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06033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 力和实质内容,它在整个唯物辩证法中居于核心地位。其原因有三:1、唯物辩证法的两大基本特征都由对立统一规律揭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 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对立统一规律既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指出 对立统一关系是最深刻、最本质的联系;又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即 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都 是从不同侧面说明联系和发展的,而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联系和发展最深刻、最 本质的内容,它一直贯穿于唯物辩

2、证法的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凡是 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在使用广义的矛盾分析法,比如运用矛盾的同一性、斗 争性等。狭义的矛盾分析法特指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的含义: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不是逻辑矛盾,而是辩证矛盾,它是标志着事物内部 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哲学上的矛盾就是由既对立又统一、既相 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矛盾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有机 整体,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既有方向相反的两种特殊的关系,一种是相互排斥, 一种是相互依存。这个听

3、起来特别难理解,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关系应该互相抵消, 但实际上它们不是抵消,两种关系同时起作用,维持着事物的稳定发展。2、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即矛盾每一方 的存在和发展都以对方的存在和发展为必要前提;其二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贯通, 即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同处在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的这种 相互依存分为静态的依存和动态的依存。动态的依存是指矛盾双方一方的发展是另一方发展的前提,矛盾的任何一方 都不能离开对方的发展而孤立的发展。矛盾同一性的第二层含义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贯通有两个内容, 静

4、态的贯通和动态的贯通。静态的贯通就是指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贯通的第二层含义是动态的贯通,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反向思维法: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决定了事物的发展 方向和矛盾的转化方向。矛盾双方为什么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呢?这是由矛盾 双方相互渗透来决定的,矛盾的每一方都把自己的组成部分深入到对方的腹地, 成为对方内部的异己力量。这种异己力量发展壮大到支配地位的时候就取代对 方,因此矛盾双方总是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个思想是一个根本性、创造性思维方 法的哲学基础。这个根本性的思维方法就

5、是反向思维法。所谓反省思维法是指当 从正面入手不能达到预定目的时,我们可以从预定目的的对立面入手,经过矛盾 双方之间彼此相通的同一性桥梁,由反面转化到正面,迂回地实现预定目的,反 向思维法是一种根本性的创造方法。反向思维法作为一种根本性的创造方法,在心理学领域、艺术领域等等都有 着重要的应用,它主要是解决一些反常规的问题,如果有直接解决的方法我们要 用直接的方法去解决,正所谓“有弓弦路不走弓背路也”。戴尔卡耐基曾说: “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你的专业知识,85%则取决于你的社交能力。”那 大家想过没想过,反向思维法对于我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交际智慧有没有用 呢?用反向思维方法解出这道题:李

6、白街上走,提壶去沽酒。遇店加一倍,遇花 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李白出门时,壶中多少酒?(0.875)4、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矛盾双方互 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要正确地把握矛盾斗争性这一哲学范畴,就应当注意把它 同日常用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一词的含义区别开来。也就是说,不仅人与 人之间的斗争是斗争,你死我活的对抗是斗争,而且自然领域、思维领域中的一 些非对抗形式的斗争也是斗争。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根据斗争程度不同,大体可以分三个 阶段:第一是差异。第二是对立。第三是冲突。可见,矛盾的斗争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差异、不同、对立都

7、是斗争。因此, 我们可以根据矛盾的性质和它所处的外部条件,选择多种斗争形式协调配合,这 样可以产生整体效益,就是我们常说的“多管齐下”法。当矛盾双方势均力敌,斗争处于僵持状态时,如果一方精心选择某种新的哪 怕是不起眼的斗争形式,也有可能顷刻间改变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这就是所谓 的“风动石效应。”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任何矛盾都具有的两种本质属性,凡是存在着矛盾的地 方,必定是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二者兼而有之,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否 则就不成其为矛盾了。矛盾着的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双方力量处在此消彼长的不 断变化中,一旦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8、便引起双方地位的相 互转化,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联为一体,互为条件,使它们在相对稳定的统一体 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各自得到 发展。在矛盾的统一体中,矛盾双方对事物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两者之间总是 包含着某些可以共同利用的方面和因素。这里重点讲一下具有根本厉害冲突的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三种情形。A、首先矛盾双方互相吸取对方包含的可借鉴因素。B、其次矛盾双方互相利用对方对己方的激励作用。C、最后是互相利用对方的内部矛盾。举个例子。第三,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

9、基本趋势。这和矛盾同 一性的第二层含义是一致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物转化为他物,但是并不是 随便转化为任何别的他物,而是转化为自己的他物,也就是说,它是向着自己的 对立面转化。矛盾同一性的方法论意义:同一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条件、形式和基本方向。同一性作用原理告诉我们, 社会本身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只有在安宁和谐的稳定局面中, 各种矛盾才能互相联结、互相促进,互相发展,从而为社会进步准备条件、积累 力量、奠定基础。因此,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建 国以来经验已经证明,什么时候稳定,社会就发展,否则不但不发展,甚至倒退。 如“文革”时,斗争哲学泛滥,经济到了

10、几乎崩溃的边缘。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同一不是僵死不变的同一,对立面的斗争终究要打破互相依存,使旧矛盾体 瓦解而产生新的矛盾体,这正是辩证法的革命性质所在。发展指的是事物的运动 状态或趋势,事物的运动状态有两种:一种是相对静止的状态(量变状态),一 种就是显著变动的状态(质变状态)。因此,我们可以从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 变过程中去考察和分析矛盾斗争性的作用。第一,斗争性在量变过程中的根本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 化,为质变作准备第二,矛盾的斗争性是推动事物的质变,即推动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 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斗争性推动着事物发生着量的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 一定

11、程度,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使原来处于支配地位的一方变成被 支配的一方,使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变成支配地位的一方,这样旧的统一体就 会被新的统一体所代替,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可以说,没有斗争性,就没 有量的变化;没有量的变化,也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整个世界都会停滞不前。 事物性质的变化主要依赖于斗争性,西方哲学史中很重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的方法论意义:当事物处于量变状态时,要保持质的稳定性,保持统一体不被瓦解;而当质 变到来时,要善于抓住机会,速战速决,实现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属性,二者相互区别;但同时二者又

12、是互 相联系,不能分离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样,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 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很多策略的哲学基础。第一,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不是绝对的同一,而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 的同一,无论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还是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都要靠矛盾双方 的斗争来维持和推动。统一体中矛盾的双方依存要由斗争来维持,旧的统一体破 裂和新的统一体诞生,要靠斗争来实现。没有矛盾的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 互相依存,也没有互相转化的可能和趋势。另外,同一性如果离开了斗争性事物 将会变成僵死不变的东西,就不会有运动和发展。一个事物内部如

13、果没有否定这 个事物的因素存在,这个事物就会永恒地存在下去,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事物,这 说明同一中是有差异和斗争的。矛盾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对于我们提高情商,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深刻的 启示。第二,斗争性依赖于同一性。矛盾双方的对立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与同一 相联结的对立。无论矛盾双方的差异有多大,总是有着某种共同的基础和因素, 有着某种亦此亦彼的中间环节。斗争性不能离开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以同一性 为载体,同一性在相当程度上规定着矛盾斗争的性质、形式、规模和界限。同一性对斗争性有制约,因此我们在强调斗争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同一性 的作用。第三,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二者 的地位有不平衡性,其中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 争性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动力既不是单纯的同一 性,也不是单纯的斗争性,而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 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才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一事物向 另一事物的转化,即一事物向他事物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