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习题及答案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07034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习题及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材料习题及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材料习题及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材料习题及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材料习题及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习题及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习题及答案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一单元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一、名词解释1材料的空隙率2材料的强度3材料的耐久性4. 徐变二、填空题1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的性质。2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来表示。3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4材料地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_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三、单项选择题1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降低。A、密度 B、表观密度 C、憎水性 D、抗冻性 2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A、吸水性 B、吸湿性 C、耐水性 D、渗透性3含水率为10%的湿砂220g,其中水的质量为_。A、19.8g B、22g

2、C、20g D、20.2g4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性质保持不变的是_。A、表观密度 B、堆积密度 C、密度 D、强度5原材料品质完全相同的4组混凝土试件,它们的表观密度分别为2360、2400、2440及2480kg/m3,通常其强度最高的是表观密度为()kg/m3的那一组。 A、2360 B、2400 C、2440 D、2480 6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之为( )。 A、密度 B、相对密度 C、表观密度 D、堆积密度7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 )提高。 A、耐久性 B、强度 C、保温 D、导热系数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性质属于力学性质的有_。A、强度 B、硬度 C、弹性 D、脆性2

3、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A、钢筋混凝土 B、沥青混凝土 C、建筑石油沥青 D、建筑塑料五、是非判断题1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2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3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4材料的软化系数愈大,材料的耐水性愈好。5材料的渗透系数愈大,其抗渗性能愈好。六、计算题1收到含水率5%的砂子500t,实为干砂多少吨?若需干砂500t,应进含水率5%的砂子多少吨?2. 经测定,质量为3.4kg,容积为10.0L的容量筒装满绝干石子后的总质量为18.4kg。若向筒内注入水,待石子吸水饱和后,为

4、注满此筒共注入水4.27kg。将上述吸水饱和的石子擦干表面后称得总质量为18.6kg(含筒重)。求该石子的表观密度、吸水率、堆积密度、孔隙率(假设石子内部不含闭口孔隙)。第二单元 无机胶凝材料一、填空1石灰的特性有:可塑性_、硬化速度_、硬化时体积_和耐水性_等。2建筑石膏具有以下特性:凝结硬化_、孔隙率_、强度_凝结硬化时体积_、防火性能_等。3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_,终凝时间不得迟于_。4硬化后的水泥石结构包括_、_、_。5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的种类有_、_、_。答案:1 好缓慢收缩大差2 快高低略膨胀好3 45 min6.5 h 4凝胶体、未水化的水泥颗粒、毛细孔隙网

5、5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粉煤灰二、选择题1水泥熟料中水化速度最快,28 d水化热最大的是_。A、 C3S B、 C2S C、C3A D、 C4AF2以下水泥熟料矿物中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都比较高的是_。A、 C3S B、 C2S C、 C3A D、 C4AF3水泥浆在混凝土材料中,硬化前和硬化后是起_作用。A、 胶结 B、 润滑和胶结C、 填充D、 润滑和填充4石灰膏在储灰坑中陈伏的主要目的是_。A、充分熟化 B、 增加产浆量C、 减少收缩D、降低发热量5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其体积发生微小膨胀的是_作用。A、石灰 B、 石膏C、 普通水泥D、黏土6石灰是在_中硬化的。A、干燥空气 B、 水蒸气

6、 C、 水 D、与空气隔绝的环境答案:1C2A3B 4A 5B 6A三、是非判断题1石膏浆体的水化、凝结和硬化实际上是碳化作用。2为加速水玻璃的硬化,常加入氟硅酸钠作为促硬剂,加入越多效果越好。3在水泥中,石膏加入的量越多越好。4体积安定性不好的水泥,可降低强度等级使用。5硅酸盐水泥细度愈大,其标准稠度用水量愈大。6水泥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且能在水中和地下硬化。7石灰的硬化只是碳化硬化的结果。答案:1 错2 错3 错4 错 5 对 6 对 7 错四、名词解释 1胶凝材料2气硬性胶凝材料3水泥的初凝时间4硅酸盐水泥答案:1凡能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浆体变为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

7、定机械强度的物质。2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保持和继续发展强度的胶凝材料。3从水泥开始加水拌合到可塑性开始失去的时间称为水泥的初凝时间。4凡由适量的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的石膏磨细而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五、问答题1某住宅工程工期较短,现有强度等级同为42.5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可选用。从有利于完成工期的角度来看,选用哪种水泥更为有利。答:相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与矿渣水泥其28 d强度指标是相同的,但3 d的强度指标是不同的。矿渣水泥的3天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低于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高,若其它性能均可满足需要,从缩短工程工期来看选用硅酸盐水泥更为有利

8、。 2某工地需使用微膨胀水泥,但刚好缺此产品,请问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予以解决? 答:若有石膏,可多掺石膏粉于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水化可形成较多的钙矾石而产生微膨胀,加入量应作试验,且必须搅拌均匀。 3使用石灰膏时,为何要陈伏后才能使用?答:防止石灰膏中含有部分过火石灰,过火石灰的熟化速度非常缓慢,并产生一定的体积膨胀,导致已硬化的结构产生鼓包或开裂现象,影响工程质量。4硅酸盐水泥的侵蚀有哪些类型?内因是什么?防止腐蚀的措施有哪些?答:(1)侵蚀类型有:软水腐蚀、酸类腐蚀、盐类腐蚀等 (2)内因:密实度不够;水化产物中本身含有容易被腐蚀的成分。 (3)防止腐蚀的措施有:合理选用水泥品种;提高密实度;

9、增设保护层。5为什么说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大体积工程?答:因为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大,对大体积工程来说,内部的热量难以散发,造成内外温度差比较大,产生相应的温度应力大,从而造成结构容易产生裂缝。6国家标准中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为多少?为什么?答: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搅拌、运输、浇筑、振捣、成型等施工作业。7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定性?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哪些?答:(1)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水化、凝结硬化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2)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游离的CaO、MgO含量过膏;石膏的掺量过高。第三单元 混凝土一、填空题1混凝土拌

10、合物的和易性包括_、_和_三个方面等的含义。2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有_法或_法。3以无水石膏或工业氟石膏作调凝剂的水泥,当使用_减水剂时会出现异常凝结现象。4水泥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有_、_、_和_。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满足_、_、_和_。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大参数是_、_和_。7混凝土按其强度的大小进行分类,包括_混凝土、_混凝土和_混凝土。8混凝土用集料常有的几种含水状态包括_状态、_状态、_状态和_湿润。答案:1流动性 粘聚性 保水性 2坍落度 维勃稠度3木质素磺酸钙4水泥 水 砂 石子5和易性 强度 耐久性 经济性6水灰比 砂率 单位用水量7低强 中强 高强8干燥

11、气干 饱和面干 湿润二、选择题(单项选择)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的值是根据混凝土的_要求来确定的。A、强度及耐久性 B、强度C、 耐久性 D、和易性与强度2混凝土的_强度最大。A、抗拉 B、抗压 C、抗弯 D、抗剪3防止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主要措施有_。A、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B、钢筋表面刷漆 C、钢筋表面用碱处理 D、混凝土中加阻锈剂4选择混凝土骨料时,应使其_。A、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大 B、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大 C、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 D、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小5普通混凝土立方体强度测试,采用100100100的试件,其强度换算系数为_。A、0.90 B、0.95 C、1.05 D、1

12、.006在原材料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_。A、水泥用量 B、砂率 C、单位用水量 D、水灰比7厚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适宜选用_。A、高铝水泥B、矿渣水泥 C、硅酸盐水泥 D、普通硅酸盐水泥8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最小间距的_。A、1/2 B、1/3 C、3/4 D、1/4答案:1A 2B 3D 4C 5B 6D 7B 8C三、选择题(多项选择)1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如果水灰比过大,会造成_。A、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B、产生流浆C、有离析现象 D、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2以下哪些属于混凝土的耐久性?A、抗冻性 B、抗渗性C、 和易性 D、 抗腐蚀性3混凝土中水泥的品种是根据_来选择的。A、施工要求的和易性B、粗集料的种类C、工程的特点D、工程所处的环境4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