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062513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推荐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推荐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推荐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推荐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秋日撷英山行 清风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晋陶渊明饮酒)赏析 “悠然”、“见”用词绝妙,表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无意偶见,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学习目标】 目标导航,引领方向。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 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重点、难点)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预习检测】 学会预习,夯实基础。写一写,文学常识知道吗? 山行的作者是 杜牧 ,字 牧之 , 唐 代诗人,著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 小李杜 ”, 我们还学过他的 江南春 。山行是 七 言绝

2、句,绝句一般为 四 句,偶数句 押韵 。做一做,生字生词会了吗?塞( ) 衡 阳( ) 嶂( ) 浊酒( ) 羌管( ) 寐( )读一读,诗歌内容懂了吗?【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议一议,诗句意思懂了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合作探究】深入文本,研读赏析。 1. 诗中首句用“寒”来修饰“山”,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如果换成“苍”“青”好不好?为什么? “寒山”突出的是萧索清寒的感觉,与下文“霜叶”呼应。不好,因为“青”、“苍”不能突出深秋的季节特点。 2. 有人认为: “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中的“生”应写作“深”,你同意吗?为什么?不

3、同意,“生”字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白云升腾缭绕飘浮的状态,而“深”字则没有这种表现力。 3.“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你知道它蕴含的深意吗? “晚”字蕴含多层意思: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使人流连往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枫林喜爱至极。 4. “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中,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红于”更好,因为“红如”意为和春花一样,而“红于”是指霜叶甚于春花,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比一比,秋天诗句知多少

4、?【拓展延伸】挖掘生活,体味美景。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说一说,家乡秋色有多美枫渔火对愁眠。 我的家乡在农村,家乡的秋色非常迷人。远处山上的各种树木,经霜后,变成五颜六色。那黄里带绿的杨树叶,暗红色的槐树叶,尤其是枫树叶,火一样红,远远望去,如片片燃烧的火,连到天边,像灿烂的朝霞。只有那松柏树不怕风霜,叶子还是那么葱绿可爱。秋风吹拂着五颜六色的树叶,像彩蝶在林间飞舞。树底下积了一层厚厚的树叶,踏上去软绵绵的,像踩着地毯一样舒服。 【课堂小结】归纳总结,加深记忆。 悲秋是我国文学的主题之一,诗人却独辟蹊径,描绘出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

5、秋色图,表现了山林秋景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考一考,所学内容会了吗?渔家傲清风吟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 诗句极写大漠、长河的平坦空阔,从而描绘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外大自然的景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学习目标】 目标导航,引领方向。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3.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体悟作品内涵。写一写,文学常识知道吗?【预习检测】 学会预习,夯实基础。渔家傲的作者是 范仲淹 ,字希文,谥号 文正 , 宋 代 政治家、 文学 家,著有范文正公集。做一做,生

6、字生词会了吗?词,又叫做长短句、诗余。词都有词牌名,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渔家傲 。一般分为上、下阙,上阙 写景 ,下阙 抒情 。塞( ) 衡 阳( ) 嶂( ) 浊酒( ) 羌管( ) 寐( )读一读,诗歌内容明白吗?【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议一议,诗句意思懂了吗? 本词通过对肃杀、荒凉的边塞战地风光的描绘,婉转的表达了将军和征夫的爱国激情与浓重乡思的矛盾情绪,抒发了词人沉郁的爱国之情及忧患意识。 【合作探究】深入文本,研读赏析。 1.上阕着重写景,你看见了哪些“景”?根据内容完成填空。我看见了一幅(落日归雁、长烟落日、边声四起、古城落日、归雁孤城、戍边)图,图中有雁去、长烟、落日、边

7、声、千嶂、城闭(景)。 2.这些景是紧扣着“异”字写的,“异”在何处呢? 异寒 异声 异势 3.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渲染出荒凉、萧瑟、肃杀的气氛;让人产生悲凉、寂寞、孤独、思乡之情。 4.下阕侧重抒情,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我从燕然未勒(浊酒一杯、悠悠羌曲、人不寐、白发夫泪)中感受到使命、责任、爱国、忧国(思乡、思亲;无奈、凄凉、别愁;焦虑、苦闷、悲愤、担忧;悲怆、苍凉、壮志难酬、痛心)。 5. 揭示词作主旨的一句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比较探究】对比阅读,分析异同。同是秋天景象引发的感思,山行的情调是人情赞美、生机勃勃;而范仲淹这首词的

8、基本情调却是“悲壮”的,表达思念家乡、壮志难酬之情。 【课堂小结】归纳总结,加深记忆。一切景语皆情语。山行的作者一反自古悲秋的主题,描绘出一幅色彩艳丽、充满生机的山林秋景图;渔家傲反映的是词人亲身经历的边塞生活, 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抒发了守边将士们忧国思家之情。 考一考,所学内容会了吗?【课堂检测】及时反馈,适时调整。1 默写填空:山行中描写山势高峻、山路弯曲的句子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山行中以浓墨重彩描绘秋天绚丽斑斓、生机勃勃的景象的名句是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渔家傲秋思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秋思

9、中抒发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 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雁去”(限2个字)。上片以“ 异 ”字统领,描写了“ 衡阳雁去 ”、“ 四面边声 ”“ 长烟落日孤城闭 ”三幅边塞特有的景色,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下片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二句,揭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了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羌管悠悠霜满地 ”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将军白发征夫泪 ”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感人。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阕侧重写景,

10、下阕侧重抒情,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 反映戍边将士的悲苦,归家之日遥遥无期,将士们的头发都白了,夜深人却不能入睡,思念家乡而暗暗落泪。 天净沙秋思 清风吟诵: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 诗人客游他乡,泊舟北固山下,望见归雁,引动乡思,于是借“鸿雁传书”的典故,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学习目标】 目标导航,引领方向。1. 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掌握“散曲”的文体知识。 2. 朗读、背诵全曲,能准确把握这首曲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3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重点、难点) 【预习检测】 学会预习,夯实基础

11、。写一写,文学常识知道吗?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马致远 ,号 东篱 , 元 代杂剧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 元曲四大家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形式。包括 杂剧 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包括 小令 和散套两部分。这是一首 小令 ,“ 越调 ”是宫调名,曲牌名是 天净沙 , 秋思 是题目。读一读,诗歌内容明白吗?【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凄清的郊外晚景图,抒发了作者羁旅在外的悲凉和思乡之情。 【合作探究】深入文本,研读赏析。议一议,诗句意思懂了吗? 1.诵读前三句,思考以下问题: 前三句描绘了哪些景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用词上有什么特点? 全是名词,一字一词,一词一景,使本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暮色中形成一幅形象生动的深秋晚景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