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之和。全过程的位移s=120m物体在前一段位移用的时间为后段位移用的时间为整个过程的用的总时间为t=t1+t2=50s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m/s=2.4m/s1.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叫做质点。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2. 参考系, 时间和时刻3. 位移和路程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即物体位移的大小由初末位置决定4. 矢量和标量(1)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如位移 速度(2)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如温度、时间、质量、密度5. 速度和速率6.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S/t书面完成课本第7页“练习与思考”: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