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064904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够对一些简单的反应从质量的角度做出正确的解释。过程与方法 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学习分析和断定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猜想要有依据的意识,强化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观念,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发展很重要。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学难点:对一些简单的反应从质量的角度做出正确的解释。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讲解教学仪器:天平2台,锥形瓶2个,带橡胶塞和气球的玻璃管一支,橡胶塞一个教学药品:红磷,铁钉,硫酸铜溶液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在以往的学

2、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产生。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旧的物质就变成了新的物质。大家能列举几个过去所学习的化学反应吗?学生:例如蜡烛的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教师:通过这些反应,我们能够知道,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分解生成了水和氧气;等等。这一系列的反应直接告诉了我们,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了新的物质。但是能够生成多少新的物质呢?化学变化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可是我们知道,新物质是由旧物质转化而来的。要想知道生成多少新物质,我们就要弄清楚新旧物质之间有着怎样的质量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首先,对于一个反应,我们还不知道在反

3、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会发生变化。但是我们可以猜一猜。假设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没有变化,那就是说,反应前的物质质量与反应后的物质质量是相等的。这是第一种情况。即:M前 = M后假设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发生了变化,那会有几种情况?学生:两种。一是反应前的物质质量大于反应后的物质质量。这是第二种情况。即:M前 M后 ,二是反应前的物质质量小于反应后的物质质量。这是第三种情况。即:M前 M后教师: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对,不会有了。这样,我们就通过分析,猜想出了三种可能的关系。那到底是哪种关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学生:实验。教师:完全正确。那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三种猜想,哪个

4、是正确的。【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第一组: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第二组: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称量时注意:1.称量反应物以及反应过程中用到的仪器的总质量M1;2.称量生成物以及反应过程中用到的仪器的总质量M2;实验过程中需要关注:1.实验现象;2.反应前后,天平是否保持平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实验方案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气球变大后又变瘪。淡蓝色的溶液变为淡绿色溶液,铁钉表面生成红色固体反应前总质量(M1)反应后总质量(M2)比较前后称量的总质量,分析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

5、。教师:也就是说反应前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的总质量。【板书】即:M1= M2但是在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称量的M1和M2分别是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吗?大家想一想,像锥形瓶、橡胶塞、玻璃管等等这些仪器参加反应了么?学生:没有。教师:不但没有,而且反应前后它们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如果把它们的质量从反应前的总质量中减掉,那么剩下的质量是谁呢?【板书】 即: M1仪器质量 = 反应物质量同样,把它们的质量从反应后的总质量中减掉,剩下的质量是谁呢?【板书】即:M2仪器质量 = 生成物质量教师: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分别减掉仪器质量之后,所剩质量还相等吗?也就是(M1仪器质量)与(M1仪器质量)还相等吗?M1仪

6、器质量 = M2仪器质量反应物质量 = 生成物质量这样,到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出了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这就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质量等于生成物质量。大量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质量和生成物质量都是相等的。这个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质量守恒定律。那么质量守恒定律的准确描述是怎样的呢?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教师:在这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是指反应过程中消耗了的反应物,如果某些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有剩余,则剩余的部分质量不能算作“参加反应的物质”。例如蜡烛燃烧,蜡烛是反应物,但燃烧熄灭后所

7、剩余的那部分蜡烛就不是“参加反应的物质”。再如,高锰酸钾不纯,混有少量锰酸钾。如果高锰酸钾发生分解反应,也会生成锰酸钾,但原来混入的锰酸钾,就不能算作这个反应的“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2.“质量总和”,是指各个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也是指各个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不可有疏漏,尤其是气体。练习: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后的质量比原来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答:此说法不对。镁带在空气里燃烧,是镁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律,反应后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和,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镁质量大。2.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石蜡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跑到空气中去了,所以质量减少,但参加反应的石蜡和氧气的总质量等于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3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铁器生锈,是铁和氧气,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水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铁锈的质量。小结:作业: 板书设计一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