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番茄太阳”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06159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 “番茄太阳”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番茄太阳”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番茄太阳”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番茄太阳”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番茄太阳”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 “番茄太阳”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 “番茄太阳”教案 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 “番茄太阳”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最后四个四自然段。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番茄:这是什么?(西红柿、板书:番茄)2.这些名称说明了番茄的基本特点,来自西方(番是外国的意思),茄科植物,形状像柿子,果实红色。3.它与太阳(板书:太阳)有什么相似点吗?(又红又圆)4.齐读课题,说说自己读题

2、后的疑问?二、初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写了什么事?2.了解作者作者卫宣利,在一次车祸中瘫痪,靠双拐走路,为逃避父母包办婚姻来到课文所讲的这座小城。心情灰暗的卫宣利因为一个盲童小女孩而发生了改变。让我们来了解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3.自由朗读课文4.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1)字词朗读:番茄盲童天使清脆颜色捐献亲戚忙碌角膜复明2)课文朗读:分自然段朗读,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读熟课文。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盲童:双目失明的孩子。角膜:人和一些动物眼球前方最外面的一层纤维膜。复明:失去的视力又得到恢复。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时间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思路。一(14)交代“我”在菜市场

3、上,看到盲童跟父母看摊位,父亲常帮她通过抚摸来认识各种蔬菜。二(514)讲盲童的名字叫明明,是一个聪明富爱心的小女孩。三(1517)讲明明将去接受复明治疗时说要把自己的腿献给我,使我感到无比激动。4)分段朗读,将我的内心变化与盲童明明对我的影响联系起来体会。我原本心情如何?后来呢?是什么原因发生变化的?5.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读字组词。2.分析字形,指导写好关键笔画。3.书本描红,完成练习册。四、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2.摘录课文中的精彩语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读字组词。默写相关词语。2.用上所默词语说课文主要内容。二、感悟“番茄太阳”(一)一悟“番茄

4、太阳”番茄是一种蔬菜,(板书:“番茄”二字)谁来简单说说它的样子?1.指名简述。过渡:可是,明明双目失明,那她是怎样了解番茄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静静地读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动笔圈圈、点点、画画,简单写写你读了这段文字的感受,等会儿我们来交流。2.学生静读体会第二部分。(屏幕显示:第三自然段)3.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1)体会亲的“耐心”。(屏幕显示:“耐心”)(2)抓父亲的动作:“拉、来回抚摸”体会父亲对明明的疼爱。(屏幕显示:拉、来回抚摸、)(3)谁来读好父亲的话。指名读出父亲对明明的关爱,评议后齐读体会。(4)引读,从几个“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体会明明的乐观和

5、一家人在“风雨中”和和睦睦,相亲相爱的动人场景。(屏幕显示:“笑”)4.多么美好的画面啊!明明一家在残酷的命运面前依旧笑得这样灿烂,对美好生活的充满着向往,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自练后齐读。过渡: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由灰暗无比变得温暖起来。师:随着交往的深入,我和这家人熟了,请你自由读读514自然段,感受一下明明又是个怎样的孩子?(聪明、漂亮、好问)找到相应描写明明漂亮的段落,聪明、好问的语句,读读,说说自己的体会5.明明问起了什么?(太阳)太阳带给你什么感觉?(板书:“太阳”二字)6.指名简述。(温暖、美好、光明、灿烂)7.指名分角色朗读813自然段。想想:明明为何把太阳叫“番茄太

6、阳”?8.(屏幕显示:“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指导表情朗读,读出明明疑惑又欣喜的神情。9.讨论:为什么明明把太阳叫番茄太阳?(明明虽然双目失明,但她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他无法感受太阳的形象和色彩,只能用摸过的番茄来形容太阳,在明明看来番茄就像太阳,太阳就像番茄,所以她把太阳叫做“番茄太阳”。)过渡:多么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啊!她的笑声(引读)深深地感染着“我”。她像(引读第十四自然段)(二)二悟“番茄太阳”(屏幕出示:“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1.讨论:这“番茄太阳”和前面有什么不同?指什么?为什么说是最美?美在哪?引导体会小女孩的坚强、乐观和阳光般

7、的微笑给我带来了希望和温暖。(相机板书:双引号)2.小结:是呀,在作者心目中明明的笑脸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过渡:可是“番茄太阳”要走了,为什么呢?(三)三悟“番茄太阳”1.(屏幕显示:第1516自然段)默读1517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中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动,把它划下来,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体会。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你找到了哪些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感动?再读一读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动,使别人听了也深受感动。2.生交流感动的句子,师引导。重点出示:“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1)指名有感情地读明明的话。(指名多个学生反

8、复读,读出明明的天真与真诚的爱)(2)说说真正令你感动的是什么?(令人感动的是明明虽然双目失明,可她坚强、乐观,当她知道别人为她捐献了眼角膜时,她想到的是像好心人一样,等长大了,把自己的腿送给我,明明的话令作者感动,令我们感动。)(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明明这朴实的而又感人肺腑的话吧!(4)师过渡(十分动情地):“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眼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这是怎样的泪水啊?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请把你心里所想的写在你的书上。3.学生写后交流。作者想的和你们一样。(屏幕显示:17自然段)请你带着这感动默读17自然段。4.交流体会。重点讨论:这个“番茄太阳”与前文又

9、有何不同?指什么?是什么在温暖我的心。5.小结:明明虽然与我分别了,可他那活泼开朗、纯真善良的心灵,她那无私的爱,就像她所摸到的“番茄太阳”那么美丽,那么温暖,永远留在我的心里温暖着我的心,激励着我。6.想象一下作者今后会怎样生活?三、升华“番茄太阳”1.师:课文读到这,你想说点什么吗?2.总结板书:让“番茄太阳”永远挂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彼此关爱,走向幸福美满的生活。3.播放爱的奉献,读读课文或欣赏歌曲。四、布置作业:把“番茄太阳”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周围人听。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乡村大道教案 北师大版教材分析:乡村大道这篇课文是郭小川在20世纪60年代所写的诗歌,描绘了

10、乡村大道独特的风景,歌颂了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诗歌语句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激情澎湃,催人奋进。但是由于此诗所描绘的情景与现在相隔四十多年,郭小川的诗又富有哲理性,立意深刻,发人深省,而且洋溢着真挚的革命激情,要让学生真正读懂这首诗,领会其内涵,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交流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在读中感悟、品味诗歌蕴涵的内容,体会它的形式美。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充当一个搭建平台的角色,引导学生去读、思、议,为学生创设自主、开放质疑的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自己去体验,与诗人的心灵相碰撞。教学目标:1、能

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在美和形式美,感悟朴实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4、理解课文,了解诗歌内涵:经历风雨,生活才有意义,才会更美好。教学重难点:理解“乡村大道”的含义。理解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使学生懂得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体会到生活的伟大。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个“路”包含什么意思呢?我们将要学习的第十单元路就从不同角度给我们介绍了“路”的不同含义。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乡村大道。2、板书“乡村”。说

12、说你心目中的乡村是什么样的?补充写上“大道”。朗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人们都说乡村小道,为什么作者说乡村大道?乡村大道有什么特点?乡村大道指的是什么?)二、交流资料,了解写作背景。1、学生交流有关郭小川的个人资料。2、教师简介乡村大道的写作背景。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倾听。2、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3、检查读文情况。(1)请四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其余学生认真听,听后根据要求评价。)(2)同桌分节朗读课文,读后交流,注意倾听同桌的

13、意见。(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准确、通顺。四、创设情境,感悟课文内容。1、学习第1节。(1)自读课文第1节,边读边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2)全班交流。(3)指导朗读比喻句。(4)诗人把乡村大道比作了什么?从这个比喻句中,你知道乡村大道有什么特点?(5)交流。(乡村大道的特点是长远、宽阔。)(6)出示课件,展示乡村大道长远、宽阔的图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2、学习第2节。(1)小组合作学习第2节。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交流:诗人把乡村大道又比作了什么?这节写出了乡村大道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理解的?(2)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两个比喻句,读出它的曲折。(3)出示课件,展示乡村大道险峻、曲折的画面。(4)结合课件,自读第2节,体会乡村大道的险峻、曲折,重点指导朗读“至少有九曲十八折”、“比黄河的浪涛还要多”。(5)齐读第2节,读出自己的体会。(6)看着课件,师生合作读1、2节,教师引读比喻句,学生读后面的句子。诗人把乡村大道比作了长桥、丝绦、险峻的黄河和干涸的沟壑,诗人为什么比喻得如此形象呢?这与他的生活背景是息息相关的,那么,诗歌的哪一节描写了诗人在农村的生活?3、学习第3节。(1)自读第3节,思考:你读了这节,读懂了什么?(2)全班交流。(3)学生质疑。如:“为什么凡是前来的都有远大的前程,不来的只得老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