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BIM应用现状论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071647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国内BIM应用现状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析国内BIM应用现状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析国内BIM应用现状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析国内BIM应用现状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析国内BIM应用现状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国内BIM应用现状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国内BIM应用现状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IM 论文专业:*号:日期:2018年月日. z.-摘要:当前,设计行业正在进行着第二次技术变革,基于BIM理念的三维化设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和业主所接受。BIM技术是解决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的有效手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推广BIM技术等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国内外的BIM实践也证明,BIM能够有效的解决行业上下游之间数据共享与协作问题。目录摘要:2前言4第一章41.1 浅析国内BIM应用现状4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4工程各参建方BIM应用分析4第二章42.1 BIM是什么42.2 BIM

2、的五大特点4可视化4协调性4模拟性4优化性4可出图性42.3 BIM的价值4三维渲染,宣传展示4快速算量,精度提升4精确计划,减少浪费4多算对比,有效管控4虚拟施工,有效协同4碰撞检查,减少返工4数据调用,决策支持4第三章43.1 BIM能带来什么?43.2 BIM在*的实施4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4前言当前中国,建筑业正在经历着信息化的快速变革,由政府牵头的多项建筑业信息化领域的项目得到大力的发展。同时,许多建筑业的相关企业也希望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变企业落后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目前国内流行的建筑行业BIM软件如Revit,Archicad,Tekla等BIM软件均是以搭积木的

3、方式进行建模,是以族或者是元件为基础。含有BIM信息的构件不但可以为工业化制造,计算选型,快速建模,算量计价等提供支撑,也是为后期运营维护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数据。第一章1.1 浅析国内BIM应用现状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信息化是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设备数据库如果能够有效的和BIM设计软件,物联网等融合,无论是工程建设行业运作效率的提高,还是对设备厂商的设备推广,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2011年,随着住建部编制的建筑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BIM技术,协同技术应用的意见。BIM技术在中国快速崛起并掀起一阵热潮,它被认为是继CAD之后建筑业信息化最重要的新的技术应用。在欧美,日本,*等

4、发达国家和地区,BIM技术已经广泛使用与各类型的房地产开发中,在美国,70%的工程项目都使用了BIM技术。现在的中国,不论是政府,科研机构还是企业组织都在积极响应推动BIM技术的发展。然而,BIM技术还不够成熟,最大的价值局限在设计领域。BIN的价值发掘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甚至有人认为BIM只是一个用来作秀的产品,一阵热潮后就会被抛弃。但是建筑相关企业追求信息化的始终没有消退,国内有先见之明对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和生产水平给予高度的重视。工程各参建方BIM应用分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3D与网络信息技术深入影响并决定着大众的生活。对于建筑业而言,影响着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则是BIM。从2003年

5、信息化技术传入中国开始,已有12个年头,随着时间的推移,BIM技术越来越成熟,最终慢慢被行业所接受。业主: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业主或项目提出明确的BIM要求,甚至提出需要的3D文件的格式,所需要的软件等,对BIM的交付成果的标准也愈发成熟。设计方:BIM将成为继90年代甩图板工程以来的又一次技术革命,由此设计行业将从过去的计算机辅助绘图,进入到真正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时代。施工方:国内几家大的建设集团公司都开始或已经创建自己的BIM团队,在土建机电专业领域尝试3D深化设计,施工模拟,辅助施工管理等。随着BIM在中国被逐渐认可和实践,在中国地产开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BIM已经在一些大型地产开发项目得到

6、深入应用,涌现了大批的案例。第二章2.1 BIM是什么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2.2 BIM的五大特点可视化BIM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建筑业也有设计方面出效果图的事情,但是这种效果图是分包给专业的效果图制作团队进行识读设计制作出的线条式信息制作出来的,然而BIM提到的可视化是一种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

7、性的可视,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所以可视化的结果不仅可以用来效果图的展示及报表的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协调性在设计时,往往由于各专业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不到位,而出现各种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例如暖通等专业中的管道在进行布置时,由于施工图纸是各自绘制在各自的施工图纸上的,真正施工过程中,可能在布置管线时正好在此处有结构设计的梁等构件在此妨碍着管线的布置,这种就是施工中常遇到的碰撞问题,像这样的碰撞问题的协调解决就只能在问题出现之后再进行解决吗?BIM的协调性服务就可以帮助处理这种问题,也就是说BIM建筑信息模

8、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提供出来。当然BIM的协调作用也并不是只能解决各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它还可以解决例如:电梯井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及净空要求之协调,防火分区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地下排水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等。模拟性模拟性并不是只能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BIM模拟性还可以模拟不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事物。在设计阶段,BIM可以对设计上需要进行模拟的一些东西进行模拟实验,例如: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可以进行4D模拟(三维模型加项目的发展时间),也就是根据施工的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从而来确定合理的施工

9、方案来指导施工。同时还可以进行5D模拟(基于3D模型的造价控制),从而来实现成本控制;后期运营阶段可以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的模拟,例如地震人员逃生模拟及消防人员疏散模拟等。优化性事实上整个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当然优化和BIM也不存在实质性的必然联系,但在BIM的基础上可以做更好的优化、更好地做优化。优化受三样东西的制约:信息、复杂程度和时间。没有准确的信息做不出合理的优化结果,BIM模型提供了建筑物的实际存在的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还提供了建筑物变化以后的实际存在。复杂程度高到一定程度,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无法掌握所有的信息,必须借助一定的科学技

10、术和设备的帮助。现代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大多超过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极限,BIM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基于BIM的优化可以做下面的工作:(1)项目方案优化:把项目设计和投资回报分析结合起来,设计变化对投资回报的影响可以实时计算出来;这样业主对设计方案的选择就不会主要停留在对形状的评价上,而更多的可以使得业主知道哪种项目设计方案更有利于自身的需求。(2)特殊项目的设计优化:例如裙楼、幕墙、屋顶、大空间到处可以看到异型设计,这些内容看起来占整个建筑的比例不大,但是占投资和工作量的比例和前者相比却往往要大得多,而且通常也是施工难度比较大和施工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对这些内容的

11、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可以带来显著的工期和造价改进。可出图性BIM并不是为了出大家日常多见的建筑*所出的建筑设计图纸,及一些构件加工的图纸。而是通过对建筑物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以后,可以帮助业主出如下图纸:(l)综合管线图(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消除了相应错误以后);(2)综合结构留洞图(预埋套管图);(3)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2.3 BIM的价值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提升项目生产效率、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三维渲染,宣传展示三维渲染动画,给人以真实感和直接的视觉冲击。建好的BIM模型可以作为二次渲染开发的模型

12、基础,大大提高了三维渲染效果的精度与效率,给业主更为直观的宣传介绍,提升中标几率。快速算量,精度提升BIM数据库的创建,通过建立6D关联数据库,可以准确快速计算工程量,提升施工预算的精度与效率。由于BIM数据库的数据粒度达到构件级,可以快速提供支撑项目各条线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效率。BIM技术能自动计算工程实物量,这个属于较传统的算量软件的功能,在国内此项应用案例非常多。精确计划,减少浪费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很难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海量的工程数据,无法快速准确获取以支持资源计划,致使经验主义盛行。而BIM的出现可以让相关管理条线快速准确地获得工程基础数据,为施工企业制定精确人材计划

13、提供有效支撑,大大减少了资源、物流和仓储环节的浪费,为实现限额领料、消耗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多算对比,有效管控管理的支撑是数据,项目管理的基础就是工程基础数据的管理,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工程数据就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BIM数据库可以实现任一时点上工程基础信息的快速获取,通过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消耗量、分项单价、分项合价等数据的多算对比,可以有效了解项目运营是盈是亏,消耗量有无超标,进货分包单价有无失控等等问题,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虚拟施工,有效协同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进行虚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甚至

14、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碰撞检查,减少返工BIM最直观的特点在于三维可视化,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可以进行碰撞检查,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最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与业主沟通的能力。数据调用,决策支持BIM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可计量(putable)的特点,大量工程相关的信息可以为工程提供数据后台的巨大支撑。

15、BIM中的项目基础数据可以在各管理部门进行协同和共享,工程量信息可以根据时空维度、构件类型等进行汇总、拆分、对比分析等,保证工程基础数据及时、准确地提供,为决策者制订工程造价项目群管理、进度款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第三章3.1 BIM能带来什么?BIM的应用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从招投标到设计再到施工最后带运营。BIM对每个阶段的意义和功能都不同,在设计阶段:可以用BIM技术基于三维模型的特性和一处更改处处更新的特点来细化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在施工阶段:由于采用BIM技术使得在实际工程中使用的4D(3维的建筑信息模型+基于时间的施工管理)甚至5D(在4D的基础上再加上资金流动管理)施工管理技术成为了可能。在运营阶段:通过全真的建筑信息模型迅速定位到问题部位,即可迅速解决。BIM对于设计来说是一次重大的革命,CAD的运用不过短短二十几年。BIM的出现使得设计师在不用再暝是苦想把自己脑中的三维的复杂形态转换成二维的图纸。BIM使得建筑设计不再是从,脑袋里的三维转换成图纸上的二维。可以直接转换成三维的模型。BIM让建筑设计从二维到走向了三维。一些项目用二维图纸是能表达清楚的。这些项目就可以通过BIM的模型来实现设计师天马行空的创造,设计也就不是那样的无创意了。基于BIM的三维模型不同于通常效果图的所谓三维模型,而是包含了材料信息、工艺设备信息、进度及成本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