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地诊断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08161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癌地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乳腺癌地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乳腺癌地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乳腺癌地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乳腺癌地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腺癌地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癌地诊断(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第六篇 乳腺癌的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分期详细版对恶性肿瘤进展正确、合理的分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详细记录病变X围、播散程度,准确估计病情,判断预后,并制订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客观评价疗效,便于不同的医疗中心交流信息与比拟疗效,也促进癌症研究的深入开展。对于乳腺癌的分类分期方法,数十年来曾先后推出数种,但仍以TNM法被广泛应用。依据解剖学的X畴对肿瘤进展分期,并在国际间达成共识,其主要目的是便于临床诊疗经验的交流。然后临床医生的任务是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并评估预后。AJCC美国肿瘤联合会和UICC国际抗癌联盟根据解剖方面疾病的程度,制订了TNM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由三个要素组成

2、:Ttumor:表示原发肿瘤累与X围。临床分期须经体格检查或乳腺X线摄影,测其最长径和与其垂直的最长径。病理分期时,如一个肿瘤含原位癌和浸润性癌两种成分,肿瘤体积按浸润成分大小计算。Nnode:表示区域淋巴结受累犯与否的状态。Mmetastases:表示远处转移的有无。治疗前的临床分期以TNM表示。手术后的病理学分期如此以pTNM表示,pT需对整个原发瘤与周围相应“正常组织进展足够X围的组织学检查来确定;pN需有足够数量的淋巴结被去除并经病理学检查;pM如此需有较可靠的影像学诊断甚至组织病理学证实。pTNM可提供最确切的疾病程度的资料,供预测预后并据此设计术后治疗策略。同侧同时发生的原发性多发

3、乳腺癌,应按其中体积最大者定T。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原发性乳腺癌,应分别单独进展分期。以下即为第六版AJCC乳腺癌TNM分期:T 原发肿瘤TX原发肿瘤无法确定例如已切除T0原发肿瘤未查出Tis 原位癌Tis(DCIS) 导管原位癌Tis(LCIS) 小叶原位癌Tis(Paget) 不伴肿瘤的乳头派杰氏病注:伴有肿块的派杰氏病根据肿块大小进展分期T1 肿瘤最大直径2cmT1mic 微小浸润性癌,最大直径T1a 肿瘤最大直径0.1cm,T1b 肿瘤最大直径0.5cm,T1c 肿瘤最大直径1.0cm,T2肿瘤最大直径2.0cm,T3T4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或皮肤胸壁包括肋骨、肋间肌、前锯肌,但

4、不包括胸肌T4a 侵犯胸壁T4b 患侧乳房皮肤水肿(包括桔皮样变,溃破或卫星状结节T4c T4a和T4b并存T4d 炎性乳腺癌N区域淋巴结Nx 区域淋巴结无法分析例如已被切除N0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1 同侧腋淋巴结转移,可活动N2 同侧转移性腋淋巴结相互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或临床无证据显示腋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存在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N2a同侧转移性腋淋巴结相互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N2b临床无证据显示腋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存在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N3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有临床证据显示腋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存在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淋巴结

5、或内乳淋巴结转移N3a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与腋淋巴结转移N3b同侧内乳淋巴结与腋淋巴结转移N3c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pN 区域淋巴结pNx 区域淋巴结无法分析手术未包括该部位或过去已切除pN0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未对孤立肿瘤细胞另行检查pN0(i-)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阴性pN0(i+)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阳性,肿瘤灶pN0(mol-)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子检测(RT-PCR)阴性pN0(mol+)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子检测(RT-PCR)阳性pN1mi 存在微转移,最大径0.2mm,pN1同侧13个腋淋巴结转移,或内乳前哨淋巴结镜下转移,而临床不

6、明显pN1a 同侧13个腋淋巴结转移pN1b 内乳前哨淋巴结镜下转移,而临床不明显pN1c 同侧13个腋淋巴结转移,同时内乳前哨淋巴结镜下转移,而临床不明显pN2 49个腋淋巴结转移,或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腋淋巴结无转移pN2apN2b 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腋淋巴结无转移pN3 10个或10个以上腋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腋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伴临床明显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或3个以上腋淋巴结转移伴有临床阴性而镜下内乳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pN3a 10个或10个以上腋淋巴结转移至少一个肿瘤灶2.0mm,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pN3b 3个以上腋淋巴结转移伴有临床阴

7、性而前哨淋巴结活检镜下内乳淋巴结转移pN3c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M 远处转移Mx有无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说明:1.临床明显:指通过临床体检或影像学检查除外淋巴核素显象发现;2.pN分类依据腋淋巴结清扫结果,此前可有、可无前哨淋巴结活检,如果只进展前哨淋巴结活检而其后未行腋淋巴结清扫,以(sn)表示前哨淋巴结,如pN0(i+)(sn);3.孤立肿瘤细胞指单个肿瘤细胞或小于0.2mm的小细胞团,通常由免疫组化或分子技术发现,并经常规组织学鉴定,孤立肿瘤细胞不一定显示转移活性,如增殖或间质反响。4.临床不明显:指临床体检或影像学检查除外淋巴核素显象不能发现的情况。临床分期:

8、0期 Tis NO M0I期 TI NO M0A期 TO N1 M0 T1 NlM0T2 N0 M0B期 T2 Nl M0T3 N0 M0A期 T0 N2 M0 T1 N2 M0 T2 N2 M0T3 N12 M0B期 T4 N0 M0T4 N1 M0T4 N2M0C期 任何T N3M0期 任何T 任何N M1摘录自:沈镇宙,邵志敏主编.乳腺肿瘤学.某某:某某科学技术,2005:147-154.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简明版0期肿瘤尚局限于乳腺导管或小叶中,未浸润到周围组织;期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厘米,患侧腋下淋巴结尚无癌细胞转移;期肿瘤直径在厘米之间,患侧腋下淋巴结可能已经有癌细胞转移;期肿瘤直径在厘

9、米以上或更大,患侧腋下淋巴区域能够触与较大、质硬或互相融合的转移淋巴结;期任何大小的肿瘤组织,但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远处其他组织,如肺、骨、脑或肝等。期 期期期摘录自:胡雁,黄嘉玲主编.我们在一起-乳腺癌患者康复必读.某某:某某科学技术,2008:3.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即使是有经验的医师也需要仔细检查,结合其他辅助检查资料认真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乳腺癌常见的症状如下:一、肿块为最常见的体征,约80的乳腺癌患者以此就诊,多为患者无意中触知,无任何症状。随着肿瘤知识的普与,群众防癌意识的增强和普查工作的进展,有不少早期乳房肿块是患者自查或普查体检发现

10、。 1部位 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发部位,约13的乳腺癌发生于此,分析可能是因为该象限腺体占整个乳房腺体的份额最大,故而癌瘤发生率也最高,是临床检查重点部位。2大小 临床所见大小不一,过去卫生保健知识不普与,肿块直径5cm者不少见,近年如此以25cm者居多。随着对早期癌的重视,临床触不到肿块的T0癌也在逐渐增多。3数目 多为一侧乳房内单发,偶见多发或双侧乳房同时发生原发癌。诊断多中心发生或双侧原发乳腺癌时,须经病理学确诊。4硬度 大多为实性肿块,较硬,但髓样癌可因富于细胞而呈中等硬,个别病理类型如囊性乳头状癌、也可呈囊性。当癌瘤体积较小或生长于乳房深部,周围被软组织包绕时,如此不易触清其硬度。5

11、形态与边界 多表现为不规如此的球状肿物,外表结节感,边界不清。但癌瘤较小时,上述特征常不典型甚至类似良性。还有些向四周浸润牧轻的癌灶,即使体积较大时,边界也比拟清楚。有的癌灶呈片状或局限性增厚状生长,须注意鉴别。6活动度 与良件肿瘤相比,癌灶与周围软组织相对活动度较差,但肿块较小时,活动度稍大。如肿瘤累犯胸大肌筋膜甚至肌肉,如此患者双手用力叉腰使胸大肌收缩时,肿块活动度更差。如果累犯胸壁,如此固定不可推动。二、患侧乳房皮肤般早期或部位较深在的癌瘤,其外表皮肤多大明显异常。位于腺体浅层离皮肤较近,或较晚期癌瘤,可引起各种相应的皮肤改变。 1皮肤粘连 是癌瘤侵犯了连结腺体和皮肤的Cooper韧带,

12、使之失去弹性,短缩,向深面牵拉皮肤所致,轻者表现为“酒窝征,重者如此为稍大面积的皮肤凹陷,这种休征并非明确癌瘤已侵犯皮肤,但值得提出的是,即使早期的小癌或微小癌,肿块并不明显,但当其位置较浅时,也常出现上述体征,必须给予重视。2皮肤水肿 是因皮下淋巴循环回流受阻所致。癌瘤侵犯淋巴管或癌栓堵塞淋巴管时,均可造成相应区域的皮肤水肿,表示癌细胞已进入淋巴循环,发生远处转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已属晚期表现。水肿严重时,使毛囊孔X大,形成“枯皮样变。3浅表静脉曲X 生长速度较快的肿瘤长至体积较大时,膨胀压迫使表皮变薄,丰富的血运如此表现为静脉曲X,多见于直径10cm以上的癌瘤或肉瘤。4类炎症表现 除癌瘤伴

13、发感染外,也有的皮肤红肿是炎性乳腺癌引起。此时,皮下淋巴管中的癌栓造成皮肤水肿,淋巴管炎表现为大片的皮肤发红,颇似乳腺炎,该体征表示癌瘤开展较为迅猛,但发烧、疼痛等全身症状常不明显。5皮肢溃疡 癌瘤向乳房外表侵透皮肤时,即发生溃疡,常伴有难以止住的渗血甚至坏死感染,溃疡较大时如此呈“火山口样,纯属晚期表现。6卫星结节 也属癌瘤晚期,主要是原发癌灶的癌细胞沿皮下淋巴管向四周扩散,在主癌灶周围皮内形成多个小结节,直径数毫米,凸出表皮,色红。结节较多较密时,随着病情进展可互相融合成片。三、乳头改变1乳头表皮脱屑、糜烂 乳头湿疹样癌(派杰病)早期即表现为乳头外表反复脱屑,继之糜烂结痂,痂皮脱落如此又糜

14、烂结痂,经久不愈,揭去痂皮,如此为渗血的鲜红糜烂面,此处做印片、刮片细胞学检查或取活检,常为阳性。病灶向深面开展,可将乳头侵蚀烂掉,并可继续侵犯乳晕皮肤。2乳头回缩、固定 先天性发育不良或乳晕区慢性炎症均可引起乳头回缩,应注意鉴别。发生在中央区的乳腺癌,早期即可引起乳头回缩。发生在乳晕区以外的癌灶,因软组织硬化挛缩、可使孔头回缩、扭向,并将乳头拉向癌灶方向,如病灶在上方,如此可见乳头高于健侧水平。癌瘤侵与乳头根部,如此乳头完全固定。3乳头溢液 多种原因均可引起,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除妊娠和哺乳期当然有泌乳外,围绝经期亦可见少量乳头溢液,这些均为生理性。临床所指乳头溢液是指某种疾病所引起的各种性状溢液,诸如乳汁样、水样、浆液性、脓性、血性等。生理性溢液多为双侧性,且常为多管口溢液,常呈乳汁样或水样。炎症引起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