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079233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木种苗生产技术》(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定位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阐述林木种苗生产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性 课程,原属造林学范畴,有52年的历史积淀,2000年根据国家职业岗位 的划分从造林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1门课程。在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林业技术是我院的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林业技术专业 的课程体系由6门专业核心课程、4门专业基础课程、若干门专业素质拓展课 程、若干门基本素质拓展课程和9公共课程构成(见表1)。林木种苗生产技 术属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林木种苗生产和管理的能力,在培养学生 职业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性作用。r职!业:发展与 就业发展与

2、法演讲与口才社会实践用菌栽培 术教学目标定位林业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森林培育工程技术员、森林资 源管理与监测工程技术员、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造林 工程监理员、森林病虫害防治员、林政管理员和天然林保护技术员。林木种苗 生产技术对应林木种苗工,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林木种子生产技能和苗木生产 技能2大部分,共有林木种子采集、林木种子调制、林木种子贮藏、种子品质 检验、苗圃区划、苗木培育和苗木出圃等7个分项,种子品质检验和苗木培育又分若干项,技能要求共18项(详见图1)。主要教学环节: 林木种苗生产技 术课程实训、林 木种苗工职业技 能鉴定、毕业顶 岗实习根据高职教育人才

3、培养目标要求和广西林业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考 虑到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与其它课程的前后衔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体体现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 达到林木种苗工高级工的水平,并且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能进行苗圃设计和组织施工;能进行林木种子的采集、调制、贮藏和检验; 能较熟练地进行播种、苗木移植和管理; 能较熟练地进行扦插、嫁接操作;能较熟练地进行容器育苗营养土的配制、装袋床和管理; 能进行大棚的建造和大棚育苗的管理;能较熟练地进行培养基配制与灭菌、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 能进行苗木调查和出圃操作;能合理使用除草剂;能开展育苗项目管理;

4、队精神与团队意识。具有严谨的学风、良好的职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阿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二、教学资源教学团队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 教学团队的整体结构合理“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高。教学队伍12人,“双师”11人,占917%。 专兼教师比例合理。教学队伍12人,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4人, 专兼职教师比例2 : 1。学缘结构合理。 8名专职教师分别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北华大学5所学校。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教学队伍12人,5160岁1人、41

5、50岁6人 3140岁4人、30岁以下1人,形成较合理的梯队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教学队伍12人,副高以上职称8人,占66.7%;中级 职称3人,占22.2%;助理级1人,占11.1%。职业资格证比例高。 4名主讲教师均具有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和技能鉴定考评员职业资格。2 主讲教师团队成果丰富开发的教材(资料)较多。近5年参与开发国家标准1本,主编和参编 公开发行教材4本,主编校本教材和培训资料6本;发表论文较多。近5年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各种论文33篇,有13 篇论文获奖。研究课题成果丰富。近5年来主持和参与的课题共34项(主持的有20 项) ,已结题的有14项,其中主持的高职教育林业技术专

6、业实践教学体系的 研究课题成果获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的广西国有林场可持续 经营研究课题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四),参与的广西生 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骨干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研究课题成果获广西教 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第二和第六)。3 主讲教师团队工作扎实师德师风好。主讲教师4人,近5年师德考核成绩全部为优秀。星Sood 星IgE90 星SOON 8HH-S 0最IE8專Mb8EHSSl 星SOOCNI8Hais OONEHmssiII-lS憂Is曙曇忧 2棒 ox s seH OHH。蛊茫獻養I-l30 Hms 星绘畫-mi理聶*wlwOSSSSSSB 图 2 教材

7、开发流程示意图教材开发过程中,首先根据广西林业生产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 要求和课程定位,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再以为实 践技能培养服务和“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构建本课程的理 论教学内容体系。其次融入了林木种苗生产的新技术和新规程。再次以工作过 程为导向,按林业生产的实际工作任务和流程组织编排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 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教材使用前,请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西优秀专业技术人员邓荫伟同志进行了 审稿,再次补充完善了校本教材。该教材2007年列入“十一五”期间第一批广西高等学校

8、优秀教材立项建 设项目。网络教学平台2005年底起,建设并不断改善网络教学平台,将各种教学资源上网,并开 辟了在线自测和在线答疑,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学生学习的途径和空间。 已上网教学资源有:1 课程教学基本文件(包括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考试大纲);2文本教材(含习题)实训实习项目;3 多媒体教学课件;4学习指南、教案、教学案例;5 课程试题库和参考答案(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试题库)实践条件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有完善的校内外实训条件1校内实训条件SB ,wMMlassyMsssm m,MKgg ,MMaf ,H,mK罷,mKIHB 礁AMSas=囂云最糞,皿Isla魏Elnglrh壬 9

9、皿BgfeKarKSEESEEsfeKafrKaag-iss-is-isss=i ig ttfeKjggcaaiAMaBMHsfcK liifeK一 MSWBM 豪一flssSSSE mwlamslfeKIsls=ifcn幄OKSSISSIlmgf 61-1 3攫 1 $世)s=if sss 3+SKS+il+HSSSS sss sIg嚳) 。lleR69 堂 081-1lies*.SB ,s SB ,KSS*,EB ,E*.SB ,s=iKsssXKK-民) ifrK蚕纟 o-sis sm&swis 广西国有东门林场顶岗实习组培苗培育、扦插育苗、容器育苗广西国有博白林场顶岗实习组培苗培育、扦

10、插育苗、容器育苗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顶岗实习播种育苗、容器育苗、苗木出圃广西国有雅长林场顶岗实习播种育苗、容器育苗、苗木出圃广西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顶岗实习播种育苗、容器育苗、苗木出圃广西金桂林业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播种育苗、容器育苗、苗木出圃广西斯道拉恩索林业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播种育苗、容器育苗、苗木出圃三、教学设计本课程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林木种苗生产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工学结合为基本教学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以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 为基准,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与行业专家和兼职 老师一道,从典型

11、工作任务分析着手,校企合作共建,以林木种苗工高级工的 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和广西林业建设的实际,构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 理论教学体系(详见表5),以确保8个教学专题(教学情境)的实施。表 5 教学内容安排表教学专题(教学情境)理论教学体系(理论学习内容)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工作内容)学时分配合 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良种生产1种实的采集2. 种子的调制3. 种实的贮运4. 种子的品质检验1种实的采集2种子的调制3. 种实的贮运4. 种子的品质检验1046播种育苗1苗圃的建立2. 苗圃地的耕作3.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4. 播种5. 播种后的管理1苗圃规划设计2. 苗圃地耕作3. 播种4. 苗木移植5

12、苗木管理1486扦插育苗1 扦插成活原理2. 影响插条生根的因素3. 扦插育苗技术1扦插育苗642嫁接育苗1 嫁接成活原理2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3.嫁接育苗技术1嫁接育苗(枝接、芽接)624组培育苗1 组织培养概述2. 组培室的建设3. 组培育苗技术1组织培养基的配制2接种与培养22814设施育苗1 容器育苗2.塑料大棚育苗1容器育苗2. 大棚建造3. 大棚苗的管理844除草剂应用1. 化学除草的优缺点及杀草原理2. 除草剂的种类与剂型3. 影响除草剂选择性的因素4. 除草剂的使用技术1.除草剂的使用422苗木出圃1出圃苗的规格2. 苗木调査3. 苗木出圃1苗木调査2.苗木出圃826合计9038

13、52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了19个实训,其中重点是:种子的贮藏、种子品质检验、苗圃规划设计、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容器育苗、组织培养基配制、组织培养的无菌操作。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包括了26项学习内容,以为实践技能培养服务和“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来构建,服务于19个实训项目的实施,为培养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的18项技能奠定理论基础。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以林木种苗生产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真实的生产任务和生产流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边学理论边实践,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高度融合。首先是将教学内容整合为良种生产、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容器育苗、组培育苗、除草剂应用和苗木出圃8个教学专题(教学情境,详见表6)。然后,每个专题按林业生产的实际工作流程序化教学内容, 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