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怎样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072955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怎样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怎样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怎样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怎样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怎样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怎样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该怎样教编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 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 此,价值观教育逐渐融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之中。1月18日,教育部关工委提出,2007年的工作重点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宣传教育。中小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现状如何?来自 一线的教师们说出了自己的心声。“道德天平将要倾斜。”说到现在的学生,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崔琪感叹。“教师应该首先形成稳定的价值观,进而以对话的态度和自身的行动去引导学生/北 师大实验中学教师何志攀

2、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道”,不仅指学生学习的方法、做事的方法, 更包含了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养成这样的深远含义。正确认识、恰当引导中学生心中的 “道”,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任务。价值观偏离,事实已然还是杞人忧天在一次作文课上,高三年级的同学这样描写一位目睹名医误诊的女护士: “病人与我又 有什么关系呢?说了又不会提工资,如果有事,让医院去赔钱”;“他(指专家)那么有名, 诈他几万块钱不成问题吧!”; “我正好看这个专家不顺眼,这病人又穷耗了我一整天的宝贵 时光,死了活该。”“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人物心理的揣测刚好折射出作者价值观的 偏离。”崔琪在课

3、堂上点评。之后,在44名同学上交的“一言心得”中,“班上52%的学生表示认同教师点评,而 还有高达48%的同学为这些作文叫好。”崔琪为此感到痛心。程光泉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编,长期致力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研究与实验。 对此,他有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作文,应该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现实生活的讽刺和调侃。写 作文不是道德测试。由此尚且不能得出结论说,孩子们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但是北京市西城区某示范校另外一位班主任认为:“用事实说话最有力。”每天,她和 所有班主任一样,早晨七点到校监督学生早读,下午六点甚至更晚和值日生一起离开学校。“叮嘱过的事情,学生不一定记得住;记得住的,学生不一定遵守。”她说。

4、家长丁先生20多年前在这所学校读书。如今,看到自己当年的班主任这样事无巨细的 叮嘱和披星戴月的操劳,他深有感触:“当年大事小事都是我们自己处理。”“学生的自律能力变差。作业交不齐。自我中心,在课堂上随意讲话,不懂礼貌,不尊 重老师。住宿生晚上不能按时回寝室更为糟糕的是,学生们对老师的批评并不以为然。” 已有23年教龄的崔琪感叹:“现在的学生,道德天平将要倾斜。”“我们的确不喜欢写很多的作业,并且热衷于在课堂上恶作剧。我们也许会在作文里开 不严肃的玩笑,但是这并不绝对代表我们是非观念淡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故意反叛。” 北师大第三附属中学高二学生王歌说。“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做事情更有自己

5、的想法。他们挑战权威,并以此为乐。 和20年前或者更早的学生相比,他们活得更加真实。整体而言,他们是不断进步的。”程光 泉表示。而北京四中的何石明则发现,事实不容乐观。他在2007届200多名高中生中做了价值 观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学生内心深处不再有任何信仰。也许,孰是孰非的论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怎样教。从环境问题到方法问题“很多学生家长,甚至包括老师,尚且没有树立起核心价值观,做不到言行一致。这直 接导致孩子是非难辨。”崔琪说。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李晓东则认为,“在社会转型期,西方价值观 大量流入,传统价值观大量流失。二者之间的博弈,成为当今

6、社会价值观困惑的重要诱因。” 与此相应,“传统文化教养的缺失,是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崔琪道出了一 大批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图为退休教师对学生们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张俊摄) “当前,学生的成长环境 更加开放,获取各种信息的 来源更加广泛。在多元价值 观的包围下,中学生需要适 时的、适当的引导。”何石明 说,“教师还要按照时代的要 求来更新教学内容和教育方 式。”于是,为了给学生讲解 传统文化,何志攀穿上了汉 服。“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 能流长。我觉得以这样直观的方式把传统文化的符号传递给学生,他们印象会更深。”这身 独特的打扮为他在校园内外引来了很高的回头率。并且,这位“80后”

7、的年轻教师课下最喜欢询问学生的一句话是:“最近流行什么动 画片?借我看看。”“我很少直接告诉学生必须去做什么。而经常是在课堂上的讨论中,经过 思考和交流,学生自己明白了应该做什么或者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有信心,真理是不惧怕 质疑和思考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也一定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教育目的。学生的自主思考和 教师的点化引导应该是统一的。”他说。但是,许多教育专家也表示了一种担忧:民主而活跃的课堂并不一定给学生带来好成 绩。往往,在考试中,“精神助产术”的方法会暴露其固有的弱点一一注重内化的道德教育 与课业成绩测评体系并不一定兼容。在素质教育的实质性进展发端之时,大部分学校对以分 数为表现形式的成绩

8、仍旧过于关注,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评则相对机械,难以落到实处。与此同时,那些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追求目标、以枯燥的知识传授和呆板的训诫面孔出现 的老师,正在为日益“不听话”的学生们深深苦恼着。因此,探讨一个为广大学生喜闻乐见又学有所获的授课方式,探讨能够于细微处见精神 的价值观教育模式,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价值观教育,到实践中去“中学生对社会现实很敏感,同时又处于心理叛逆期,有着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和意识, 他们往往以一种夸张的形式对社会现实进行刻画和描绘。这样,他们能够旗帜鲜明地揭露和 表现问题,这本身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行为。”程光泉认为。类似“作文风波”的案例给了教育者一个直面现实的挑战,同时也

9、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绝好的教育契机。“将此类问题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是社会开放在教学思路开放上的重 要体现。”程光泉说。“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变化。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比以往任何 一代都更加突出。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更应该有一场革命。”教师要从思想观念上, 尽可能给他们搭建通往现实世界的舞台,尽可能帮他们挖掘现实生活的实际。“要给他们以 实践,而不是教条疽何石明说。“价值观教育应该区分不同的层次。其中评价制度是很重要的一层。当前,一些学生缺 乏起码的道德教养,但这不妨碍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很高的成绩;另一些学生,则能够自觉停 下手边的任何活动,向正在降下的国旗行注目礼。而我们当前的评价体

10、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 能准确地区分以上不同。”程光泉说。“任何关于学生进步还是倒退的回答都是独断的。评判学生的标准应该相应多元化,价 值观教育的方式应该再灵活些。”何石明告诉我们。事实上,各种各样的价值观教育实践已经发芽。假期,有中学生自发到郊区开展调查, 用自己的眼眸触摸真实的农村;课余,有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模拟联合国”,组织社 团讨论“生活中的必要准则”到过农村的孩子不再歧视擦身而过的民工,而在对国内外 大事的激辩中,他们也越来越认同世界的美好,越来越关切世界的不公。做好自我,承担责 任,越来越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自我教育,是价值观教育中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当道德教育内化于学生心中的时候, 我们的教育才是有效的。”何石明认为,“简单的教化势必将失去效果。不做道德的卫道士, 用真实的情感去影响学生,让教师真实的情感发挥教育作用,和孩子们成为最亲密的朋 友,把价值观教育真正放到社会实践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