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七年级语文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060034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窃读记七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窃读记七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窃读记七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窃读记七年级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窃读记七年级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窃读记七年级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窃读记七年级语文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窃读记七年级语文教案 书不仅是一样工具,更是一种超脱凡俗的心灵寄托,一种开发人类智慧的满腔热忱,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书,滋养着我们的血脉和骨肉,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和精神,滋养着我们的气质和品格,一起看看窃读记七年级语文教案!欢迎查阅! 窃读记七年级语文教案1 第一课时 扣题眼,顺势导入 查字游戏。师板书“窃”字,看谁最快查到。 指名读字音、记字形、说“窃”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释。 师接着板书“读”,过渡: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去读读课文吧。 初感知,整体把握 自由读课文。师:读课文后,你会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在课题旁边写上批注。(或默读、或轻声读

2、、或和同桌分段读等) 指名答。 再次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指名答。 小结:原来课文记叙了(师板书:记)“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 齐读课题。 再读题,鼓励质疑 再读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的内容或最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 质疑。 师将问题的大致意思板书于黑板上。 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偷偷的读书呢“我”是怎样窃读的呢“我”这样子读书又是怎样的感觉呢难道不怕被发现吗 师: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你们能提出这么多好问题,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懂这篇文章。 师:带着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去反复读通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品

3、词句,积累内化 你最感兴趣的上哪个问题呢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机动教学。 a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窃读的呢 ()指数名学生答。 ()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课件展示) “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3)师:再

4、用心读读这些句子,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一句或几句都可以,感受长短不限。 (4)学生练习在书上批注。 (5)全班交流批注心得,指名答。 (6)教师适时点拨,重点引导学生扣住“挤”“钻”“贪婪”“装着”重点词语以及“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个句子。 ()指导朗读。指名读,肯定性评价;分组读,激励性评价;分男女生读,感悟性评价。 b.“我”这样子读书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呢难道不怕被发现吗 过渡:读书在我们面前是何等的简简单单,而文中的“我”却是怎样一番滋味“涌上心头”呢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抒发作者“窃读”感受的句子。 指名答,师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件展示) 师:我们

5、都知道,朗读讲究抑扬顿挫。那么你在朗读时,会怎么处理呢可以打上朗读记号并写出这样处理的理由。 生边练读边打上记号。 指名读。 生:“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师:你为什么把“我很快乐”读的重些呢 生:因为“我”在窃读时感觉到了读书的快乐,所以强调了“我很快乐”。 师:明明是“偷偷摸摸”的,也能感受到快乐吗你是从课文哪里读懂的 生答相关句子,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急匆匆”“急切地”“饥肠辘辘”“依依不舍”“最令人开心的就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等重点的词句中感悟。 再指名读。 生:“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师:你读的又和其他

6、的同学不一样了,能说说原因吗 生:我强调的是“惧怕”的感觉,因为作者一直是提心吊胆地在读书,怕店主发现把他赶走。 师:是吗都担心成了这个样子还能读书吗 生:能。他很聪明,一直在假装,象下雨天假装成没办法离开的样子,其实是巴不得呢。 师:“假装”这个词说的好!“我”是怎么假装来掩人耳目的呢 生答相关句子,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这样的句子中感悟。 师:心里想的和做的不一样,这就是 生答:心口不一、口是心非。 师:那这几个词用在这里恰当吗 生答:不恰当。为什么呢 师:明明就是做一套想一套呀

7、生答:可是,他这样做也只是为了读到书呀!为了能读书呀! 师:哦,只是为了 生答:能读书。 师:只是为了 生答:读完书! 读全文,整理思绪 师:那么此时文中的“我”在你心目中是个怎样的学生呢 指名答。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共同感受一下这个“嗜书如命”的孩子吧。 齐读。 第二课时 听写字词,加强积累 (本课较难写的生字和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析词句,感悟写法 齐读“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这个句子,你喜欢它吗能说说原因吗 指名答。 小结:写得多好的句子呀,它写出了生答:作者的动作和心理,它写出了生答:矛盾的言和行,正是这样截然相反的描写,将一个想尽一切办法读书孩

8、子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能学着样子写上几句吗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学生练写。 交流点评。 诵语句,升华情感 过渡:“我”一放学就急匆匆地赶到书店,“我”一读书就是二个多小时,我腰酸腿疼肚子饿得饥肠辘辘,而这一切都是源自国文老师的一句话生答:“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感想。 师:古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今有论:“我们要终身学习。”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呀,就象是鱼儿离开了水,生命离开了阳光。让我们再次来读一读这句至理名言吧。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总结全文: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不一样”的人,他为了

9、读书可以生答:不吃美味佳肴,他为了读书可以生答: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他为了读书可以生答:象一匹“饿狼”,他为了读书更可以生答:“口是心非”!而这个“口是心非”一定是打了引号的,因为他和我们一样!我们都一样明白了生答:“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辨字行,熟记书写 交流熟记字行的方法。 观察书写位置。 学生书写。 窃读记七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刻画人物运用的细致的复杂的心理描写。 2.体会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技巧。 抓住主要内容,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读书的艰辛。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的深刻含义。 .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设

10、置悬念的写作手法。 学情分析 文章内容容易理解,但由于篇幅较长,可能给学生阅读、提炼信息以及品味语言造成一定困难,再加上学生生活体验较浅,也可能给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造成困难,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文本的时间,调动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书不仅是一样工具,更是一种超脱凡俗的心灵寄托,一种开发人类智慧的满腔热忱,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书,滋养着我们的血脉和骨肉,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和精神,滋养着我们的气质和品格,没有书的生活将黯然失色,没有书的人生将会孤苦寂寞,那么,生活中真的没有书,或者书不能满足于我们的欲望,该

11、怎么办我们今天来体验林海音的窃读经历。(板书:作者、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读准生字音。(幻灯片出示生字) 2作者介绍 林海音(19180_(请自填),中国现代女作家。生于日本大阪,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影响的作品。林

12、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在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上荣获“终身成就奖”。 三、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思考:“窃”的含义是什么“读”的心理怎样“记”的内容是什么作者怎么“记”的 提示:(1)偷偷的;()惧怕;()“我”“窃”读时候的各种经历;(4)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有一波三折、悬念迭起、波澜起伏的妙处。 四、品析课文,自主体验 1作者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和方法呢试着用简洁的语句分别概括出来。 提示:(1)下课后急忙赶到书店读书(第10段);(2)

13、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第11段);()贴在大人身边(第12段);()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第段);(5)饥肠辘辘的时候以花生来充饥(第段)。 老师总结:作者童年时代真是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地去阅读那些名著。 2速读书店受辱相关段落,画出相关关键词句着重品味,体会书店老板形象以及作者从走进书店到离开书店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提示:书店老板:粗暴、吝啬、唯利是图;“我”的心情:迫切、兴奋悲愤、屈辱、仇恨。 3、这次书店受辱带给童年的作者什么感受和影响呢 提示:第()()段。 老师总结:原本作者是怀着迫切兴奋的心情来到书店,但是受到了一个粗暴、吝啬、以金钱至上的老板的羞辱,结果作者怀着无奈、悲愤、仇恨的心情离开了曾经心爱的书店。这使作者尝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淡薄的一面。 五、合作探究,感悟人生 .圈画出作者第二次“窃读”过程中的心情变化的词语,这次的“窃读”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提示:恐惧、惶恐(第1段)快乐、激动(第19段)焦急、忿忿不平(第2段)绝望(第1段)慌忙、紧张(第22段)害羞、感激、激动(第3段)愉快、满足(第25段),作者由第一次的悲愤、屈辱、仇恨到现在的充满感激、感到愉快、轻松、满足。 2速读课文,理解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提示:身体的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