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表格式)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071377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2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表格式)(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概念目标:1. 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2. 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科学探究目标: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科学态度目标:1. 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 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 1. 了解水蒸气的一些特点; 2. 能设计实验证明“水到哪里去了” 。难点: 1. 区分“水蒸气”与“白汽” ;2. 明白水蒸气还是水。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 : 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 : 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 、一根橡皮筋、一个

2、透明塑料盒。教师准备 : 班级记录表、有关水的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增补内容“板书设计”或“课后反思” :1-2水沸腾了科学概念目标: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水加热过程的变化。难点:实验器材的组装和使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计时器)。教学过程:增补内容“板书设计”或“

3、课后反思” :1-3水结冰了科学概念:1. 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2.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过程与方法:1. 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2. 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1. 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2. 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教学重点: 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难点: 水为什么会结成冰?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 个、冰块1 杯、试管1支、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 1 支。教学过程:增补内容“板书

4、设计”或“课后反思” :1-4冰融化了知识与技能目标:1. 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 0,冰的温度升至 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 理解冰的融化的过程中, 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是使冰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过程与方法: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以及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的变化情况。2. 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 意识到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教学难点: 冰融化

5、成水的实验设计。教学准备: 每组烧杯一只(内盛冰块,每组的冰块各不相同,有大块、小块,有碎冰)。温度计4 支,铁架台2 个,实验记录单, 可封口小塑料袋1 支,冰块1 块(冰箱冰格冻好,大小一样)教学过程:增补内容“板书设计”或“课后反思” :1-5水能溶解科学概念目标1. 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2. 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科学探究目标1. 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2. 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重点: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难点:学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相应的问题。教学准

6、备为学生准备:食盐 20g,平均分成 8 份、小苏打 20g,平均分成 8 份、(或食盐、小苏打、 2 克的勺子、尺子)、装有 50 毫升水的烧杯 2 个、玻璃棒 2 根、白糖、味精、红糖各一份、学生活动手册、全班数据汇总表等。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过程:增补内容“板书设计”或“课后反思” :1-6加快溶解科学知识:会溶解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物体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 问题 假设验证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

7、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习重点: 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学习难点: 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学习准备:教师准备:量杯一个,玻璃杯4 只、竹棒一根、热水、冷水、维生素B21 颗。小组准备:玻璃杯6 只、搅拌棒 1 根、 30 毫升冷水、热水若干份、食盐6 份、水果糖 1 份、记录纸 1 张。教学过程:增补内容“板书设计”或“课后反思” :1-7混合与分离科学概念目标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科学探究目标1.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2.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科学态度目标1. 尝试多角度、

8、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2. 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2. 了解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1 份食盐、 1 份清洗干净的细沙、1 份食盐与沙混合物、 1 根玻璃棒、一杯清水、一块石棉网、一个酒精灯、 一个三脚架、一盒火柴、一个放大镜、一张咖啡过滤袋、一个漏斗、一个铁架台、一个烧杯。教师准备:过滤过程微视频、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增补内容“板书设计”或“课后反思” :1-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科学概念: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 云 .雾 .雨

9、. 露 .霜 . 雪 .冰 . 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 .固态和气态存在。过程与方法: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科学方法: 自主探究、寻求证据。情感 .态度 .价值观:1.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 )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2.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核心价值观:对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初步认识。教学重点: 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教学难点: 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教具: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学具: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 只,冰块1 杯,食盐。教学过程:增补内容“板书设计”或“课后反思” :2-1感受空气科学知识:1.知道空气能够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