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081681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村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村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村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村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某村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x区xx街道办事处西部,距离前x镇公里,北与xx镇毗邻,全村幅员面积1.3平方公里,共6个村民小组2户9人,贫困户3户30人,是xxx区首批省级贫困村之一,202X年5月被确定为x区地税局精准扶贫对口联系帮扶村。在该村启动精准扶贫工作以来,xx区地税局按照区委&quo;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区uot;的总体部署,强化脱贫攻坚社会责任,采取强有力措施向贫困宣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受到省委脱贫摘帽检查评估组的肯定和市委领导的认可。在脱贫攻坚征程中,xxx区地税局充分发挥地税部门职能,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多举并措加大

2、对重点贫困户的扶持力度,切实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确保到202年年底x村脱贫&qo;摘帽&ot;成功,202X年实现全面小康。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担当建机制,统筹谋划绘蓝图 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从xx村脱贫实际需求出发,xxx区地税局及时跟进派驻人员,先行实施扶贫规划、资金筹集等扶贫工作,建立起一套符合贫困村实际的精准扶贫机制,全力描绘村民脱贫致富美丽蓝图,让村民充满致富信心。一是派驻帮扶人员。接到精准扶贫对口联系帮扶任务后,xx区地税局在第一时间内组建了驻村帮扶工作组,精心挑选一名副处级职务待遇的同志任工作组组长、一名精通电脑操作的90后大学生为组员;选派

3、了一名具有多年基层乡镇工作经验、热爱熟悉农村的税务干部担任x村uo;第一书记&quo;,3名同志全脱产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履行自身职责,工作重心下沉,进村入户访民意,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二是共谋脱贫道路。扶贫工作组全面深入到贫困群众家中,逐一摸清扶贫对象户真实情况,召开村民大会,共同商讨脱贫致富大计,征求扶贫工作意见建议,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无缝对接镇村两级党组织,与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村"两委&qut;研究协商,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202年22X年精准扶贫总体规划方案,细化阶段性任务,分解精准扶贫任务,最大限度地筹集资源,撬动扶贫攻坚的ut;大门quo;。

4、三是筹集专项资金。成立无偿公益性xx村精准扶贫专项基金,主要满足贫困户家中出现突发大病、伤残、求学、家庭变故等qu;急、重、险、难&qut;资金需求。基金专用账户开设以来,xx区地税局通过干部职工捐赠和挤出办公经费的方式,先后注入资金余万元,目前共计为23户贫困户提供资金帮扶,累计发放资金7.5万元。区局党组积极联系扶贫移民局、交通局、水务局、农业局等部门,累计争取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500余万元。 (二)立足需求顺民意,精神文化换新颜 xx村处在贫困线边缘的困难群众较多,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点多面广,为化解这一难题,xx区地税局党组动员全局干部职工,紧贴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解难事、办实事、

5、办好事。一是结对帮扶&uo;认亲戚"。经扶贫工作组逐户核实,确认识别贫困对象,建立贫困户档案43户,甄别出贫困人口130人。按照&quo;不落一户、不落一人qt;的原则,xxx区局干部职工与每户贫困户结成"一对一&quo;帮扶对子,制定脱贫计划,建立双向互动扶贫联系卡,每名帮扶干部每月至少到贫困对象户家中走2次&qot;亲戚qut;,在重要农时和节庆期间上门慰问贫困对象,帮助解决实际生产生活困难。今年来,协调有关部门将3户54人贫困户纳入生产就业发展,9户3人纳入低保政策兜底,户53人纳入医疗救助扶持,户9人纳入异地搬迁安置。从区局精准扶贫专项基金中出资3万元,帮助2户特困

6、户实施quo;改厨改厕"项目。二是民生文化扶持&uo;添动力&ot;。帮助x村完善村支部活动室硬件设施,全面完成文化大院提档升级工程,协助建成文化广场1个、农村书屋1个、卫生室个、篮球场1个、农家超市个、日间照料中心1个,购买添置图书及电脑设备一批,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日常健身休闲场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向上的新农村风尚。开发uot;保洁员quo;等公益性就业岗位11个,就近化解特殊贫困群众就业难题,增加工资性收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助学贫困学生等活动,为xxx村贫困学生提供每人每年202X元的助学金,从文化素质上提高村民战胜贫困的能力。三是医疗扶贫&ot;送健康&qot;

7、。今年3月区局开展了qut;x地税助贫困·真情帮扶送健康&ot;免费义诊活动,聘请5名专家医生集中为全村余名村民进行健康体检,现场提供健康咨询、解答村民病理疑问、讲解疾病预防和卫生健康知识,并向群众发放了价值4500元的创可贴、板蓝根冲剂、速效感冒冲剂等常用预防药品。8月,结合&uot;两学一做&uot;学习教育开展领导下基层走访活动,区局党组书记、局长亲自带队,为xx村贫困户送去价值00余元的防暑降温药品,有效缓解群众"就医难、看病贵ot;的问题。 (三)项目建设打基础,互联互通促发展 制约一个地方发展的瓶颈往往是落后的基础设施,在xxx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中,xx区地税

8、局多方筹资,帮助完善公路、水利等工程,破解发展难题。一是连通村组道路。帮助xx村规划硬化3.米宽通组公路4.公里,拓宽主干道4公里,新建12米宽入户便民路.5公里,全村交通路网基本形成了纵横交错、组户通联的格局,切实方便了村民出行和生产生活。规划打造&uot;纽荷尔&uot;脐橙产业基地园区路,完善产业园区道路设施,目前施工队伍已正式入场开工。二是整修水利设施。水利是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命脉,建设安全完善的水利设施和供水网络,将有利于村民安全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保障。在xxx村,帮助整修病险水库1座,整治山坪塘口,规划修建堤灌站1个,整修灌溉渠道10余公里,铺设接通2、3组的自来水管100米,规

9、划为3个居民点打机井3口。为"纽荷尔qut;脐橙产业基地修建蓄水池,方便园区农业灌溉用水。三是落实住房保障。&uot;三建四改&qu;工程已进行整村覆盖,范围扩大到非贫困户,推进整村环境优化,努力争创&qt;四好&qt;新村。异地搬迁安置房屋已新建完成,户9人现已全部搬至新家,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全村c、级危房改造9月已全面动工,10月20日前将全面竣工。四是组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毗邻新桥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对接园区企业生产后勤服务需求,发展林果和农副产品经济,建设果蔬供应基地。发挥xxx村村民养牛技术较好的优势,以养殖大户为核心,组建肉牛养殖合作社,增加存栏数量,形成规模养殖,增

10、加困难群众收入。电商平台已建立运作,为村民销售鸡鸭、鱼、鸡蛋等农副产品以及网上购买商品提供极大便利。 (四)产业扶贫活经济,多种经营奔小康 xx区地税局坚持以活跃产业经济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结合xx村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多种产业经济,最大限度地盘活本村资源,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一是发展休闲观光产业。打造观光休闲生态服务业,充分利用x水库交通便利、水质清澈的地理优势,规划在水库边修建0.5公里步行栈道,在水库周围种植景观树,建成旅游步行观光带,引进发展&ut;xx庄园";农家乐项目,开辟&q;开心农场&ut;,集休闲、垂钓、种植体验、餐饮于一体,打造x居民休闲

11、娱乐目的地。二是发展工业经济。对接新桥工业园区和xxx工业园区产业链需求,发挥税务主管部门联系企业优势,介绍返乡农民工就近务工,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家庭。利用xx村村办小学校闲置场地,成功引进1家新型建材企业,年产值达70余万元,村民用工达0余人,就近转移了村里赋予劳动力,大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三是发展特色林果业。依托xx村闲置梯田坡地较多的优势,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集约发展特色林果业经济,以&uot;公司+农户&quo;为运作模式,在全村引进发展qot;纽荷尔quo;脐橙300亩、优质花生亩,首期在3、5、6组栽种脐橙树苗60余亩,在1、组播种花生20余亩,全方位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和利用价值,盘

12、活壮大集体经济。四是发展庭院经济。为贫困户重新规划、维修加固鸡圈、猪舍等养殖场所,出资为其购买鸡、鸭、鹅等小家禽幼崽,鼓励贫困户力发展经济,努力增收。同时,积极协助贫困户办理小额信贷,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紧缺问题,现已有3户成功办理、4户处于评级授信流程阶段。 三、存在问题 (一)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弱。xx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撂荒现象严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多数贫困户&ut;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

13、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 (二)贫困户发展quot;三缺&qot;(资金、技术、劳力)现象普遍。通过对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农户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运用财力扶持可以解决部分贫困户产业发展缺资金的问题,但是缺劳力、缺技术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很难马上解决的问题。 (三)巩固脱贫成果不易。由于大量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不足,虽然经过扶持可能脱贫,但是多数贫困户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都十分脆弱,稍遇天灾人祸就会立即返贫,因此,巩固扶贫成果十分不易。 四、解决措施 (一)坚持完善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履行帮扶部门职责,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整村推进、结对帮扶的引领作用,调动群众参与

14、积极主动性,引导资金、技术和管理向扶贫村倾斜,形成帮扶与协作、输血与造血、制度建设与项目实施相结合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充实、稳定扶贫力量,增强扶贫工作统筹协调能力。 (二)坚持精准配置资源。要充分利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建立扶贫信息供求对接平台,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支持脐橙等效益高、持续增收的产业化项目,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探索建立贫困户参股、入股或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合作发展产业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到xxx村投资兴业、带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的优惠制度,与厂企联合、与就业从业相结合,点到点指导,增强实用性,引导扶贫资源准确投向,促进社会资源精准化配置。解决贫困户技术资金不足、产业发展单打一的问题。 (三)坚持加强目标管理。为切实做好扶贫工作,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区局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检查督导脱贫成果工作,及时研究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同时,攻坚扶贫工作中把扶志作为关键,抓好贫困人口的扶志和后续管理工作。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