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068357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七年级上册)1. 论语十则(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2)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七年级下册)2.口技(林嗣环)(1)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2)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隐隐地听到老鼠活动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3) 曳屋许许声。

2、(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4)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有尽有。(5) 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八年级上册)3. 桃花源记(陶渊明)(1)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然后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2)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3)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4)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5)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竟然迷失

3、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4. 陋室铭(刘禹锡)(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3) 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4)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5)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5. 爱莲说(周敦颐)(1)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2)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在清水里洗涤

4、过,而不显得妖媚。(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4)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5) 菊之爱,陶后鲜有人。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6)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7)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爱,人该是很多了。6. 三峡(郦道元)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7.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清

5、闲的人。(八年级下册)8. 与朱元思书(吴均)(1)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2)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3)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形成无数山峰。(4)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5)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彼此鸣声嘤嘤,和谐动听。(6)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7)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

6、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8)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9. 马说(韩愈)(1)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2) 不以千里称。不以千里马著称。(3)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10.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2)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我

7、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11. 小石潭记(柳宗元)(1)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2) 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3)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4)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5) 潭中鱼可百许头,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8、(6)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7) 佁然不动,俶而远逝。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8)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曲折,时隐时现。(9) 其岸势犬牙差互。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10)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12.岳阳楼记(范仲淹)(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2)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3)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4)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

9、之述备矣。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叙述很详尽了。(5)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6)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7)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傍晚天色昏暗,虎在咆哮猿在悲啼。(8) 去国还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9)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10)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

10、水中的玉璧。(11)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酒当着风,就是喜洋洋的欢乐啊。(1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14)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13.醉翁亭记(欧阳修)(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2)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

11、膀一样,高踞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3) 山水之乐,得知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4)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5)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树木枝叶茂盛,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6)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7)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8) 觥

12、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9)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九年级上册)14. 出师表(诸葛亮)(1)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陛下)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3)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

13、4)苟求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5)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九年级下册)1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2) 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3) 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

14、(4) 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5)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6)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7)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衰亡。16.鱼我所欲也(孟子)(1)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2)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3)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4) 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17.曹刿论战(左转)(1)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2) 小信未孚。(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3)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4)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灭了。18.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2) 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3)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4)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在公共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5)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