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儿推拿(含穴位图及手法图)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063967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2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小儿推拿(含穴位图及手法图)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实用小儿推拿(含穴位图及手法图)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实用小儿推拿(含穴位图及手法图)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实用小儿推拿(含穴位图及手法图)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实用小儿推拿(含穴位图及手法图)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小儿推拿(含穴位图及手法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小儿推拿(含穴位图及手法图)(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小儿推拿(含穴位图及手法图)【补肺经/清肺经】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操作:如上图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下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清天河水】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上图。约推100500次。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开天门】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穴位:天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操作:用

2、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揉太阳】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穴位:太阳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

3、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日温差也较大时,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发高烧: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额头滚烫、头晕目眩,严重时不仅浑身疼痛,甚至烧到意识模糊、发生抽搐。人的正常体温约37.2左右。除非体温超过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则无需太过紧张。其实,发高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提醒你的身体

4、可能有疾病出现了。事实上,散热对身体有好处,这个体内的防御措施有消灭外来病菌的功用。如果温度没有上升太高,不妨让它自然散热,如此有助于排除毒素。=【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重推三关穴500次。揉外劳宫100次。穴位:外劳宫(外劳)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100次。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等。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穴位:

5、肩井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穴位:二扇门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小儿风热感冒的穴位按摩】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面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1、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操作:如上图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

6、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上图。约推100500次。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2、按揉大椎穴13分钟。穴位:大椎位置: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与食、中、无名等指作对称用力,捏挤大椎。按揉约100300次,捏挤1015次。3、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4、拿肩井35次。穴位:肩井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主

7、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5、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横纹100次,推膻中100次。穴位:天突位置:胸骨上窝正中。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约1530次。主治:咳嗽气喘,胸闷,恶心,呕吐等。-穴位:丰隆位置: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13分钟。主治:痰多,气喘,胸闷等。-穴位:小横纹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纹尺侧头。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见上图。约揉100300次。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穴位:膻中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

8、0次。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6、高热惊厥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推涌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操作:如上图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下图,清100300次。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穴位:涌泉位置: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称推涌泉。见右图,推100500次。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见左图。揉3050次。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穴位按摩1、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门100次,摩中脘3分钟,

9、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穴位:板门位置:手掌大鱼际部。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约揉200400次。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积滞,阻泻,腹胀等。-穴位:中脘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操作:如上图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穴位:足三里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约13分钟。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便秘,四肢无力等。随证加减2、如流鼻涕、咽痛等症状重者,常用手法加点揉风池穴1分钟。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穴位:虎口(合谷)位置:拇

10、、食两指之间凹陷中,第2掌骨之中点边缘处。操作:用拇指按揉或拇、食二指对称拿之。约拿35次,揉100300次。主治:风寒感冒,口眼歪斜,牙痛等。多揉太阳穴。穴位:太阳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3、如高热者,常用手法加清天河水300次,清肺经300次。直推脊柱510次。穴位:脊柱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线。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称推脊柱,约推100300次。主治:脱肛,便秘,泄泻等。搓擦涌泉300次。4、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常用手法加补脾经100次,推三关100次。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操作: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下图。约推100300次。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穴位:三关位置:在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300次。按揉中脘、足三里穴各1分钟。穴位:中脘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操作:如上图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