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07077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授课人陈丽美时间2007年1月11日地点胶州26中多媒体教室科目数学年级七年级课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借助“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继续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之间的关教学系,列方程解应用题。目标通过观察、类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情通过新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基本的解题思路、方法,会分析简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整个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解题正确率不高。教法发现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具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小黑板等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内容趣味数学:小明和小刚从相距6

2、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同教师活动引导观察提问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向而行,小明每小时走7千米,小刚每小时走5千米,小明带了一只小狗,小狗每小时跑10千米,小狗随小明同时出发,向小刚跑去,碰到小刚后就立即回头向小明跑去,碰到小明后再回头跑向小刚,直到小明追上小刚时才停住,求这条小狗一共跑了多少路?回顾旧知例题赏析温故知新1.路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路程问题中的两种基本题型:例1:一列慢车从某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45分钟后,一列快车也从该站出发,与慢车同向而行,如要1.5小时追上慢车,快车每小时需行多少千米?过程展示:相等关系:快车路程=慢车先行路程+慢车

3、后行路程解:设快车每小时行x千米,由题意得提出问题讲解分析思考回答计算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5x=483/4+481.5解得:x=72答:快车每小时需行72千米巩固练习走进生活练习1:小红和小明家距离300米,两人沿同一条路线出发去某地,小明每秒跑4米,小红骑自行车每秒行10米,若小明在小红的前面,则小红多长时间可追上小明?练习2: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以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走了12分钟的时候,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在一次环城自行车比赛中,已知最快的运动员个别指导反馈纠正引导分析计

4、算观察思考每小时行30千米,最慢运动员每小时行10千米,环城一周为60千米,则速度最快的运动员第一次遇到速度最慢的运动员需用多少小时?巩固练习1、和小明每天绕1个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练启发提问计算习跑步,小彬每秒跑6米,小明每秒跑4米,若二人同时同地同向跑步,经几秒后首次相遇?若二人同时同地反向跑步,经几秒后首次相遇?2、两站间路程384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速度为48千米/时,慢车开出30分钟后,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速度为72千米/时,两车相遇需多长时间?导入题目求解小明和小刚从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小明每小时走7千米,小刚每小时走引导分析合作交流5千米,小明带了一只小狗,

5、小狗每小时跑10千米,小狗随小明同时出发,向小刚跑去,碰到小刚后就立即回头向小明跑去,碰到小明后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再回头跑向小刚,直到小明追上小刚时才停住,求这条小狗一共跑了多少路?开拓发展小结作业1、火车用26秒的时间,通过一座长为256米的隧道(即从车头进入入口到列车车尾离开出口),这列火车又用16秒的时间通过了一座长96米的桥,求火车的车长?“”2、某初一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使一道作业题只看到如下字样: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摩托车从甲地出发,每小时行45千米,运货车从乙站出发,每小时行35千米,?(横线部分表示被墨水覆盖的若干文字)请将这道作业题补充完整,并列出方程。通过本

6、节课的学习:1.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什么困惑?完成学案中其它练习。启发引导拓展提问思考讨论解答思考解答思考总结教后记本节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由于复习课重视的是知识的系统和提高,练习密度大,学生往往感到单调,所以本节课我通过一道趣味数学题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放在最后求解达到首尾呼应效果,借此题还复习了间接设法,一题多用。在知识的复习上围绕两种基本题型展开,着重分析等量关系,在讲解追及问题的特例-环城自行车比赛问题时,我设计了动画演示使学生轻松得到了相等关系。在教学中适当运用讨论法,将一些较难问题如求火车长放手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将问题轻松愉快地解决,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但在一些个别问题的处理上,我有些急于功成,不能大胆的放手给学生;题目形式的设计过于单一,各环节的衔接不够紧凑,今后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并及时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