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061367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长乐一中 游泽宁内容提要:多元智能理论给英语教学的主要贡献就是:它有利于创建语言环境,有利于消除学生在课内语言实践中怕犯错误的心理因素,同时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实践证明多元智能理论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关键词:智能理论课堂实践学好英语,一直是中国人的夙愿。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英语的教师,还是学英语的学生,都投入大量的时间,一方勤勤恳恳地教,另一方孜孜不倦地学。不过,对大部分人来说,尽管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尝试了国内外多种门派教学法,其结果只是多长些语言知识,多记些单词与词组罢了。而相当多的人,甚至花了十几二十年的时间

2、学英语,最后仍然无法用较熟练的口语与外国人进行交际,在语言实践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我们掌握的英语词汇和词组不够多?显然不是。因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只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的考试,他们的英语词汇量就有50006000个,个别努力的可达到8000个,甚至超过10000个。而据说莎士比亚的英语词汇量也才10000多个。其实,我们没有学好英语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固然重要,但一个学英语的人若没有良好的心理因素作为载体,纵然付出再大的代价,最终还是无功而返。“空中英语教室” 节目里的美国老师Doris Brougham 是这样评价中国学生:“中国学生勤奋

3、好学,非常聪明,但他们学英语最大的困难是怕出错,太害羞了。”Doris Brougham这句话也是大部分外籍英语教师对中国学生学英语态度的共同看法。几乎所有的外籍老师在给中国学生上英语课时,都无不鼓励我们大胆说英语,让我们在做中学,学中做,尽量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来提高使用外语的能力。笔者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学工作者,深深知道中国学生学英语所遇到的种种困境,因此也尝试了几种教学法,并发表了一些教学论文,但所取得的成果只不过使学生总体高考成绩(平均分)列本地区前茅,而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尤其是两极分化现象仍然严重,有的高考英语成绩130多分,有的60多分,这与教学目的相差甚远,也不适应社会

4、发展对英语教学的需求。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科技活动国际化。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英语成为全社会的交际工具,已是不争的事实。鉴于上述原因,笔者带着社会赋于英语教学工作者的重任,探究了多元智能理论体系,发现该理论学说不仅有利于创建语言环境,也有利于消除学生在课内语言实践中怕犯错误的心理因素,同时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可操作性也非常强。我们从这一理论体系得到很大启示,并把它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 于上世纪80年代创立了多元智能理论。这种理论不是教学法,它主要是向教师灌输一种教学理念,提倡多元模式的教学方式。该理论认为人至少同时具有下列八种

5、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Gardner理论告诉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是可教的。该理论使我们破除了IQ思维,摆脱传统心理学所框架出的界限,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人类智能的本质。这就为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课堂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在这一策略中,教师应该做什么,学生应该怎么学,学生的智能如何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英语教学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特做如下尝试:一、 创建多元学习环境 Gardner认为,遗传基因对智能可达到的程度可能有一个最高值,人的智能要逼近这个极限的可能性很小。据

6、说爱因斯坦也只开发了自己大脑智能的10%,那么一般人被开发的智能占总体比例就更少了。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如果能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某种智能发展的环境,几乎每个人都能在某一种智能上取得一定效果。相反,如果学生一直没能接触开发某种智能的环境,那么其生理潜能无论多大,都不太可能被激发出来。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受正规教育较少的人,却能从事比较复杂的工作,如建筑设计、解读施工图纸、机器维修等,这说明他们某种智能特别活跃。这种智能若能在学校被及时适当开发,其产生的作用将更大。因此,笔者在教学当中非常重视语言环境的创设。语言环境创设可分成课内与课外。比如,我在上高二英语Unit 5 The British Isle

7、s 时,一方面,在课外,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文,通过英文网站查阅有关英国的地理位置、人口、各大城市、气候、历史、文化名人等资料,来加深对英国的了解,并且结合当地的相应情况进行比较, 提高语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现实意义,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目的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发挥其各自的智能优势,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因素,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课内,我通过实物投影机向学生展示西欧与英国暗射地图,然后设计如下问题:Where is the UK ? Where is the English Channel ? How many parts is Gre

8、at Britain made up of ? Where is London ? Where is Edinburgh ?。做完这些训练后,我对学生说,“Lets talk about the UK, including its geography, history, climate, culture, population and famous people and so on.”。并且对学生说,不管他们说出什么答案,只要与上述内容相关,便都算对。也可以让学生简单地把有关信息写在黑板上,老师针对学生提供的信息作总结性评价。同时,为了体现语言学习应当具有现实意义,即,贴近生活,我便联系当地情

9、况,设计了这些问题:Where is Changle in Fujian? Which park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our city ? Which beach is the longest in Changle ?学生回答完这些问题,我又让他们借助课文的词组、句型,用英语描述当地地理特征。大部分学生都能恰到好处地借用课文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如:长乐三面环水,北临闽江,与福州隔水相望,两端水域最窄处的峡南与峡北,相距仅约200米,由乌龙江大桥连接两地交通。于是,学生在描述当地地理位置时,参照课文句型、词组,说出如下英语句子:Changl

10、e is separated from Fuzhou by the Minjiang River,which is only about 100 metres wide. The two districts have been connected by the Wulongjiang Bridge since 1972。上述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如下优越性:首先,通过问答方式,提高了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当地情况,学生的联想力也得到锻炼,这就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与此同时,学生对课文里的方位名词与一些介词搭配更有把握。此外,通过创设语境,联系当地情况,学生对课文里的词组、句型均能更形象地应

11、用,而无须死记硬背。在创建多元智能的环境中,教师应该设计出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智能释放,从而达到智能的优化组合。这种做法可以为每位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技能的平台。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往往只是部分好的学生与老师间的教学表演,课堂气氛也许不错,但后进生却没有机会得到锻炼,其结果加大了两极分化的距离使好的变得越来越好,差的则愈来愈差。因此唯有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才能让全体学生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提出问题,拟订计划,收集信息,记录材料,分析问题,发表意见,讨论交流这其中,一切以课本为主线,但又不受制于课本,真正体现了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新课标

12、所体现的英语学习精神。二、提供课堂公平学习机会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设计出适合不同程度学生所需要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在课内都有公平学习的机会,避免由于任务太难,造成课堂活动无法全员开展的现象出现。任务太难,课内语言活动只能在少数几个程度较好的学生中进行,其他学生只能在班上当观众。这种情况很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导致课堂气氛乏味,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笔者经常要求所有的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都应该上网查寻有关资料,如地理、历史、文化、科技、气候等与课文相关的一切信息,均应尽量涉猎。然后让学生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方式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这些信息,最后让中等或中等以下程度的学生口头叙述或在黑板上简单地写

13、出他们小组讨论所获取的信息,以便与其他同学共享。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需要都具备很好的英语水平,即能完成相应的任务。因此只要他们勤奋劳动,都能够有不同的收获,甚至还有独到的发现。这种活动正是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恰当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提倡让每个人的不同优势智能都得到良好发挥,以让其潜能得以最大化地释放,使从不同的途径达到相同的学习目的。上述教学活动对那些在说英语时怕犯错误的学生特别有鼓励作用。网络上的资料包罗万象,那些英语程度好的学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特别是国外的文化习俗、天文地理等问题,对许多学生来讲,都是陌生的。比如,我在上高三英语Unit 3时,这个单元介绍的是澳大利亚国家,我向学生展示了

14、澳大利亚行政区域图,并且问学生为什么澳大利亚几乎各州州界在地图上都是直线出现?提问了好几个学生,包括英语程度好的学生也都答不出来,这时有个经常英语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主动起来回答说:“澳大利亚各州边界是按纬度和经度划分的,所以它们的州界是直线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答案,全班学生都觉得又学到了新的知识。于是我马上用英语问这位学生,“How do you know that ?” 他也用英语答到:“I have read the bookAUSTRALIAN SCENES”。原来这是一本英汉对照的域外风情读物,内中介绍了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使该同学获益非浅。为了鼓励这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及时地表扬他

15、,全班同学也给予热烈掌声。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语言学习层次,我写出带有经度和纬度单词的句子:The Australian political division borders are drawn along straight lines of latitude and longitude instead of along natural features。通过上述活动,增强了后进生的自信心,他们觉得在这样的课堂里自己也是主角,不再是被老师和其他同学遗忘的一族,成就感非常强。后来这位学生学习非常努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英语进步到中上水平,当年高考英语成绩115分,超过了本校当年英语高考平均分。这种

16、结果也充分证明了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的又一观点就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可教的。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活动不但调动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鞭策了程度好的学生继续努力。由于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的智能在课堂上得到平等挖掘,因此非常适合在程度不一的班级中使用。三、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多元智能教学既可以从教学的内容上着手,也可以从教学手段方面去考虑。比如,笔者在上高二英语Unit 3 Art and architecture 单元时,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求也不相同,即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对于中上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读完课文后写一篇当地名胜古迹的英文文章;对于中下的学生我则要求他们用课文里面的一些词组,结合当地的名胜古迹造若干英文句子,有的要求他们照些相片,如:广场、博物馆、礼堂等。然后用英文作简单说明。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趣味性,加大语言的实践力度,我还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单独或者小组合作设计一些如学校、电影院、亭子等建筑模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然后参考课文的英文表达词句,要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