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劳损慢性损伤的定义、病因及诊断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072798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劳损慢性损伤的定义、病因及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慢性劳损慢性损伤的定义、病因及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慢性劳损慢性损伤的定义、病因及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劳损慢性损伤的定义、病因及诊断(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劳损,慢性损伤的定义、病因及诊断慢性劳损是指人体某一部位因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所致的肌肉、筋膜韧带、骨质与 关节等组织的损伤,即称之为慢性劳损。本病以中老年人患者居多,其主要临床表现以腰痛为主,或见有其它部位软 组织的酸痛,多为隐痛,时轻时重,常反复发作,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在 适当活动或变动体位时减轻,阴雨天加重。病因:慢性劳损主要包括:一、不良睡眠体位:诸如高枕的不良睡眠体位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韧带或关 节的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疲劳,并导致程度不同的劳损。二、工作姿势不当:长期从事坐位低头工作的人员,颈椎病有着较高的发生 率,这是因为长期低头工作造成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的劳损,同时在曲

2、 颈状态下,椎间盘的内压力大大高于正常体位,甚至超过一倍以上,这 就是其退变进程大大加快。三、特殊职业伤害:那些因工作需要而常常需要使头颈部负重的职业,如杂 技、运动员等等,均可引起颈部关节囊、韧带等松弛乏力或加重颈椎的 负荷而引起颈部劳损。慢性损伤:多因受伤组织愈合不良,出现纤维化、粘连而致慢性劳损造成的筋伤。病因:一、慢性疾病、退行性变:降低对应的适应能力。二、局部畸形:增加局部应力。三、工作中不良行为:注意力不集中、技术不熟练、姿势不准确或疲劳,可 是应力集中。临床表现:1、躯干或肢体某部位长期疼痛,但无明显外伤史;2、特定部位有一压痛点或包块,常伴有某种特殊的体征;3、局部炎症不明显;

3、4、近期有与疼痛部位相关的过度活动史;5、部分病人有可能产生慢性损伤的职业、工种史。运动系统的慢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病损,远较急性损伤常见。无论是骨、关节、 肌、肌腱、韧带、筋膜、滑囊及其相关的血管、神经等,均可因慢性损伤而受到 伤害,表现出相应的临床征象。病因:研磨力量时产生病症的主要原因。膝关节伸直时,两侧副韧带紧张状态,关 节稳定,无旋转动作,当膝关节屈曲时,股骨髁与半月板的接触面减小,由于重 力影响,半月板的下面与胫骨平台的接触比较固定,这时膝关节猛烈旋转所产生的研磨力量会使半月板 发生破裂,半蹲或蹲位工作最容易发生半月板损伤。半月板破裂的类型:(1)纵裂,也称“桶柄样撕裂”;(2)中1

4、/3撕裂,又名体部撕裂;(3)前脚撕裂;(4) 前1/3撕裂;(5) 后1/3撕裂;(6) 分层撕裂,又名水平撕裂;诊断检查:过伸试验:膝关节完全伸直并轻度过伸时,半月板破裂处受牵拉或挤压而产 生剧痛。过屈试验:将膝关节极度屈曲,破裂的后角被卡住而产生剧痛。半月板旋转试验:病人仰卧,患侧髋膝完全屈曲,医生一手放在关节外间隙 处触诊,另一手另一手握住足跟后作小腿大幅度环转运动,内旋环转试验外侧 半月板,外旋环试验内侧半月板,在维持旋转位置下将膝关节逐渐伸到90度, 注意发生响声时的关节址。若在关节完全屈曲位下触得响声,表示半月板后 角损伤,关节伸到90度左右时才发生响声,表示为体部损伤,再在维持

5、旋转位 置下逐渐伸直至微屈位(Mouche试验),此时触得响声及表示可能有半月板前 角损伤。研磨试验(Apley试验):病人俯卧,膝关节屈成90度,检查者将小腿用力 下压,并且作内旋和外旋运动,使股骨与胫骨关节面之间发生摩擦,若外旋产生 疼痛,提示为外侧半月板损伤,此后将小腿上提,并作内旋和外旋运动,如外旋 时引起疼痛,提示为内侧副韧带损伤,本试验在检查髋关节强直病人的半月板 时有一定实用意义。蹲走试验:主要用来检查半月板后角有无损伤,方法如下:嘱病人蹲下 走鸭步,并不时变换方向,或左或右,如果病人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动作, 可以除外半月板后角损伤,如果因为疼痛不能充分屈曲膝关节,蹲走时出 现响声及膝部疼痛不适,是为 阳性结果,半月板后角破裂病例在蹲走时贪 响声是很明显的,本试验仅适用于检查青少年患者,特别使用于大规模体 检时检查半月板有无损伤。必须注意,没有一个试验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 损伤的唯一依据,应综合临床症状,压痛点,以及各种阳性结果试验,才 能作出最后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