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新机场项目综述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080605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新机场项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昆明新机场项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昆明新机场项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昆明新机场项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昆明新机场项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新机场项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新机场项目综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建设背景(一)、XX新机场项目背景昆明市现有的巫家坝机场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枢纽机场,旅客吞吐 量全国排名第七位,世界排名87 位。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始建于1922 年,经 3 次改扩建,航站楼设计容量800 万人次。2008 年昆明巫家坝机场旅客吞吐量达 到 1582 万人次,远远超出航站楼设计容量,机场运营压力巨大。因昆明巫家坝 机场距市中心直线距离6.6 公里,机场周边已被城市包围,不具备原地扩建的条件。经国务院、 中央军委批复,同意迁建昆明机场。(二)、项目定位昆明新机场建设项目是国家“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工程、云南省特大型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省 20 项重点工程之一,

2、其定位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连接欧亚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昆明新机场建成 后,昆明将成为继北京、广州、上海之后全国第四个拥有国家大型门户枢纽机 场的城市。昆明新机场的建设对于优化国家机场战略布局、促进云南经济又好 又快发展和提高现代新昆明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项目建设目标随着云南在我国沿边开放战略中德地位和优势日益凸显,云南正逐步成为 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国际通道,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把云南建 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重要指示,昆明新机场确定了构建云南“面 向东南亚、南亚,辐射印度洋区域、连通中东、非洲,连接- 1 -欧亚的国家西向开放空中走廊

3、”的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建世纪工程、立千 秋伟业、创中国一流”的建设目标,按照中国民航局建设“节约型、科技型、环 保型、人性化”的绿色机场示范工程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团结 一致、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不断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各项建设顺利推进,昆明新机场的建设将为云南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促进发展做出了 积极贡献。二、XX新机场项目简介(一)、项目审批昆明新机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自1998 年启动。从选址到立项到各类审批完 成,历时 10 年。2007年 1 月 29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立项;同年10月,中国民航局 批复昆明新机场选址方案;11 月15日,国土资源部批复建

4、设用地预审;2008年 8 月 26日,国家发改委批复昆明新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12 月 22 日,中国民航局、云南省政府联合批复昆明新机场总体规划;2009 年 2 月 24 日,中国民航局、云南省政府联合批复昆明新机场建设项目 机场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昆明新机场建设项目审批工作全面完成。(二)、项目规模昆明新机场场址位于浑水塘火车站附近,在昆明市东北方向,距市中心直 线距离约24.5公里。昆明新机场项目总投资230余亿元,机场工程总概算为188.35亿元。本次规划目标为近期满足20年旅客吞吐量3800 万人次、货 邮吞吐量 95 万吨、飞机起降30.3 万架次,远期满足2040 年旅客

5、- 2 -吞吐量 65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30 万吨、飞机起降45.6 万架次。远期规划控制用地约22.97平方公里。工程建设规模为飞行区按照4F标准规划、本期按照4E 标准设计,远期规划为 4 条跑道。本期工程新建两条长度为 4000 米、垂直间距 1950 米的远距平行跑道,配置双向 I 类精密进近仪表着陆系统及相应的助航灯光系统;航站楼按照满足20 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的需求一次建成,即新 建一座54.83 万平方米的航站楼,站坪机位84 个;新建3.5 万平方米的货运站,1.4 万平方米的航空配餐设施;配套建设供电、供水、供热、供冷、燃 气、污水污物处理设施等。三、绿色机场

6、建设(一)、绿色机场概念绿色机场概念在机场建设中全方位实践国内首次。中国民航局确定了以昆 明新机场工程为试点示范,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科技型和人性化的现代化绿 色机场”,把昆明新机场建成优质高效工程、安全廉洁工程、示范样板工程。云 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民航局以提高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国际竞争价值的战略 高度,首次在关于加快云南民航发展的会谈纪要中提出将昆明新机场建设 成节约型、环保型、科技型和人性化的现代化国际机场,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把 昆明新机场建设成为一流水平的示范工程。绿色昆明新机场理念是在机场系统的全生命周期中,以高效率的利用资 源、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方式,建造合理环境负荷下安全、健康、

7、高效及舒适 的工作与活动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建设与保护、经济增长与社 会进步相协调的机场体系。它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满足民航运输发展、融入 世界航空体系的必然要求。- 3 -建设绿色昆明新机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国内外绿色机场实践调研和理 论研究,建立绿色机场建设指标体系,提出绿色专项设计任务书,指导设计单 位开展绿色专项设计,组织工程承包单位开展绿色深化设计和绿色施工组织, 实施绿色采购,开展验收与运行评估,开展绿色机场评估方法、机场可持续发 展等研究。二)、科技攻关指导建设指挥部按照科技攻关结合工程应用、指导工程建设的思路,围绕重大工程 技术、重大设备、重大设计和工程难题、重大

8、节能减排等方面安排了30 余项科 研专项课题,启动了“建设绿色昆明新机场研究”、“大型枢纽机场行李分拣系统 设备和系统集成国产化研究”、“昆明新机场沥青道面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昆明 新机场航站楼工程抗震关键技术研究”等 10 余项专项课题研究。综合交通枢 纽、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零排放、草表土零排放、水蓄冷、沥青混凝土全幅 跑道、航空器节能减排、大型全自控行李处理系统国产化、综合减隔震结构体 系、人性化功能服务等科技创新和装备国产化,将成为昆明新机场建设实践科 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大亮点。攻关一:地基处理及土石方实现场内平衡,总工程量国内第一。新机场原始地形极其复杂,场区西北侧是标高在2100

9、 米以上的连 续山体,中部有东北向连续山体穿过整个场区,整个场址地形是中部高、两端 低。场区地势起伏大,最高标高点 2194 米,最低标高点 2025 米,落差近 170 米。加之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地基处理量大,整个场区土石方填挖工程量约2 亿立方米的填挖方量,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土石方工程。土石方工程施工日进度 高峰达 71 万立方米,创国内纪录。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反复调整,昆明- 4 -新机场实现场区内挖填方平衡,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以 及水土保持的要求。截至2009年 5 月底,按计划完成本期地基处理及土石方工程量的90%(约 8800 万立方米),实现地基处理可经过两个雨季的沉

10、降要求,为上部工程跑道道面 工程建设奠定基础。截至2009 年底,飞行区土石方填筑工程本期土石方工程全 部完成。攻关二:飞行区跑道两条全幅沥青道面国内第一次。沥青混凝土道面具有舒适、抗 滑、低噪音、适应地基变形能力强、维修方便、易于改扩建等特点。昆明新机 场所处地区常年温和,温差小,年降雨量中等;土基强度和抗变形能力较高, 适合建设沥青混凝土道面。近年来,国内机场的沥青道面基本都是在水泥混凝 土道面的基础上加盖沥青,沥青盖被技术已有工程实例,机场沥青道面的修建 技术趋于成熟。昆明新机场作为国家门户枢纽机场使用全幅沥青道面在国内尚 属首例,道面结构类型为对于本期建设的两条跑道,除了每条跑道两端2

11、95m 的长度外,跑道中部3410m长度的道面及快速出口滑行道转弯进入直线段前的 道面,采用沥青道面;其他道面、道肩、防吹坪及围场路均采用水泥混凝土结 构,服务车道(主要为机坪指廊周边)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设计借鉴了国外 机场道面的设计和使用经验,以及我国公路高等级沥青路面建设的经验教训和 最新研究成果,针对昆明新机场的气候特点和土基情况,通过各项技术措施提 高沥青道面的使用性能,保证其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指挥部相应地开展了沥青 道面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与设计中,有效地保证了全幅沥青 道面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5 -攻关三:减隔震技术及设施应用规模国内第一。昆明新机场项

12、目处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域,地质情况复杂,同时 处于小江断裂带和地质破碎带,抗震设防要求高。昆明新机场建设项目作为国 家抗震设防示范工程,专项组织开展了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工程抗震关键技术研 究。昆明新机场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基础公共设施对安全性设防的要求,工程抗 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基本可实现小震不动、大震不倒。除在建筑结构上采用钢 彩带、跨曲面网架等结构增强抗震能力外,在航站楼全面安装减隔震垫和阻尼 器,做到纵向、横向全面设防。2009年2月,航站楼中心区隔震垫下支敦柱全部完成,隔震垫安装全部完 成,累计安装1810个隔震垫。攻关四:大型枢纽机场行李系统国产化国内首例。针对国内大型机场行李处理系

13、统 领域长期被国外供应商垄断、系统造价高、维护费用高、售后服务不及时的局 面,指挥部对国内外供应商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结合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和 “大项目拉动大产业”的政策及中国民航局正在着手制订相关的行李处理设备的 行业标准,提出可以考虑采用国产化尤其是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取证产品,得 到了中国民航局和行业专家的一致认可。在反复调研,科学论证,综合权衡的 基础上,指挥部协调组建了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和昆明船舶设备有限责任 公司牵头的科技攻关组,并正式向民航局申报科技立项。结合昆明新机场航站 楼的初步设计方案和行李分拣先进解决方案,展开昆明新机场的行李系统设 计;按照大型机场行李处理系统的典型

14、工艺和特征流程,制定了验证方案,由 制造企业自筹资金和技术创新,搭建特征试验线进行特征单机、关键环节、系 统集成、处- 6 -理能力、可靠性等方面的实物验证系统,对设备、控制和系统集成进行了 近一年的实物运行验证。验证证明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并得到了民航局领导、行 业专家和其他建设指挥部的普遍认可,其中11 种专用设备全部一次性通过了民 航局的性能检测并获取了民航局颁发的使用许可证。这项攻关将为大型枢纽机 场行李处理系统的国产化解决方案提供验证平台,对填补国内同类高技术产品 的空白,提高我国机场装备和系统的自主研发、制造和配套能力,缩短我国机 场地勤系统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降低高昂的进口

15、费用成本和后续 服务成本,摆脱国外产品和技术的制约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攻关五:垃圾无害化及资源化综合利用。针对目前国内机场对场内的航空垃圾和生 活垃圾一般采用焚烧和交地方填埋场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的情况,已不符合绿 色环保的要求,建设绿色昆明新机场,指挥部组织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 源化综合利用开展专题研究。以机场的垃圾组分为基础,研究采用综合的垃圾 资源化处理方案,包括垃圾预处理(称重、消毒、破碎和分选),金属、塑 料、纸张等回收,有机物厌氧发酵制肥和制沼气、可燃物制作RDF燃料块等, 从而大大减少最后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量,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 源化处理。攻关六:污水处理与水循环

16、系统。针对昆明新机场的实际情况,指挥部组织污水处 理与水循环系统方案专项研究,在对国内外现有相关技术调研和分析的基础 上,集成、优化、研发出一套昆明新机场的水资源利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实现昆明新机场废水的零排放和雨水径流的最优化管- 7 -理,建设机场低耗水量的分质供水系统,全面提高昆明新机场的绿色指 数,使之引领中国机场建设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工作。德和威(北京和上海) 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已提交了昆明新机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技术研究项目 建议书。(三)、绿色机场阶段性成果按照绿色设计任务书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经多次优化和深化设计,已完成 机场主体功能区的施工图设计,形成了一批绿色设计亮点,基本达到了绿色设 计任务书中的指标要求,为下一步的绿色建设创造了条件。昆明新机场位于山区,机场场区内最咼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