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068448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财务管理 学生姓名: 梁洁枝、罗玉娇、毛杨柳 潘慧舟、潘玉梅 学 号: 1100580214 1100580219 1100580220 1100580221 1100580222 指导教师: 梁玉梅 2013 年 12 月 18 目录案例一 关于多种成本分配基础下的成本计算2案例二 关于AS公司制定产品价格决策分析5案例三 太平洋渔业公司成本变化与所得税效应案例分析8案例四 政府医疗健康服务的成本性态9案例五 本量利分析11案例六 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目标成本法14案例一 关于多种成本分配基础下的成本计算1 理论依据1.1论述该案例涉及

2、的是Manchester公司生产X、Y、X三种电路板的成本核算,现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来将成本分配到三种电路板中。1.2作业成本法计算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以作业为核心,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成本动因为媒介,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归集对象即成本库来归集,汇总费用,再以各种产品耗费的作业量将费用分摊到成本中,从而汇总计算各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制度。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如图1所示。制造费用1制造费用2制造费用3作业成本库1作业成本库2作业成本库3各有关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按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按作业成本动因分配图1 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制造费用分配图2 计算过程与分析

3、2.1作业成本计算法的计算步骤1、确认作业,按同质作业设置作业成本库;以资源动因为基础奖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2、以作业动因为基础奖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2.2作业层次与成本动因作业成本计算中的作业可以看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种业务活动。而成本动因,则作为驱动一种业务活动活动成本因素。作业成本计算中的作业再企业生产经营中可区分为“单位”、“批”、“产品”、“综合能力维持”四个层次。1、单位层次的作业及其成本成因。2、批层次的作业及其成本动因。3、产品层次的作业及其成本动因。2.3按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各成本库成本分配率的计算如表2到表7所示。2.4按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预计总制造费用=

4、276850-1391000=1365860(元)各产品预计直接人工小时电路板X:4*10000=40000(元)表2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表 单位:元项目本月发生额动因(直接人工小时)分配率耗用作业动因耗用祖业成本单位作业成本电路板X4000055976055.976电路板Y14400201510251.8875电路板Z45000629730125.946合计13910009940013.99499400139100表3 机器运转成本分配表 单位:元项目本月发生额动因(机器小时)分配率耗用作业动因耗用祖业成本单位作业成本电路板X7000056000056电路板Y1200096000120电路板Z

5、3500028000056合计9360001170008117000936000表4 准备成本分配表 单位:元项目本月发生额动因(生产交换次数)分配率耗用作业动因耗用祖业成本单位作业成本电路板X100800008电路板Y504000050电路板Z50400008合计160000200800200160000表5 接收与测试成本分配表 单位:元项目本月发生额耗用作业动因占比(%)耗用作业成本单位作业成本电路板X52.6313499.5951.35电路板Y35.099000.58511.25电路板Z12.283149.820.63合计2565010025650表6 材料整理成本分配表 单位:元 项

6、目本月发生额耗用作业动因占比(%)耗用作业成本单位作业成本电路板X69.4489994.248.999电路板Y7.419603.3612.00电路板Z23.1530002.46.00合计129600100129600电路板Y:18*800=14400(元)表7 包装与发货成本分配表 单位:元项目本月发生额耗用作业动因占比(%)耗用作业成本单位作业成本电路板X26.3230004.83.00电路板Y21.052399730.00电路板Z52.6359998.212.00合计114000100114000综合上述有关资料,可得出用作业成本计算的电路板X、Y、Z单位成本,如表8所示。表8 电路板X电

7、路板Y电路板Z直接材料(元)直接人工(元)制造费用(元)单位层次:机器运转批层次:准备成本接收与测试材料整理包装与发货7055.9765681.358.999388251.88751205012.0011.253045125.9465686.000.6312合计193.325563.1375253.576电路板Z:9*5000=45000(元)合计:40000+14400+45000=994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1365850/99400=13.74元/小时各电路板单位成本计算入表9项目电路板X电路板Y电路板Z直接材料708845直接人工55.926251.8875125.946制造费用5

8、4.96247.32123.66合计180.936587.2075294.6062.5对比分析对比两种成本计算法所得到的单位成本,可以看到: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电路板X单位成本略有提高,而电路板Y的单位成本有所降低,电路板Z的单位成本降低较多,而传统成倍计算将企业发生的总成本中电路板X应负担的部分成本转嫁电路板Y和电路板Z,,造成成本指标的歪曲,使企业以成本为基础所进行的各项经营政策,特别是产品定价决策产生误导作用。以下对采取不同的成本计算法所形成的成本扭曲作具体计算。电路板X单位成本之差:180.936-193.325= -12.389(元)电路板Y单位成本之差:587.2075-563.1

9、375=24.07(元)电路板Z单位成本之差:294.606-253.576=41.03(元)各种电路板负担总成本差异为:电路板X:-12.389*10000= -123890(元)电路板Y:24.07*8000=19256(元)电路板Z:41.03*5000=205150(元)案例二 关于AS公司制定产品价格决策分析1 理论依据1.1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概述1、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的时候,其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只包括变动部分而不包括固定部分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不包括间接成本,所以也称之为“直接成本

10、法”。所有的固定成本(包括固定制造费用)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从营业收入中扣除,冲减当期的利润额。因为固定费用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生产经营条件而发生的,与产品的实际生产无直接联系,而与时间联系较密切。2、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其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中既包括变动部分又包括固定部分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也就是说,产品成本既包括直接成本,又包括间接成本,所以完全成本法又被称为“吸收成本法”或“归纳成本计算法”。完全成本法下,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都是产品生产必须要支出的费用,所以不把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来处理,而

11、要把当期发生的固定费用分摊到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中去。1.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两种成本法下的成本划分及构成不同1、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划分及构成变动成本法时将全部成本按成本习性来分类,区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只有变动生产成本才计入产品成本,其余成本均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如图1: 变动成本法(按成本习性划分成本)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产品成本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非生产成本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期间成本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非生产成本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2、完全成本法下的成本划分及构成完全成本法将总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区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并且将全部生产成本(包括变动和

12、固定的生产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将非生产成本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如图2:完全成本法(按成本经济用途划分成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产品成本直接人工全部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期间成本2 计算过程与分析1、相关数据计算(1) 变动间接成本的分配(千元)电子车间测试车间辅助部门分配前的变动间接成本1200600700分配辅助部门变动间接成本400300(700)分配后的变动间接成本小计16009000工时(千小时)800600每小时变动间接成本分配率2元1.5元其中:电子车间分配间接成本=700x800 - (800+600) = 400 (千克) 测试车间分配间接成本=700x600 - (800+600) = 300 (千克) (2)固定间接成本的分配(千元)电子车间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