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工作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070484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经济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循环经济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循环经济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循环经济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循环经济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经济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经济工作(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循环经济工作汇报 市循环经济工作汇报 (年月) 一、基本市情 地处X省西部,年建市,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现辖两个镇、五个街道办事处。 年综合经济实力居X省第位,是XX省经济扩权县市、对外开放重点市、信息化建设试点市和“郑洛工业走廊”重点发展城市,先后被评为第二届、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个县市。今年元至七月份,全市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 二、总体发展思路 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确立了“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两大战略,建设三大基地,突出四个重点,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总

2、体发展思路。在发展目标上,我们根据经济规律,提出了“建设经济强市,力争年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具体把握是十年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翻三番:年经济总量比年翻一番,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到年实现第二个翻一番,经济总量达到亿;到年实现第三个翻一番,经济总量达到亿。在发展战略上,根据煤炭资源型城市特点,第二产业占比重高达,各类生产力要素相对缺乏的实际,确立了工业富市、开放带动两大战略。在发展方向上,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引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将煤、电、气、化、药五大产业整合为能源、煤化工、铬盐三大主导产业,构建三大体系、六个产业链。在发展重点上,确立了项目建设、城市现代化、民营经济、特色农业四条主线。在工

3、作基调上,始终坚持“低调务实、不事张扬,潜心谋事、务求发展”的指导思想,要求全市干部群众要着眼未来,树立干大事、创大业的观念,尊重实际,尊重科学,严格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从而为全市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们坚持从资源型城市特点出发,着眼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子,着力培育循环型企业、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城市,初步形成起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和良好基础,资源生产率由元吨提高到元吨,资源原子利用率由提高到,资源循环利用率由%提高到,万元工业产值能耗由吨标煤万元降至吨标煤万元,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由立方米万元降至立方米万元,万元

4、工业产值固废量由吨万元降至吨万元,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城市,被XX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市,年月,XX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现场会,推广我们的做法。 一是初步形成了煤电产业循环链。利用充足的煤炭资源,投资近亿元,先后开工建设了以烧煤矸石为主的万千瓦锦江电厂、以治理铬渣为主的万千瓦环保综合利用电厂、以烧煤泥为主的万千瓦电厂和以热电联产为主的万千瓦电厂,即将开工建设万千瓦坑口电厂一期万千瓦机组。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消耗长焰煤万吨、劣质煤万吨、煤泥万吨、煤矸石万吨,并实行热电联产,实现了煤泥、煤矸石、铬渣等废弃资源的再循环和再利用。在此基础上,为了降低电厂废弃物、粉煤

5、灰对环境的污染,我们投资亿元,开工建设了万块煤矸石砖项目和粉煤灰制砖项目,粉煤灰利用率达到,形成了“煤电新型建材”的完整循环。 二是初步形成了煤化工产业循环链。以国家“九五”重点工程河南煤气集团气化厂为依托,于年编制了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近期我们又对此规划进行了修编,将原来的个项目调整为个,总投资由亿元增加至亿元,此规划已被列入XX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围绕规划,先后开工建成了万吨甲醇等个项目,开工建设了气化厂二期扩建、万吨甲醇和万吨洁净油等个项目,近期还将开工建设以甲醇为基本原料的万吨-丁二醇、万吨甲醛、万吨聚甲醛、万吨醋酸等一批项目,进一步拉长了煤化工产业链条。煤气生产中的副产品

6、粗酚由鸿业科技化工公司进行深加工,产生的石脑油由银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精制加工成甲苯、二甲苯,产生的焦油由气化厂加工成中油、轻油,空分装置产生的氧气制成液氧,产生的二氧化碳由中洁铬盐公司用于重铬酸钾炭化工艺和提镁、提铝工段,建成了硫回收装置,从废弃气体中提取硫制成硫磺块。目前,煤气生产能力已达万标立方日,年产甲醇万吨、液氧万吨、精制粗酚万吨、精制粗苯万吨、精制焦油万吨。企业内部的资源、能源小循环和产业间的中循环已初步形成。 三是初步形成了铬化工产业循环链。在原有万吨重铬酸钠生产线的基础上,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采用该院自主开发的钾碱液相氧化与再生循环铬盐清洁生产新工艺,投资万元,建成了具有

7、世界领先水平的万吨重铬酸钾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实现了铬渣和含铬废水零排放,从源头上解决了铬盐行业的污染问题。万吨铬盐系列产品项目建议书已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该项目采用亚熔盐清洁生产工艺,对气化厂产生的二氧化碳、蒸气等二次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每年可减少铬渣万吨,资源利用率可提高个百分点。此外,为从根本(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上解决铬渣污染问题,引进了全国最大的铬盐企业蓝星集团,对振兴化工进行资产重组,借助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原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并与武汉凯迪集团合作,利用旋风炉高温解毒封固技术,投资亿元新上了铬渣治理综合利用电厂,年可处理铬渣万吨,是X省最大的铬渣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

8、四是初步形成了循环型城市基本框架。建成了鸿庆公园、生态公园,开工建设了银杏公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实现了城市集中供热、供气,集中供热率达,供气率达;开工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废旧商品交易市场,设立了个废旧电池回收点,即将开工建设垃圾处理厂。建成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和无公害蔬菜基地,荒山绿化率达%,农村居民沼气使用率达,农村清洁能源供应与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四、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更新理念抓决策。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和日益繁重的发展压力,如何依托资源又超越资源,培植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如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档次。如何在加快发展中破解环境保护难题,

9、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思索的重点。年,中科院在我市成功建设了属国家“”计划的万吨重铬酸钾生产线,运用生态化工理念,采用清洁生产新工艺,实现了废渣、废气、废水零排放。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并引发我们对以前工作和今后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深入的思考。经过认真调查和科学论证,年月,我们在市委六届三次全会上,正式把循环经济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并积极付诸实施。成立了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亲自担任组长,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实施方案和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建设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方法

10、步骤和保障措施。同时,将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纳入年度重点目标管理,明确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今年我们将循环经济重点建设任务细化为项工作,并分解到个单位和部门,其中的项重点工程由四大班子成员分包实施,在全市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缜密论证抓规划。发展循环经济,规划是龙头。年,我们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金鉴明,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国杰为顾问,委托中科院、清华大学名专家,历时个月,编制完成了市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按照规划,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两个转变,构建三个核心体系,形成六大产业链条

11、。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努力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力争通过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以“煤电铬”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形XX县区域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框架和推进机制,主要产业单位产品产值的工业用水量、能耗、污染产生量等指标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实施两个转型,一是促进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逐步从粗放式资源依赖型模式过渡到资源效益型模式;二是循环经济的制度转型,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和协作,制定绿色产业政策,培育循环经济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构建三个核心体系,即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生态农业体系和循环型生态城市体系。形成六大产业链条,就是按照清洁化、规模化、特色

12、化的要求,形成能源、煤化工、铬盐、新型建材、生态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六大产业循环链。年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复了我市的规划,认为规划指导思想先进,技术路线可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全国资源依赖型城市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三)突出重点抓实施。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层层推进。我们以产业生态化为核心,围绕建设循环型企业、循环型产业、循环型社会三个层面,确定了推进清洁生产工艺建设循环型示范企业、城市垃圾处理、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煤矿矿井疏干水开发再利用、粉煤灰制造新型墙体材料、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土地复垦、大气环境整治、农业标准化示范工程建设、宏观生态环境

13、建设等项重点工程。其中在建设循环型示范企业方面,着力引导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车间、工艺流程之间的产品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同时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产品生态设计,力争用年时间,创建一批国家级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目前,已初步选定家企业,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培训。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投资万元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万吨,处理率占全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中水可全部回用。其他工程也都在积极实施之中。 (四)健全政策抓配套。推进循环经济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政策作为支撑和保障。我们着重从产业、财税、土地、服务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的

14、配套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产业政策方面,对照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政策,列出了产业发展明细目录,对鼓励类项目优先发展,对限制类项目不予支持,对禁止类项目一律不予引进、不予审批、不准建设。在财税政策方面,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国家鼓励的项目,由财税部门对照有关规定制定细则,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在土地政策方面,对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基础设施项目,按照政策规定优先保证土地供应,该减免的费用一律减免,同时实施土地复垦工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服务政策方面,对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分别由一名县级领导牵头全程服务,要求有关部门跟踪服务,努力打造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循环

15、经济项目的实施。 (五)严格管理抓执法。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限期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支持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和高新技术产业,深入开展“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防止污染反弹”和“清理整顿不法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等专项行动,关停取缔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家“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对排放不达标的家企业进行了停产治理,拆除了市区所有吨以下的小锅炉,全市所有电厂全部安装了脱硫设施,整个大气质量明显改善,全市有天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积极支持和督促有关部门严格执法、秉公执法。人大、政协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监督重点,组织代表、委员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

16、查、视察活动,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全面推行了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行政执法公开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规范执法行为,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确保环保法律法规得到全面实施。 五、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我市的循环经济建设目前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循环经济的理念有待进一步宣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氛围尚需加强;二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完善,在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三是企业、产业间的关联度不够高,互为补充、互相利用的能力不强,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任务相当繁重。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差距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