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案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07835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桥》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桥》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桥》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桥》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教学案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教学案例与作业设计李群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品味语言,大胆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3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4理解课题“桥”的深刻含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课题“桥”的深刻含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桥引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桥。板书:桥齐读2.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这是村里仅有的一座窄窄的木桥。)3.初读了课文,回忆一下,在黎明的时候,在这座毫不起眼的

2、木桥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4.老师这里有一段洪水视频。二、谈洪水。1播放视频。一连几天的大雨,导致山洪暴发。洪水此时就像一群受惊的野马狂奔而来,势不可当。2回到文中,感受那场山洪吧。用“”勾画出暴雨和山洪的句子,在关键词语下面做上标记。3抽生交流完后出示(课件):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B、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4.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可怕、紧张)5这是场怎样的山洪?用一个词来概括。指导朗读6这一连串环境描写.有什么好处?7用你们的朗读再现这魔鬼般的山洪吧。过渡:你们朗读让我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村民的危险

3、在不断地加剧,真是危在旦夕。三、谈村民。1.来,我们一起去感受以下当时的情景。你们读环境描写,老师读人物描写。2.交流:哪几个词生动描写了村民逃生的情形?(惊慌、你拥我挤)(板书:疯了似的)3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会是什么心情?把这些心情送进朗读里。4生死关头,村民慌了,乱了,一心只想逃!5.引读:南面、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一座窄窄的木桥。此时那座窄窄的木桥就是人们的?(生命桥、唯一的道路)想象一下,洪水猛烈地冲击着木桥,一百多号村民疯了似的冲向木桥,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桥毁人亡)过渡:然而,就在这生死关头,谁帮助他们跨越了死亡,顺利逃生?(板书:老汉)四、品读老汉的形象。1看插图,老汉

4、长相(清瘦),文中却说他像一座山。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2自主学习723自然段(生勾画、写体会,师巡视)3汇报交流:(生谈、补充引导指导朗读小结)4、句子一:“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1)你体会到什么?(镇定、勇敢)板书:镇定(2)从哪里体会到的?(站、盯、像一座山)评价:对!感受人物的形象就是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进行体会。(3)什么是拥戴?为什么受拥戴?山给人什么印象?(高大、挺拔、沉稳)老汉那么清瘦,是什么像一座山?(威望、镇定)(4)带着你们的体会自己练习读读。(5)抽读赛读(6)

5、老汉镇定如山。他不说话,在想什么?他怎么说的?句子二: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1)、抽生谈体会(生互相补充)(果断、冷静) (2)引导,齐读老汉的话。(3)你发现了什么?(三个句子,十五个字,三个感叹号)哪个感叹号最让你震撼?党员在后,谁在前?可见,在老汉的心中,谁最重要?这就样以身作则、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党员的确就像一座山!(4)指导朗读如果你是老支书,你会怎么喊?抽读老汉声音沙哑,但每个感叹号发出的声音就像一座座山一样铿锵有力。再读!作为党员,他牢记党的教导:灾难面前,群众的生命就是第一位。他沙哑地喊话齐读过渡:村民立刻安静下来了,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

6、木桥,跨过死亡,顺利逃生(板书:顺利逃生)。突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句子三:“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1)学生说句子,谈体会,谁来补充?(2)引导:哪些字词刺痛了你的眼睛?为什么?(揪、吼道、豹子)(3)你读懂老汉怎样的心情?读出老汉的焦急、恼火。(男生读)(4)他为什么这样恼火?他急什么?火什么?(此时,洪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了,情势十万火急,耽误一分就多一份危险啊!在老汉心中,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5)谁能走进老汉心里,读出他焦急、恼火背后的一颗爱民之心?(抽读赛读)(6)这个小伙子是谁?儿子。儿子,一

7、个多么温情的字眼,然而,在生死关头,在亲情与群众之间,老汉舍掉保全,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板书:不徇私情)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句子四: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1)生谈:你读懂什么了?(一个吼和推写出了他对儿子的爱,这就是父爱如山啊)(2)指导朗读:在最后逃生的机会面前,老汉最强烈的念头是抽生答在儿子与自己之间,老汉毫不犹豫地吼道:男生读请大家竭尽全力帮老汉去推一把全班读(加上老汉的表情、语言)(3)看课件,对比前后。有什么矛盾的地方?从儿子的一瞪一推,和父亲的一揪一推,让我们看到了让我们在朗读中触摸这份亲情与感动吧。齐读(4)小结:我们不认识老汉,我们是从哪些方

8、面感受到了他那不徇私情和镇定如山?(对!你们在写作时就是要学习抓住人物言行刻画人物形象。)五、悟“桥”的涵义。课件:“五天以后,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1.师配乐朗诵。2.课文在最后才告诉他们的关系,你有什么感觉?(震撼、悲壮。这就是设置悬念,首尾照应的作用)全班读3.想:还有哪些人?说了些什么?是啊,正是因为老汉的舍己为人,老汉的不徇私情才换来了全村一百多号人的顺利逃生。所以,我们说老汉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座桥,一座( )桥。4.指课题:这仅仅是文中那窄窄的木桥吗?(不是!)* 这是一座生命桥(女生读桥!)* 这是一座心之桥(男生读桥!)* 这是一座爱之桥、不朽桥(全班读桥)5.小结:是的,村里的木桥塌了,但老汉这座生命桥却永远留在了他们的心中!留在我们的心中!过渡:这篇课文感人至深,震撼人心。除了内容的原因外,还因为表达方法上的独具匠心。六、学“桥”致用。仿照本课的写法,写写身边令我们感动的人,感动的事。板书设计: 桥老汉(党) 村民(群) 像一座山 疯了似的 舍己为人 顺利逃生作业设计:一、听写词语,把听写不了的多写几遍。二、摘录文中写得好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三、给文中的老汉写几句悼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