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059291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本文节选自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文中记录了陈招娣在排球训练中,几次罢练,最终克服困难,理智回归训练的故事,歌颂了她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一起看看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查阅!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文中记录了陈招娣在排球训练中,几次罢练,最终克服困难,理智回归训练的故事,歌颂了她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学情分析: 有的学生对陈招娣并不了解,课前需布置学生查一下有关她的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4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能力:在阅读中学习作者用典型事例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

2、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陈招娣罢练及继续训练时的倔强性格。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从课文对陈招娣罢练及继续训练细节描写中,体会女排姑娘的永不服输的顽强拼搏精神。 教学方法: 自读感悟 教具准备: 有陈招娣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背景资料激发阅读兴趣(多媒体出示) 同学们,中国女排在世界上的赛事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背后他们付出多少辛苦你知道吗其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来了解女排其中的一名成员陈招娣的故事,她是如何苦练的。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谈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读通课文后,可让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三、研读重点,感受陈招娣的训练吃

3、苦耐劳的顽强拼搏的品质 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女排训练辛苦的句子,围绕课文后的第一个思考题来进行。 2.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自己感动的场面,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先自己体会,再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课文最后九个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 (1)先让学生试着自己怎么读,再把自己的体会和大家交流。 ()反复朗读,读出人物的真情,最后让学生汇报朗读。 ()教师范读。 四、整体回顾,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2.在笔记本上简要地写一写自己了解的陈招娣。 五、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要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 2.读下面的句子,在括号

4、里填写恰当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招娣迈动了脚步了。不过,她( )往前走,()来个向后转,步子( )猛,动作( )冲。 3.小练笔:学习作者写典型事迹细节的写法。描写生活中的某个场面。 六、实践活动 1.选取课文中的一个场景,演一演。 2.课外阅读女排在赛场上拼搏的其他故事。 七、作业 抄写本文佳句。在练习册中自选两道题。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第一课时 1.说说你所了解的报告文学或特写: (简单根据字面猜也行,不必要求准确的答案。) 报告文学是用文学和文学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特写是截取一个人物或事件的某个片断,细致地加以描述。 2.你认为写成一篇好的报告文学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

5、收集素材(采访)。 整理、筛选素材。 写作。 让我们沿着作者的足迹先做第一步。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 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 作者采访到了哪些人问了什么问题得到的回答是什么 要求陈述时由两人组合模仿采访现场一问一答进行。 例: 作者:请问袁教练,你说“不能把运动员的性格的棱角都磨平了”,你能说说招娣性格上有哪些“棱角”吗 袁教练:招娣她挺泼辣的,虽然平时脾气冲一点,但是比赛的时候她真是拼得出、顶得住。那种豁出去的劲头不但给自己的队友巨大的鼓舞,也能让对手望而生畏呢。 明确: 可采访招娣:了解她的理想,分析她不怕苦、为国拼搏的性格。谈她对教练、对训练的看法,分析她对教练又怨又敬的心理。 可采访袁教练

6、:了解招娣的野劲(顽强拼搏)、愣劲(倔强、不甘认输)、邪劲(超乎寻常的劲头),谈他对招娣采取的训练策略:激将法。 采访队友: 招娣平日表现,对她的评价(介绍插叙的内容)。 对这样的训练的看法(为国苦练)。 对教练的评价、看法(了解队员、平易近人、严格冷静)。 总之:通过这些访谈能基本掌握文章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其间穿插对“腴、畔、瘸、峻、瘫、侥、窖、邪”等字的读音、写法、意思的掌握。最后根据时间情况向学生简介此届女排取得的骄人战绩 补:获得辉煌的“五连冠”,即:191年11月,中国队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以七战七捷的佳绩,首次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 1982年9月,第九届世界女

7、子排球锦标赛在秘鲁进行。中国队以9战8胜的战绩,第二次夺得世界冠军。 1984年8月7日,中国女排在第23届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以3比0战胜美国队,实现“三连冠”。 15年11月,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以战全胜的成绩,第四次荣膺冠军。 196年9月,中国队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以八战八胜的佳绩,第五次夺得世界冠军。 第二课时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设想了作者采访的内容,那我想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除了我们在课本中找到的这些材料之外,作者还会看到什么了解到什么呢 可以有女排一天训练的时间、内容、强度;可以有她们的饮食状况、伤病状况、业余生活等等。 2.现在

8、我们作者的手里笔记本、录音带已经有一大堆了,脑海里也装满了他所看到的训练场面了,那么该进入第二步:构思、整理素材了。把可用的材料挑选出来,还要安排好它们的详略。那就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做这项工作要遵循什么原则呢作者所做的安排是否符合这一原则呢 明确: 选材方面:相对平时的训练是本职任务来说,加练是招娣主动要求的,是她为国拼搏奋斗的表现。 插叙的3件事是介绍招娣不甘落后的性格的,她在一次比一次严重的伤病困挠下,依然不放弃排球,相对健康的训练来说,更能体现她为国争光的坚强意志。 、写教练和队友是对招娣进行烘托和补充。 详略方面:、加练的内容是文章所截取的一个典型片断,要通过细致的描写来展现人物性、精

9、神世界,所以必须详写。而且因为是作者所见,能够具体描绘。 、插叙的内容只是为了介绍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再加上是听他人的叙述,距离时间长,所以略写。 教练与队友是起烘托和补充作用,所以也略写。 构思:、顺序:按时间顺序叙事,展现二走三练的情节,其间安排插叙,一方面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一方面也使文章波澜起伏。 、手法: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在对教练和队友的描写中进一步塑造招娣的人物形象,使之更真实可信、生动感人。 3文章的框架已经基本构建好了,接下来作者要做的就是用生花妙笔把这些设想变成铅字了,这时他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明确:锤炼语言 。可利用课后练习三、四两道题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生动。

10、 、修辞的合理应用。 如“他像一尊石雕似的”。比喻的修辞表现了教练的坚定、沉着、严格要求的训练作风。 “她像一截木头被钉在那儿”。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招娣冷静下来后一动不动的情景,展现了她的“理智、倔强、好胜” 小结:本堂课通过对作者写作时选材、构思、用笔的分析,让我们不但对文章主人公的性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写作的基本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加以运用。 作业: 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招娣练球的感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

11、、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二、学习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三、学习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

12、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板书课题) 2.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由说,如有感情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质疑思考讨论等等。)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

13、份。 (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3.011.12.15自然段) (4)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按写信过程将课文分成三段。 (4)简单介绍一下凡卡。(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爷爷一个亲人。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

14、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 (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8.11.1自然段) 2轻声读第8.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9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 (2)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