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061624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湖南省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湖南省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湖南省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湖南省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湖南省“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发 展 规 划湖南省经济委员会二六年十月目 录前言 2一、“十五”企业技术创新基本情况 2二、“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思路 8三、“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重点11四、加快湖南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28附表:湖南省 “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前 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内涵,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要求。“十一五”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对技术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走科技

2、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技术创新有效机制,是技术创新工作的必由之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支撑。为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根据国家和我省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战略目标,制定适合我省实际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对于政府鼓励和指导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十五”企业技术创新基本情况“十五”期间,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突破行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为重点,以促进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和产业技术进步为目标

3、,加强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产学研联合,积极推动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推进实施了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五”期间,全省共开发完成省级及省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项目3144项,其中达国际先进水平302项,重点调度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300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15.69,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563项次,实施企业487家次,有292个项目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技术创新项目。一批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得到突破,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进我省十大标志性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十五

4、”期间的技术创新活动,全省工业整体技术实力和技术水平较“九五”末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努力提供技术支撑,标志性工程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我省2002年正式启动100个标志性工程项目建设以来,全省技术创新工作努力为标志性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建成投产,标志性效果逐渐显现。一是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如华菱集团通过标志性工程项目建设,已形成了涟钢“板”、衡钢“管”、湘钢“线”的合理产品结构,其中涟钢板带比超过53%,湘钢优钢比达到87%,衡钢专用管比达41%,有效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力元新材连续化带状泡沫镍占国际市场的30%以上,已成为全球重要生产基地。二是技术装备水平较快提升。

5、泰格林纸、株硬、电力机车等企业引进了一批世界一流的技术装备,有效提高了产品档次和加工水平,长城维用挠性电路板的制造工艺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三是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到2005年底,标志性工程企业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5家,其中华菱集团达到260亿元,中石化长岭分公司达140亿元,长烟、常烟双过百亿,成为全国烟草行业前五强。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株洲电力机车厂与西门子公司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技术合作开发,机车、地铁车辆的制造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大提高;株硬创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平台;中联重科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开发出高新产品,企业发展后劲十分强劲,环卫机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8%,汽

6、车起重机市场占有率达25%;三一重工立足全面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拖泵、泵车继续保持国内第一品牌地位,市场占有率达30%;株洲时代电子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成功的开发出领先于国内的数字机车系统,占领了国内60%以上的市场,并出口印度等国;长丰集团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使其汽车制造设备和整车检测线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加强与三菱等国外汽车公司的合作,越野车产品形成了高档、中档全系列产品格局。2、重点突破一批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促进了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十五”以来,围绕我省重点支持发展的装备制造、冶金有色、烟草三大支柱产业和十大标志性工程,组织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782项,这些项

7、目新增投资近70亿元,新增产值220亿元,利税75亿元。同时,以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形成产业链和高技术产业化为目标,全省实施了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四个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近百个项目列入了专项计划,一批项目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湖南博云新材料公司和中南大学联合开发的“炭/炭复合材料航空刹车片”,打破了美英法三国对该产品的垄断和技术封锁,为我国航空工业和国防工业做出了贡献,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利德投资股份公司和国防科大联合开发的“厚膜电子浆料及其应用技术”,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对于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家用电器的升级换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8、;中石化巴陵分公司与湖南大学联合研发的“环己烷仿生催化氧化制备环己酮技术”,标志着将仿生技术应用于碳氢化合物氧化的这一世界难题已攻克。通过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突破,工业产业技术得到了提升,形成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有色冶金、软件等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产业。3、全面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推动了全省重点骨干企业建立健全技术中心。经过“十五”的积极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已覆盖了我省机械、冶金、有色、轻工、医药、化工、烟草、纺织、建材等主要行业,全省大多数重点骨干企业已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其中,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中联重科等11家企业成为国家认定企

9、业技术中心,湘潭平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68家企业成为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二是企业技术中心研发能力大大提高。全省79家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并开发了一批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产品和技术。2005年,全省79家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共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410余项,新产品销售收入330亿元,专利申请数530项,从销售收入中提取的技术开发费达到3.5%以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已占到技术中心总人数的10%。企业技术中心在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核心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4、充分发挥社会科技资源作用,产学研联合迈上新台阶引

10、导和推动全省工业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并积极为广大企业搭建产学研联合舞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省一大批企业已分别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大等省内外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了较好的产学研合作成果,产学研合作开发项目占到了企业开发项目总数的60%以上。涟钢技术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了“国家激光工程研究中心冶金分中心”,完成了“涟钢四轧钢厂粗轧辊激光处理”试验研究并正式投入使用。中石化巴陵分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与国内清华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科研院所合作,采用国产化技术,使己内酰胺能力达到14万吨,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

11、袁隆平院士合作,配套超级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发的控释缓释专用肥已批量投产。中联重科与国防科大联合成立的中科北斗航电科技有限公司、华天酒店与国防科大联合成立的华天光电惯导技术有限公司等都是产学研合作的优秀高科技企业。在加强产学研联合的同时,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组建了湖南省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湖南中南大学校企合作创新运作中心,建立了中国技术创新湖南信息网,为全省企业及时提供有关技术创新政策法规和新产品、新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不定期举办新产品新技术交易会、科技成果发布会,为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构建了交易平台,加快了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5、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企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进

12、一步提高一是大力推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按照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我省工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十五”期间,远大、衡变、衡管、三一、长炼等大型骨干企业的ERP工程建设都有了重大进展,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衡管的一期ERP建设获得了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一等奖。数控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先进成熟技术在全省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一批企业通过这些新技术的改造应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如建华精密仪器公司、江雁机器厂等企业通过对CAD系统的升级改造并采用CIMS,新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二是大力推广应用量大面广的先进成熟技术。“十五”期间

13、,加大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我省首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大温差合成氨气固可逆放热反应器”,在全省氮肥企业中推广面达95,全国推广企业近500家,推广面达60%;首创的“合成氨净化精制联产新工艺”,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己成功应用于国内数十家企业。但是,我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较快的兄弟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技术创新工作还不能满足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全社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认识不够。重生产、轻创新的现象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不多;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科技成果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传统

14、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影响和带动能力还不强。 全省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据统计,“十五”全省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0.66%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1%。省本级财政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严重不足,各市州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也很不平衡,社会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没有真正形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严重影响了一批成熟的或较成熟的高技术项目产业化。企业科技人才不够,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短缺,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二、“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思路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世界高技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全球范

15、围内的高技术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发达国家进一步将战略重心前移,同时加大中下游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力度。一是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通过专利、技术标准等手段控制产业高段环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其全球垄断地位;二是为降低成本,将生产环节及应用性研究开发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承接世界高技术产业转移过程中,我省能够通过吸引更多的国外直接投资和先进技术,获得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知识流动和溢出的好处,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科技合作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利用全球知识储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十一五”是我省企业技术创新面临国际国内竞争压力比较集中的时期。一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入世过渡期结束,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技术壁垒、反倾销等方面的一些措施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约束将进一步增强,我省长期以来建立在技术引进和仿制基础上的产业发展模式面临严峻压力。二是随着国内市场的全面国际化,高技术跨国企业将大规模进入,我省企业面临的技术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三是随着我省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居民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升级转型,对高新技术产品及其服务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同时,我国能源和资源消耗持续攀升,对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这些都对技术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但是,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企业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