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07938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可持续发展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可持续发展研究刘哲、桑高超、陈哲惠州市自来水总公司 广东惠州 516003摘要:饮用水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惠州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饮用水源供需的矛盾,加强可利用饮用水源的管理,实现饮用水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饮用水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惠州市中心城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安全提供全面服务,是饮用水源开发利用的关键问题。关键词:惠州市中心城区 饮用水源 可持续发展 水污染一、前言随着惠州市中心城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用水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持续高温以及水污染加剧、水环境恶化更加重了饮用水源短缺。饮

2、用水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惠州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饮用水源供需的矛盾,加强可利用饮用水源的管理,实现饮用水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饮用水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惠州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安全提供全面服务,是饮用水源开发利用的关键问题。惠州是珠江三角洲的一个中等城市,随着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正在快速向大型城市迈进。惠州市中心城区是惠州市政府所在地,是惠州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长期以来,由于广东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及其一级支流西枝江在惠州市中心城区穿越并交汇,再点缀以星罗棋布的湖泊水库,给人以“水城”的感觉和印象,从未为水资源问题犯过愁。然而,东江流域各

3、城市的快速崛起,水资源需求的突飞猛进,使沿线争水的局势日见明显;节水意识的习惯性淡漠、水储备环境的不断恶化、水体污染的日趋严重,又给水资源匮乏雪上加霜!经济和人口总量的快速上升与水资源的量和质日趋下降这一鲜明反差,充分表明了:研究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二、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现状1、东江争水格局日益凸显东江是珠江流域在广东省境内的三大水系之一,也是惠州市境内第一大河。东江是惠州市中心城区主要饮用水源地,目前,惠州市自来水总公司下属水厂取水口,包括江北水厂取水口、河南岸水厂与桥东水厂取水口、潼湖水厂取水口(规划)均在东江干流上。但东江的水资源综合利用

4、任务较重,除了要满足本流域的用水以外还要满足流域外香港、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区的用水。根据广东省东江供水水源规划报告,近期(2010年)东江中下游各大用水户计划取水流量为176.66-208.6m3/s,增加深圳东部二期供水后为191.66-223.6m3/s。东江各部门需水量见表1。由此可见,东江争水的格局已出现。要保证惠州市中心城区的供水,必须改变惠州市中心城区供水水源单一、安全性不高的现状。表1 近期东江中下游各部门用水量表序号需水部门月平均需水流量(m3/s)年需水量(亿m3)备 注现状近期(2010年)现状近期(2010年)1大亚湾、稔平半岛1.09.80.323.092深圳东部供水

5、水源工程(一期)15.015.03.53.53东深供水工程55.089.0-100.012.8424.23月最大需水流量100m3/s,最小需水流量89m3/s4东莞34.045.36-66.2810.7218.645广州东部11.8617.53.805.526深圳东部供水水源工程(二期)15.03.77航运21021066.266.28压咸15015047.347.39合计(1-5项)176.66-208.654.9810合计(1-6项)191.66-223.658.682、西枝江污染整治力度还未满足取水需求西枝江是东江的第二大一级支流,流域面积4120km2,河长176km,流域内支流众多

6、,交错汇入主流。其中,流域上游的白盆珠水库,控制流域面积856km2,总库容12亿m3。因淡水河位于惠东县辖区位置汇入西枝江,导致水体严重污染,无法达到取水要求,目前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治污还清,但因污染沉积时间久,整治效果不明显,水体水质不达标。仅能作为应急取水,利用白盆珠水库放水稀释达到短期应急的要求。3、山塘水库惠州市全市现有蓄水工程1523宗,其中大型水库3宗,中型水库21宗,小型水库413宗,控制集雨面积3488km2。惠州市中心城区现有大中型水库7宗,总兴利库容10417万m3。目前观洞水库已经作为惠州市应急备用水源。表2 惠州市中心城区主要水库一览表序号水库名称所在河流总库容(万m3

7、)兴利库容(万m3)正常蓄水位(m)死水位(m)入库水质类别主要功能1白盆珠水库西枝江1220003860075.062灌溉、发电2观洞水库观洞河642136252011.5灌溉、治涝3角洞水库东江327118152515.05灌溉、旅游4黄沙水库黄沙河2161140036.526.3防洪、供水5庙滩水库庙滩支流153311092417.7灌溉、防洪6红花湖水库半径沥190060055.550.5旅游、给水7榕树下水库榕溪沥3139216766.245灌溉、发电注:水位高程均以珠基计,兴利库容为可利用作为水源水的有效库容。三、惠州市饮用水源资源性缺水1、饮用水源时空分布不均惠州市面临南海,直接

8、承受来自太平洋和南印度洋的水汽输入,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而河川径流量完全由降水补给,饮用水资源比较丰沛。但饮用水源的时间分布很不均匀,从年际变化看,丰、枯年份的年径流之比达4.8倍;从年内变化看,径流量大部分集中在汛期(4-9月),且多以暴雨和洪水的形式出现,一般枯水季节的径流量只占全年的20%-30%。从地区分布而言,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资源量相对较少,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057mm,需充分利用丰富的入境水量维持当地的经济发展。饮用水源空间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源充沛,部分地区饮用水源严重不足。2、饮用水源单一惠州市20世纪90年代还显现着西枝江和东江两个饮用水源的格局。但随着惠州市及其周边

9、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治理跟不上经济增长步伐。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淡水河受污染严重,汇入西枝江后造成西枝江水无法继续作为饮用水源,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都将难以得到保证,致使惠州市中心城区及其下游地区在2001年之前陆续将取水口迁移至东江。截至到目前,惠州市95%以上的县市及城镇饮用水源均为地表水的东江河道,还没有战略性的应急水源。水源体系在稳定性和可靠性上存在较大风险,一旦出现危险,将难以支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四、饮用水源的涵养林建设步伐缓慢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也是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有着巨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水源涵养林具有调节水源、缓洪、改善水质

10、的重要作用。在惠州建设涵养林,可以加快东江流域水源林建设步伐,提高流域内的森林覆盖率,提高水源林的功能等级,建立稳定有效的生态体系,达到保护东江水资源的目的。惠州市目前森林覆盖率为58.2%,但是因为相关处罚规定没有制定且对乱砍滥伐现象没有进行相应的处罚,再加上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近几年出现了森林资源被大肆破坏的现象。导致附近枯水季节河段流量大大减少,直接影响东江水源,使饮水源头遭到破坏。五、饮用水源开发利用力度不够惠州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时期,用水需求也逐年增长,根据惠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需水预测,到2010年总需水量将达33亿m3。在进行流域水资源统筹配置时,惠州的需水空间不够,严重

11、依赖东江。更没有把治理好西枝江和利用好白盆珠水库、观洞水库等市区大型可利用的水源水库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作为重点。而且像惠州市中心城区红花湖水库和角洞水库现在已经成为房地产大量开发、旅游项目频繁上马的区域,使其丧失了作为饮用水源的功能。拓展地下水和水库水的多元饮用水源的导向严重偏离正确方向。惠州市中心城区如果不能未雨绸缪,而是坐享其成,仅仅抓住东江这一根“救命稻草”,藉以利用深圳和东莞保护东江的良好效果影响来维持现状,一旦东江水源污染或受到取水限制,惠州市的饮用水源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挑战。六、地下水源肆意开采现象严重在惠州市中心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的自来水管网覆盖范围内,陆续出现一些企业、工厂和工地开采

12、地下水,私自打井,特别是在惠州市中心城区实行关于市区环卫服务收费改革方案的决议后,环卫服务费按水消费量折算系数随水价征收后,短期内就出现了可查的20多户单位私自打井,开采地下饮用水资源;其中更有一所学校,打井抽水供学生使用,带来不可预测的群发饮用水安全隐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供水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住建部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禁止非法开采地下水以及对人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的要求。直接从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如不经过有效的管理来开采地下水,必将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过量超采将产生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一系列地质安全隐患。而惠州市中心城区在

13、环卫服务费按水消费量折算系数随水价征收后短短的几个月,为逃避增加的环卫服务费,一些工厂或单位用户就陆续开始了打井、开采地下水水资源的行为,或是重新启用以前封停了的自备水源井,加速了地下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这种现象在惠州市中心城区小金口、斜下、河南岸片都存在继续蔓延的趋势。如不及时进行控制管理,浪费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将不利于战略水源的贮备及规划。七、供水价格调整步履维艰1、供水价格不合理随着惠州市中心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供水能力必须尽快跟上城市发展的速度,需要大量的供水设施建设资金。可是,由于水价偏低和结构不合理,导致供水企业无法良性健康发展;污水处理率尚不到50%,污水处理费无法维持污水处理设施

14、运行成本,需政府财政补贴;水资源费低廉,造成大规模取水等等。惠州市中心城区水价目前处于一种结构不合理、价格偏低的状况。如果不能合理制定惠州城市水价,将会严重阻碍惠州市中心城区供水、水利、环保等方面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对惠州市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带来隐患。2、外部环境制约水价调整当前形势下,由于投资管理体系等因素困扰,使城市供水存在对外经营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关系模糊混杂,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性质被扭曲,过多的外部干预使企业经营受严重影响。诸多外部环境制约因素中,不合理的水价机制,不仅使城市供水价格明显偏低,使城市供水价格与其价值严重背离,还导致企业长期亏损,使水作为商品的本来面目模糊不清。八、饮用

15、水源相关法律和管理体系凾待落实1、一些供水管理法律条例未制定尽管一些如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环境污染防治法等国家相关的法律条例已经修订和颁布,但是具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而且惠州市打击盗用城市公共供水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在饮用水源地非法采砂和乱建码头等违法行为、城镇的供水事故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办法和意见没有颁布。区域性供水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城市水系管治综合系统方案制定和实施力度不够。2、饮用水源管理体系未理顺饮用水源管理建设体系未理顺,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由于惠州现状供水主要按照行政区划各自建设,造成了水源不合理利用与供水设施重复建设,同时也加大了饮用水源保护的难度。没有理顺供水管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