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081683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度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度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度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度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度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度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度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8年度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10:27:07本学期的考试、评卷工作已经结束,但此次的试卷命题的质量和学生的成绩如何?现做一个简单分析。本学期期末考试使用的是全县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试卷,从命题的题型、题量、内容范围、难度程度看,完全以教学课标为准绳,以学生为基础,以理解掌握为重点,以提高能力为目的,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是一套比较标准的测试试题。本试卷有填空、选择、判断、操作、计算和问题解决等六个大题,共26个小题。从卷面看,命题人能结合教材内容,依据课标要求从概念、计算、操作和问题解决等方面去设计去命题,试题能贯穿本学期所学知识,内容全面,题量适

2、度,难度适中,各小题的分值比例分配合理,符合检测试卷命题要求。但从学生的成绩看却不容乐观,同时也暴露出我们的教师在知识传授方面,方法手段选择方面,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学习方面许多的问题和病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深思,去检查。全年级有2个教学班级,共83名学生,缺考1人,最高分100分1人,是三(2)班的杨浩志同学,占全年级的1.2%;最低分0分2人,占全年级的 2.4%;40分以下有39人,占47.6%;40-59.5分有13人,占15.9%;60-79.5分有10人,占12.2%;80-89.5分有9 人,占11%;90-100分有10人,占12.2%。全年级总分3522分,生均分约

3、为43分。有30人及格,及格率为36.6%,80分以上有19 人,良好率为23.2%;90分以上有10人,优秀率为12.2%。从学生的成绩和卷面答卷的情况分析,各大题的得分、失分情况也大不相同,得分少而失分多是此次考试最突出的问题,也显现出我们教学中的问题所在,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基础知识的掌握,计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的能力等方面。除此外,其他各题的得分情况尤为好些。 第一题,填空题,共有24个空,每空1分。本题的命题设计,命题人顾及不同成绩层面的学生,难度不大,分值合理,完全是基础的知识,命题人的命题目的明确,是为了检测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本题能正确

4、答题得到满分的有16人,而失分最多的是第1、3、4、5、7、8小题。从得分少和失分多的情况分析,学生对基础的知识理解不明白,掌握不牢固。第二题,选择题,共有3小题,分值3分。虽然试题简单,难度不大,但失分也较多。本题全选对的得满分的也仅有28人,而失分较多的是第1小题。第三题,判断题,共有3小题,分值3分,试题主要检测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可是全选对的却寥寥无几,仅有35人。从失分的情况分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清,对概念的灵活运用不精。第四题,计算题,共有4小题,分值39分,是本卷分值最高的题。本题有口算(直接写出得数)、列竖式计算、笔算和列式计算等小题型,各题的题量不多,难度适当,得分

5、容易。命题人围绕计算的主线设计了各个小题,目的清楚,主要检测学生的计算能力,可是得到满分的学生却屈指可数,仅有8人。虽然是容易得分的题却是十分最多的题,从失分的情况分析,原因出自在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偏弱,虽然简单却算不出一个正确的结果。第五题,动手操作计算题,共有2个小题计5分,本题的命题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能根据已知条件按要求去画图和依据数方格进行计算,此题命题灵活简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性和学用的要求。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

6、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第六题,问题解决,是本次考试题的关键题,共有5小题,分值26分

7、,是本试卷分值第二高的题。命题人对本题的命题力争做到依据教材,知识面广,题型多样,主要检测学生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再现,各个小题所针对问题不同,所使用计算方法、手段也不同,充分体现出应用题的魅力所在。从学生的得分和失分的情况分析,由于学生的理解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有限,在完成本题时同样也让人不够满意。一是懂做的人少,不会做的人多;二是得分多的人少,失分的多。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

8、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在此次提供参考答案中,其中有一个答案是错误的:第三题中第二小题,本来题意的表达是对的,应该打上“”,可是答案却是“”。这样低级的错误也许是命题人在输入时不小心所致。2018年3月9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