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十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07625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基础知识1.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解正确的是(C)。(3.0 分) A信息技术具有海量储存、易于处理等优点,在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定会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 B要想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尽量在所有课上都运用信息技术 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进行有机结合 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仪器设 备2. 以下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3.0 分) A教育技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从传播学、心理学、系统论等领域汲取了营养 B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 C教育技术就是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媒体设备 D教育技术既是一

2、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二 教案设计1. 下列哪种总结方式最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B)。(3.0 分) A用课件展示本课所学的单词、词组和句型,教师看着课件重复的念一遍,学生仔细听讲,认真回顾 B教师用课件展示本课的重难点,并适时提问,让学生造句、报告自己的理解 C教师再把课件回放一遍,简单的概括所学内容,学生跟着回忆,加深印象 D课程结束时教师用板书列出本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跟着阅读2. 在英语课上,教师会经常组织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自由讨论,组织讨论的主要目的不包括(C)。(3.0 分) A给学生提供更多说英语的机会 B为学生流利表达英语提供练习机会 C让学生练习准确表达句子,达到发言标准 D

3、让学生练习用英语传达信息3. 在讲解生词、词组等语法知识时,为了使全班学生积极思考,你认为下列那种提问方式比较恰当(C)。(3.0 分) A教师站在讲台上,点名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 B挑选教室中某一排或某一行的第一个学生,然后按照顺序一个接一个的回答 C教师边讲解边穿梭于教室之中,随时让学生准备起来回答问题 D每一个单词和词组都让学生站起来回答4. 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先呈现了一段引导材料,这段材料能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文,我们通常把这段材料称作“先行组织者”,以下对“先行组织者”理解不正确的是(B)。(3.0 分) A在抽象和概括水平上,“先行组织者”既可以高于也可以

4、低于将要学习的材料 B“先行组织者”比较适合阅读和词汇的教学 C“先行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和需要学习的知识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D使用“先行组织者”有助于学习的迁移5. 上课刚开始时,为很好的导入“圣诞节”这个主题,激发学生联想原有的知识经验,你认为下列哪种导入形式最恰当( D)。(3.0 分) A提问几个同学,让他们say something about Christmas Day B给学生展示圣诞节的图片,让学生在小组内就圣诞节这一主题自由讨论 C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圣诞节的图片,并向学生描述圣诞节,学生跟着教师的描述展开联想 D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幅关于圣诞节的图片,提问一系列逐步深化的问题

5、,引导学生进行讨论6. 根据行为主义编写学习目标的标准,下列学习目标表述不恰当的是(C)。(3.0 分) A学生能够根据音标正确读出、记住kind-hearted 等14个单词 B学生能够用fillwith /be filled with/be full of 自由造句,并能 自由转换 C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 D学生能够运用本课所学单词、词组正确描述有关圣诞的活动7. 以下对写作的认识哪些的观点比较科学?(BCD)。(3.0 分)A写作是一种产品B写作是一个过程C写作包括计划、自由写作、组织、修改等步骤D写作教学最好将范文从初稿到终稿的写作过程都呈现给学生8. 在各小组讨论时,你发现有2个小

6、组已经完成任务了,但是其他的小组还在热烈的讨论,好像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这时,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比较恰当(BD)。(3.0 分)A为了顺利完成后续教学任务,中止未完成任务小组的讨论B让完成任务的这几个小组之间对比、探讨任务结果C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自由的聊聊天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D让完成任务的小组成员插入到其他未完成任务的小组中,协助她们完成任务9. 假如你要去上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Christmas Day这篇课文,但是教学对象不是自己的学生,你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哪些特征(ABCD)。(3.0 分)A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B学生的活跃程度C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接受能力D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三 资

7、源准备1. 在进行教学资源准备时,你需要在一段视频中截取一幅图像,可以采取的方法是(D)(3.0 分) A 按Alt+PrintScreen组合键截取 B按Ctrl+PrintScreen组合键截取 C用Media Player截取 D用暴风影音截取2. 以下选项中全部属于视频文件的是(B)。(3.0 分) A .jpg文件、.avi文件 B .rmvb文件、.wmv文件 C .wav文件、 .bmp文件 D .gif 文件、.pdf文件3. 现有一张改革开放前的老照片,如果想把它输入电脑,以便上课时展示给全班同学,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方式(ABD)。(3.0 分)A用数码相机翻拍B制成投影胶片C

8、制成幻灯片D用扫描仪扫描4. 在“素材”文件夹下有一份名为圣诞节的由来.doc,的word文档,文档内容是从网页上直接粘贴进来的,请按下列要求进行修改。(1)去掉文章的背景色;(2分)(2)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标题内容为“圣诞节的由来”,3号字,黑体;(2分)(3)重新设置本文档的页边距,左右边距都设置为15毫米;(3分)(4)把文档的行距设置为1.5倍;(2分)(9.0 分) 5. 打开素材文件夹下的“Christmas Day.ppt”,按要求进行如下操作。(1)把幻灯片标题“Christmas Day设置为Arial Black字体,红色、44号字;(2分)(2)插入图片“圣诞老人.j

9、pg”,把图像尺寸设置为“高:13cm,宽:17cm”;(2分)(3)将修改好的文件命名为“Christmas Day修改版.ppt”,并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中。(2分)(6.0 分) 四 教学实施1. 你想为学生播放一段音乐,电脑上显示音频文件播放正常,但是却播放不出声音,你认为不可能的原因是(C)。(3.0 分) A音响的电源没有打开 B播放软件被设置到了静音状态或是声音被设置到了最小 C电脑出了故障,需要重新启动 D电脑的音频线松动2. 在幻灯片的播放状态下,教师想快速的在窗口和文件之间切换,应使用的组合键是(C)。(3.0 分) A、Alt+F4 B、Ctrl+Alt+Del C、Al

10、t+Tab D、Del+Esc3. 在网上开设本学科论坛的目的包括(ABD)。(3.0 分)A师生之间共享资源B解决课堂遗留问题C给学生提供娱乐D增加师生之间讨论问题的机会4. 英语课上,你正在向学生讲解本课生词,这时一只昆虫飞进来,发出嗡嗡的声音,有两个调皮的男生甚至想去抓它,引起很多同学的注意。面对这种课堂突发事件,你认为以下措施可取的是(AB)。(3.0 分)A转换话题,教学生这个昆虫的英文单词,再过渡到本课内容的教学B提问他们与讲课内容相关的问题C停止讲课,斥责他们的行为D视而不见,继续讲课五 教学评价1. 下列对教学评价的认识正确的的是(B)。(3.0 分) A教学评价都是在教学结束

11、之后进行的 B按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C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D教学评价的价值在于体现教师的成就,因此只对教师有用2. 在批改学生的英文作文时,如果你发现有些同学的作文错误非常多,你认为下列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是(D)。(3.0 分) A用红笔划出学生作文中的每一处错误,并在旁边帮他改正过来 B用修改符号标出所有的错误,并让学生修改 C错误太多,无法批改,让学生重写 D用修改符号标出你认为学生当前最需改正的错误,并让学生修改3. 以下课件评价标准不正确的一项是(C)。(3.0 分) A界面布局合理,整体风格统一,色彩搭配协调,符合视觉心理 B界面人性化

12、,操作方便,没有导航、链接错误 C课件制作工具先进,功能强大 D教学资料来源清楚,无侵权行为4. 以下选项中可用于教学反思的方法有(ABCD )。(3.0 分)A撰写博客文章B与学生进行交流C观看教学录像D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5. 打开“素材”文件夹下的“ 学生成绩表.xls“工作表,按要求完成如下操作,并以”学生成绩修改版.xls“为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的“素材”文件夹中。(1)在工作表的第一行上面添加一行,然后合并本行单元格,输入文字“学生成绩表”,居中。(2分)(2)使用SUM()函数算出每人的总分成绩,公式为: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将结果在“总分”中显示。(2分)(3)将所有记录按“总分”递减排列。(2分)(4)根据“平均分”这列数据,用Excel图表功能画出折线图。(2分)(8.0 分)6. 使用Outlook Express向刘同学的家长发一封E-mail,并将“素材”文件夹下的文本文件“刘同学本学期表现.txt”作为附件一起发出。具体如下:收件人 主题 刘同学本学期表现正文“刘先生:您好!您孩子本学期的表现情况见附件。”(4.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