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问题行为学生的策略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069284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管理中问题行为学生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班级管理中问题行为学生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班级管理中问题行为学生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班级管理中问题行为学生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班级管理中问题行为学生的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中问题行为学生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中问题行为学生的策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通过学生问题行为的典型案例, 分析问题行为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特点,探讨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应对策略,即通过尊重、关爱学生,采取积极关注、守望等策略,实现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引导与解决。关键词尊重;教育爱;积极关注;守望人的心灵像一幅幅画卷,如果你拥有健康的心理,那么你心灵的图画就像是欣欣向荣的花园,充满了鲜花嫩草,生气勃勃。而不健康的心理, 则像是荒芜的野地或干旱的沙漠, 荒凉而没有生机。有了健康的心理,行为的表现是正常的,反过来,没有了健康的心理,人的行为会有很多不正常的表现。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不同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人生遭遇都会影响他们心灵健康地发展, 也会导致各种行

2、为问题。上述问题行为与不健康的心理,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与纠正会影响孩子一生。下面简单阐述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如何改变与纠正学生身上存在的典型的问题行为。一、尊重学生尊重就是老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学生平等,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老师创造的安全的、温暖的氛围,使他们进一步感到自己是一个受人尊重的、接纳的、信任的个体。此举对于学生融入班集体、 接纳公共道德与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典型案例分析高一时的一个女孩子,发型另类,穿着男性化,性格急躁,与同学稍有言语不合,就要武力相向,整天一副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样子。班主任找她谈话, 她说出来的话令人瞠目结舌, 谈话一时之间难以继续。惊愕、无奈之余,班主任

3、对她在谈话中提到的价值观问题表示理解和尊重。整体上看那次谈话只是一种敷衍, 可班主任意外发现那个女孩子的眼睛里竟流露出平时从未出现过的温和。现在这个女孩子尽管成绩还不甚理想,但已没有了那份猎奇的心理。私人订制式的个性化管理,有利于学生健全地个性化成长。班级管理者应该敏锐地意识到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 但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决定了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作为成年人和班级的管理者, 首先要做到的是接纳与尊重, 即以尊重之心接纳孩子因不同的家庭背景带来的不同的爱好、 不同的个性甚至不同的衣着、行为等。事实上面对无关痛痒的小问题, 大多数人能抱着包容的态度对

4、待;在涉及价值观等重要问题的时候,能以认真、平和的态度,耐心地倾听,并真诚地提出能帮助学生发现、回顾和继续探索的话题,则是老师传递给学生接纳、尊重的最强信号,对学生而言意义非同小可。尊重能够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开发学生的潜能, 使之具有改变自我的力量。这些都是解决上述问题行为的有效办法, 也是改变问题行为学生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班主任老师承担着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心理学家罗杰斯非常强调尊重对心理咨询的意义, 他提出心理咨询师应该无条件尊重求助者, 并将其列为使求助者人格产生建设性改变的关键条件之一。二、关爱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问题与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是不一

5、样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与特点。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掌握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规律与行为特点。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典型案例分析儿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中, 让我感受到认可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孩子想喝饮料,成年人主观上考虑更多的是他们的健康,在此前提下也许会拒绝为他们提供; 问题是喝饮料对孩子来讲也许是心理需求,我们则以不合理的理由拒绝了孩子。又如,在他们刚刚入园时每天早上的忧伤和哭泣, 这些孩子的表现成人是不认同的,但对孩子来说是合理的。基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教育工作者需要按照孩子发展的目标分析和确定孩子的需要,

6、要站在理解孩子心理状态的角度上对待孩子的要求。作为班主任,掌握好班上学生的个体需求与表现, 乃至学生的家庭背景状况,认可他们在青春期时的情感心理需求, 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关爱不仅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做到教育爱。有的学者将教育爱视为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 有的将教育爱理解为教育者具有的对其本职工作的浓厚的情感, 就是基于上述事实及其重要性。三、积极关注典型案例分析班里有一个女孩子,现迷网络,而且关注的是正常成人都极少关注的网站。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如果将其视为洪水猛兽, 采取对抗性措施百般打压、大声呵斥,并对这个学生实施贬低、讥讽,只会刺激她的反抗;与其这样,不如冷静下来,分析她

7、的需求及其成因,采取积极关注、积极干预的措施,及时与她及其家长沟通,齐心协力为她做心理上的疏导,并发掘她身上的闪光点, 在平等的交流中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学会接纳别人的建议,使其主动、积极地认识到自身问题并实施自我纠偏。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促进沟通,而且具有改变效果。尤其是对那些因自身具有某种问题行为而自卑感强或因面临挫折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学生, 老师的积极关注往往能帮助他们深化自我认识,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内部和外部世界,实现帮助学生挖掘积极潜能的教育目的。况且,积极关注学生, 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获得公平认可的一个重要途径;对问题行为学生尤其如此。例如,对有问题行为

8、学生而言,对他们言语和行为积极、正面关注,使其作为求助者拥有积极的改变氛围和正确价值观的影响,容易使其产生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概括地说,积极关注就是要正面、辩证、客观地看待学生并给予引导。四、守望相助这里涉及的守望,不仅要守,还要望,是对学生成长塑形的积极渴望。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成长而言,守望其实意味着指明方向,然后进行耐心的引导和等待。现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比较普遍, 有的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能平稳过渡,有的则表现孤独,自信心不足、内向、戒备心强等。班里有一个孩子,父母在她初二的时候离异。父母离异的决定对她而言可能有些突然, 而且家长没有和她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 所以在这个学生身上表现出的叛逆性

9、格格外显著与同学交往中格格不入, 对人总是流露出戒备, 即使在作文中也显得尖酸刻薄。针对这样的情况, 经过精心设计, 在班里专门召开了一次有关父母离异的主题班会, 开诚布公地谈了属于成年人世界的观点, 帮学生们分析共同生活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传达给学生们的信息就是,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有自己处理生活问题的方式,作为儿女,尽管有时不能接受,但是也要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学会用同情心看待问题,而不是一味地索取父母对自己的爱。事实证明,对待这个问题, 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还是能进行有效疏导的,尽管有一部分学生需要的时间有些漫长, 但至少有了显著改善。当然,尊重不等于放任,不意味着有错

10、误也容忍,尊重是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和隐私;关爱并不等于迎合,一味迎合学生,会放纵学生的行为,与教育目的适得其反;关注也不是盯紧学生的一举一动,而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恰当相助;守望,是在理解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一个方向,而不是包办。班主任工作需要的是用爱, 用智慧引导学生在知识与心智上健康成长,这才是班主任工作的最大价值。所以,改变一个人,大一点说靠文化,实现以文化人;小一点说靠尊重与关爱, 通过尊重与关爱实现心灵沟通, 在沟通中实现学生健康成长。作者毛金柱单位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参考文献 1 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三级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22 王振宇幼儿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 王振宇儿童社会化与教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4 邹泓幼儿心理健康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