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073883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100.0分)1. 下列示意图能表示动物细胞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解:A、细菌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特殊结构有鞭毛和荚膜,A错误;B、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正确;C、植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还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C错误;D、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是真菌,D错误。故选: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学会识图,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 人体的血液和骨组

2、织属于()A. 神经组织B. 肌肉组织C. 上皮组织D. 结缔组织【答案】D【解析】解:A、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如脑神经、脊神经等, D错误;A错误;B、肌肉组织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B错误;C、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C错误;D、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肌腱、韧带、淋巴、皮下脂肪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D正确。故选:D。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如下表。 名称分布功能特征上皮

3、组织皮肤的表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呼吸道的表面等;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肌肉组织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具有收缩、舒张功能主要由肌细胞构成结缔组织如骨骼、血液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分布广泛,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神经组织如大脑皮层、脑、脊髓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功能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这部分知识一定要掌握扎实,以备应对各种题型。3. 检测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浓度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浓度。发挥作用的主要结构是()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答案】B【解析】解:

4、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正确。故选:B。细胞膜起保护并且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的作用。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习生物细胞的基础,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要牢记掌握。4. 使用显微镜时,可参照如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分别为()A. 装片、目镜B. 装片、装片C. 目镜、目镜D. 目镜、装片【答案】A【解析】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5、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移动玻片,污物移动,在玻片上;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物移动在目镜上,污物不动,在物镜上。故选:A。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知道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5. 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D. 春江潮水连海

6、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答案】A【解析】解:A、鸭属于动物,桃花属于植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B、C、D诗中没有生物,诗中的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故选:A。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6.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A. 环境影响生物B. 生物影响环境C. 生物适应环境D. 环境适应生物【答案】A【解析】解: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

7、节气,中国明代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群芳谱中有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与移栽植物,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即环境影响生物。故选:A。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7. 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阳光、空气和水都是其组成成分B. 包含食物链:阳光稻虫蛙C. 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D. 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答案】B【解析】解:A、生态系统的组

8、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所以,阳光、空气和水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正确;B、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所以阳光稻虫蛙,不能构成食物链,B错误;C、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C正确;D、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进入生态循环,属于分解者,D正确。故选:B。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2、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

9、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3、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的正确书写。8. 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做法错误的是()A. 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 需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 调查过程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D. 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答案】C【解析】解:ABD、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对调查的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都符合调查的要求,正确;C、调查时要如实记录,而不是可凭个人感觉记录,

10、错误。故选:C。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六、撰写调查报告。另外全班同学在调查开始前要分组分工,调查时: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调查的方法和步骤。9. 榕树的根能

11、够不断伸长,可达十几米,主要原因是()根冠细胞增多 成熟区细胞长大 分生区细胞分裂 伸长区细胞伸长A. B. C. D. 【答案】B【解析】解: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不断增加长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不断伸长的缘故。故选:B。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的生长。解答时可以从分生区和伸长区的特点功能方面来解答。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的生长原因。10. 如图为

12、植物种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的胚包括B. 乙表示单子叶植物的种子C. 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D. 和将发育为茎和叶【答案】C【解析】解:A、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故A错误。B、乙是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属于双子叶植物的种子,B错误;C、菜豆种子大豆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子叶,C正确;D、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先萌发,发育为根,胚轴发育为茎,和胚芽发育为叶。故D错误。故选:C。图中胚乳,子叶,胚芽,胚轴,胚根,胚轴,胚芽,胚根,子叶。据此解答。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胚的结构及种子的萌发过程。11. 下列有关植物参与自然界中水循

13、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通过根吸收水分B. 通过筛管运输水分C. 通过气孔散失水分D. 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答案】B【解析】解:植物的蒸腾作用通过根吸收水分,A正确;B、筛管运输有机物;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B错误;C、蒸腾作用通过气孔散失水分,C正确;D、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D正确。故选:B。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12. 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产生氧气

14、消耗水 产生有机物A. B. C. D. 【答案】D【解析】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其产生的氧气是生物圈的氧气的来源。故选:D。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理解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13. 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错误的是()A. 0时附近,植物仍在进行呼吸作用B. a、c点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C. 该植株一昼夜内在b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D.

15、12时附近,光合作用强度有所下降【答案】C【解析】解:A、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所以0时附近,植物仍在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B、据图可见:a、c点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正确。C、傍晚时分,由于持续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所以c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错误。D、12时附近,植物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关闭部分气孔,所以光合作用强度也有所下降,D正确。故选:C。(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出大量的能量。(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中曲线光合作用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