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色散精品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059285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色散精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色散精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色散精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色散精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色散精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色散精品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第四节 光的色散教学目标 1通过色散实验,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用实验让学生体验色光的混合和颜料混合是不同的。2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知识简单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使学生对探索自然充满兴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1)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2)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并使学生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2难点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实验。教具准备 演示实验:水槽、平面镜、光碟、两个相同的三棱镜、投影仪、铁架台、光屏。 学生实验:三只聚光灯、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胶片、光屏、放大镜、颜料盒、调色板教学过程一、研究光的色散

2、 课前要求你们做课本P66图428实验,实验观察:太阳光经玻璃、水反射和折射后产生的现象,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看到了白色的太阳光变成彩色的了。 师:做这个实验,最好在阳光下进行。纸板离盛水脸盆近了,光斑展不开,现象不够明显,远了,光斑亮度不够,现象也不明显,所以实验时要进行调整,获得较好效果、师:将光碟放在阳光或日光灯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从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还是白光吗?有几种颜色,分别叫什么?七色光从第二个三棱镜射出后,是什么颜色的光? 生甲:从第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不是白光,是七种颜色的光,分别叫红、橙、黄、绿、蓝、靛、紫。 生乙:七色光从第二个三棱镜射出后又变成一束

3、白光。 师: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七种颜色的光汇合后变成一条白色光带,叫色光的复合。 师:你在生活中是否看到过自然界中的彩虹?如果看到过,请你回忆一下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看到彩虹的? 生:夏天雨后的天空中看到过彩虹。 演示实验:取一只小型的废白炽灯泡或小电珠,去掉灯脚与灯丝等,在里面装满清水。再取一个不透光的硬纸板,在板上开一个与灯泡直径相仿的孔,用较强的光通过板上的孔照射到灯泡上。在板上灯泡一面可以看到孔的周围有一圈彩色的光环,从内圈到外依次是紫、靛等色,最外圈是红色。如图4424所示。 也可利用浇花或美发用的小喷雾器产生喷雾的效果,调整喷水雾方向,使观察者能够在背对太阳

4、的方位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彩虹?人造彩虹中有几种颜色的光?如何排列?二、色光混合及物体颜色学生探究实验:4个人一组在聚光灯前蒙一块有颜色(红色、黄色或蓝色)的透明胶片,再将其发出的光投射出白色屏幕上,形成有部分光交汇。师: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甲:透明物体的颜色与透过的光的颜色相同。 生乙:不同颜色的光能混合成另一种颜色的光。 生丙: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可以得到白光。 生:看到了彩色扇面。师:可能有的同学课前没有做以上两个实验,请课后留下来补做。演示实验:取两个三棱镜,一个带狭缝的挡光板和一个白色光屏,在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时,理想的光源是太阳光,可以

5、用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实验室内,通过有窄缝的挡光板后入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注意入射光线要从底边方向斜向上射入三棱镜,将光屏放在棱镜的另一侧面,使三棱镜绕自身的轴线微微转动,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彩色的光谱带。光屏与棱镜的距离调节在0.5m左右为宜,这样得到的彩色光谱带清晰。 做七色光的混合实验时,两块棱镜的相对的边要平行。光屏距棱镜的距离约1m,这样才能观察到混合后的白光。 实验光源也可以是日光灯、功率较大的白炽灯等。 实验时,开启投影仪,调节三棱镜高度并转动三棱镜,可观察到屏幕上白色光带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光带现象。 将另一个三棱镜也安装到铁架台上,位置如图443所示,适当

6、调节后,可观察到七色光带又汇合成一条狭窄的白色光带。 师:实验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的光则都可以通过红、绿、蓝的适当混合而得到的,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和计算机显示器的屏幕上艳丽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合成的。 板书:2光的三基色 学生探究实验:学生4个人分一组在调色板上试试,能否用红、黄调出橙色?用红、蓝调出紫色?用黄蓝调出绿色?用调出的颜色再混合,并改变不同颜色混合时的比例,还能调出哪些颜色? 生:探究、交流。 师:各种颜色的颜料的混合能否调出红、黄、蓝? 生:调不出。 师:红、黄、

7、蓝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板书:3颜料三原色 师:你们将这三种颜色调在一起,试试会调出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混合在一起,会产生白光,颜料的三原色调在一起会变成黑色。 自然界的色彩种类繁多,不同的色彩搭配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使人产生联想。看到黄、橙、红的暖色,你会联想到什么?看到绿、蓝、紫等冷色,你又会联想到什么? 生:看到暖色我会联想到太阳、火等,看到冷色我会联想到草地、水等。 师:冷暖色的对比与协调,能产生美妙、生动的色感。课堂归纳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8、这叫光的色散。自然界中的彩虹就是光的色散现象。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又会变为白色,这叫光的复合,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师: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教师简要地对本节课全班同学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板书设计第四节 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2、光的三基点:红、绿、蓝3、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教学反思上课之前,学生对物体的颜色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够从科学的角度解释物体的颜色,就成为本节课的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在介绍光的色散知识基础上,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结合光的反射知识,让学生理解,我们看到哪种颜色,其实就是那种颜色的色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联系到教室里不同颜色的物体,举例说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联想到电影屏幕为白色的原因,进一步提问,放映机的灯泡发出了白光,但照到屏幕的却是五光十色,其原因在于光透过了有颜色的透明胶片,让学生体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这样从生活中挖掘的现象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程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