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 苏教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06598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 苏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一、积累与运用。(39分)1.名句默写。(10分)(1)鞠躬尽瘁, 。 (诸葛亮后出师表)(2)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3)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4)僵卧孤村不自哀,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6)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雁门太守行)(7)无限河山泪, 。 (夏完淳别云间)(8)杜甫登临泰山抒发了“ ,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而王安石在飞来峰上发出“不畏浮云遮望眼, ”的感慨,二者有异

2、曲同工之妙。(9)潭中鱼可百许头, 。 (柳宗元小石潭记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至爱亲情,血浓于水。亲情是一支古老的藤,承载着jun( )恋的岁月;亲情是一幅绚丽的画,描绘着瑰 丽的诗篇; , ;亲情是一首缭亮的歌,演奏着和谐的乐章。(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jun( )恋 瑰 丽(2)划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 改为 (3)仿照前后语句,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作家莫言在颁奖盛典上夸夸其谈地说自己只是个讲故事的人。B.某电视台播出的家庭

3、幽默秀节目,总是让观众忍俊不禁。C.四通八达的交通,鳞次栉比的高楼,见证了滨海的飞速发展。D.同是生物,人类帮其他生物更好地生存下去,这是责无旁贷的。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B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D加快港口建设,是我县积极推进沿海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5.在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

4、重的, ;淡的, ,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 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 B. C. D.6.名著阅读。(10分)(1)蜚声中外的原苏联小说 被誉为“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该书的作者是 。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 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并对 的问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4分)(2)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万苦千辛,经九九八十一难,到 的故事,小说故事情节精彩纷呈,如孙悟空大闹天宫、 、 等。(3分)(3)阅读简爱中的这段文字,回答

5、问题。(3分)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这段文字表现了简爱怎样的性格特征?文中的“你”指的是谁? 7.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8分)学习了“汉字”专题后,滨海实验中学开展以“规范汉字书写,领略汉字之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找原因】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请你从中概括大学生提笔忘

6、字的原因。(2分)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等成了大学生离不开的工具。用电脑打字时,许多大学生都是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而拼音和汉字是互为独立的两个体系。即使有人使用五笔输入法打字,也不需要知道汉字的所有笔画和笔序,久而久之,他们就不再一笔一划地书写汉字。许多大学生多数时间沉溺于网络,而用于看书的时间非常少,所以才会在提笔写字时忘记了要写的字。原因一: 原因二: 【解字义】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将音、形、义结合得完美无瑕的语言,每一个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令其魅力无穷。请按照示例,在下列汉字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解读其义。(3分) 【示例1】众:三人团结,众志成城。 【示例2】尘:小土为尘,一尘不染

7、。解字:功 明 裕 舒【答】 【请评委】八(1)班将于1月31日上午9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汉字听写大赛”,如果你是班长李华,打电话邀请王老师当评委,你应怎么说?(3分)【答】 二、阅读理解。(51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6分)【甲】钱塘湖春行 【乙】春题湖上白居易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8请描绘【甲】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

8、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示的画面。(2分)【答】 9【乙】诗中“碧毯线头抽早稻”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4分)【答】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4分)【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游白水书付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

9、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注释】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时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佛迹院:寺庙名。汤池:温泉。悬水:瀑布。折:转弯。缒(zhu)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倒行:顺来路回去。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度:越过。击汰:击水。汰:水波。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二鼓:二更。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念无与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3)食余甘

10、煮菜( ) (4)顾影颓然 (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深 者 縋 石 五 丈 不 得 其 所 止。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13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生活态度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4分)【答】 (三)阅读幽径悲剧选段,完成14-17题。(13分)茫茫燕园中,只剩下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

11、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绝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四)阅读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