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抗疫纪录片成为建构全民公共安全意识的“吹哨人”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076206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抗疫纪录片成为建构全民公共安全意识的“吹哨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抗疫纪录片成为建构全民公共安全意识的“吹哨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抗疫纪录片成为建构全民公共安全意识的“吹哨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抗疫纪录片成为建构全民公共安全意识的“吹哨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抗疫纪录片成为建构全民公共安全意识的“吹哨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抗疫纪录片成为建构全民公共安全意识的“吹哨人”抗疫题材纪录片的影像呈现应当与灾难类新闻报道一样,坚持以 抗灾救灾、治病救人为先、媒介自身利益为后的原则,这样才能体现 纪录片创作者在揭示人类灾难中的人性关怀、理性和良知2021 年农历新年之际我国不幸遭遇了一场传播力和破坏力极强 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随着疫情在全世界的爆发与蔓延,世界人 民见证了全球化時代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价值以及我国在 世界抗击新冠疫情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正如钟南山院士所指出 的,本次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但是疫情不一定发源于中国。作为一 个普通民众,知晓疫情的爆发与进展,并获得防疫的知识与技能,主 要通过身

2、边人群的口耳相传以及手机、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各类新 闻媒体。特别是在疫情爆发之初,民众获取疫情信息的主要途径依靠 各类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但是随着疫情的逐渐展开和抗疫行动的深 入拓展,短平快的新闻报道就不能完全满足民众的信息需求了,人们 需要一种更深入、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更具有指导意义的媒介 内容来满足更高的信息需求,这就为抗疫题材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用 武之地。抗疫纪录片应当传递社会正能量幸运的是作为一个传媒大国,从国内疫情爆发至今,我国各级各 类的新闻传媒机构和遍及全国各地的自媒体人与短视频制作者,推出 了巨量的与疫情相关的纪录片。其中代表性的实践及作品有2021 年 3 月 26

3、日上线的由新华社制作的反映武汉抗疫的全景式的大型纪录 片英雄之城,该片对以武汉为中心的中国抗疫的人物与故事作了 群英谱式的描绘,真实记录了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投身于 全民抗疫的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微 9 视 频联合新媒体视频制作者推出的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以每集5 分钟短视频的形式,及时捕捉与呈现广大医生、护士、基层干部和社 区民众等平凡人物积极投身抗疫共克时艰的真实场景和历史瞬间 ;中 国国际电视台记者葛云飞制作的英语新闻纪录片武汉战疫纪再现 了中国疫情的“风暴眼”武汉从疫情爆发到举全国之力被顽强遏制的 历史过程,用国际传播的形式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

4、领导下的 中国人民以举国体制抗击疫情的信心与决心、能力与效率以及成果与 付出。另外,许多省级卫视也相继推出了抗疫题材的电视栏目,如北 京卫视的生命缘、上海电视台的城市的温度、深圳卫视的我 的白大褂:抗疫日记等,为全国各地人民的多维度、多空间的抗疫 行动报道发声和加油鼓劲。另外,各大视频网站也加入到抗疫题材的 纪录片的制播中来,如腾讯视频的正月里的坚持、爱奇艺的TA 说、优酷的疫战和第一线等。总的说来,这些横跨多媒体平 台的海量的纪录视频“第一时间”报道了中国的抗疫事实,真实呈现了 中国人民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与撼人气魄。这些纪录片既 帮助人们及时把握了疫情的真相,又消除了人们的恐慌心理

5、,在关键 时刻配合了国家抗疫工作的指挥与部署,为国家战胜这次重大疫情传 递了温情与希望、凝聚了意志和力量。在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安 全稳定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刻,我们的社会更需要英雄人物的示范力量 这些抗疫题材的纪录片再现了医生、护士、警察和社区干部等无数平 凡的英雄人物及其先进事迹,为抗疫战斗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温 暖人心的影像世界与舆情氛围,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递了中国抗击 新冠疫情的巨大能量与胜利期望。抗疫纪录片应当把握风险性与稳妥性的平衡 立足于现实生活,再现真实和挖掘真实是纪录片的永恒魅力与社 会责任所在,但受制于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以及纪录片创作 者的认知局限,纪录片对真实的

6、把握需要随着新闻事件的逐渐展开与 人们认知程度的逐步提高才能渐渐深入。由于由病毒所引发的传染性 疾病和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强、传播面广、危害性大、致病 因素神秘复杂等特点,这就要求纪录片的表达既要以科学事实为基础 又不能引发社会的过度恐慌,这就为纪录片的创作角度与创作分寸的 把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如果说抗疫题材的纪录片是疫情 风险作出反应与评估的话,那么疫情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 产品自身也面临着风险评估。如果纪录片的媒介内容对威胁或风险可 以作出准确的报道与评估,那么就可以发挥监测与报道环境、警示人 们远祸避害的正面作用,相反,如果纪录片的内容不能做到准确的报 道与揭示

7、或过分夸大了恐惧与危险,则纪录片本身就会成为风险制造 机制的一部分,引发不必要的社会恐慌,从而造成社会与经济损失。 这就要求纪录片创作者必须在内容生产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时效性和 政治性、安全性和稳妥性之间作出恰当的平衡和精准的判断。对于超 出人们日常生活经验范围之外的突发性安全事件,公众一般需要通过 大众媒介来获取信息。如果纪录片对于突发威胁的解释得以广泛传播 就自然会影响到人们对于风险的感知与判断。这就为纪录片的记录之 镜赋予了多重含义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当前新冠疫情仍在世界各地 蔓延、抗疫战斗尚未大获全胜、有关病毒的科学机理尚未完全掌握的 时刻,抗疫题材的纪录片更不能拘泥于个别的、局部的、表象的真实, 而置社会整体的安全观和大局观于不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抗疫 战斗尚未结束的时刻,抗疫题材的纪录片对全民抗疫行动、医护人员 救死扶伤、民众自发互助救护的描写以及对防疫抗疫知识、技能与规 范的普及与传播,要比探讨病毒的源头来得更加迫切。后者的问题也 十分重要,但它需要假以时日的科学研究,不是疫情期间的纪录片制 作能够回答的问题。正如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所说的, “新冠病毒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