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壤与褐土比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058429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棕壤与褐土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棕壤与褐土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棕壤与褐土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棕壤与褐土比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棕壤(Brown soil)褐土(cinnamon soil)概念棕壤是在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大陆季风 气候、落叶阔叶林下,发生较强的淋溶 作用和粘化作用,土壤剖面通体无石灰 反应,呈微酸性反应,具有明显的粘化 特征的淋溶性土壤。褐土是在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干旱 森林与灌木草原植被下,经过粘化过程 和钙积过程发育而成的具有粘化B层、 剖面中有CaCO3积聚的中性或微酸性的 半淋溶性土壤。地理分布在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 落叶阔叶林下在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干旱森林与 灌木草原植被下在欧洲分布广泛,英法德瑞典、巴尔干 半岛前苏联欧洲部分的南部山地,在北 美分布于美国东部,在亚洲主要分布

2、于 中国、朝鲜北部和日本主要分布在北纬34-40,东经103-122 之间,北起燕山、太行山山前地带,东 抵泰山、沂山山地的西北部和西南部的 山前低丘,西至晋东南和陕西关中盆地, 南抵秦岭北麓及黄河一线成土条 件1成土 母质非石灰性的残积坡积物和土状堆积物以黄土状物质和石灰性成土母质为主2气候 条件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3原生 植被一般认为是落叶阔叶林。但现在已难以 找到,绝大部分主要生长赤松和油松自然植被是辽东栎、洋槐、榆树、柏树 等为代表的落叶阔叶林和酸枣、荆条为 代表的灌木草原成土过 程1淋溶 与粘 化过 程以淋淀粘化为主淋溶粘化和残积粘化均有,但多以后者

3、为主2生物 积累 过程生物富集作用较强,积累大量腐殖质, 在木本植物及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腐殖质以富里酸为主,开垦后以胡敏酸 的量则有所增加第一是残落物均以干燥的落叶疏松地覆 于地表,以机械摩擦破碎和好气分解为 主,所以积累的腐殖质少,腐殖质类型 主要为胡敏酸,第二是残落物中CaO的 含量丰富3钙化 作用无母质中易溶盐类大部分淋失,而硅、铁、 铝等氧化物基本未发生移动,钙、镁化 合物则在土体中发生淋溶与淀积,并在 土体中下层形成一个钙积层。基本 性状1剖面 分析O-A-Bt-CA-Bt-Ck 或 A-Bt-CO层:枯枝落叶层,开垦以后,此层即 消失;A层:腐殖质层,暗棕色,多为细沙壤土,

4、粒状或屑粒结构,疏松、根多、无石灰 反应。Bt层:粘化淀积层厚度50 80cm,棕色, 质地粉质壤土一粘壤土,核状结构,紧 实,根系少,结构体表层有胶膜和少量 SiO2粉末,无石灰反应,有铁子。C层:母质层,因母质类型不同而有较 大差异,但多是非碳酸盐风化壳。A层:暗棕色,一般质地为轻壤,多为粒 状到细核状结构,疏松,植物或作物根 系较多B层:即心土层。厚度5080Cm左右, 颜色棕褐,一般中壤一重壤,核状结构, 较紧实,结构体外间或有胶膜C层:根据母质类型而有较大的变异2矿物 分析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还有一定量的 蒙脱石、高岭石和少量的蛭石与绿泥石。粘土矿物以水化云母和水云母层钾离子 释放

5、而形成的蛭石(含量20%70%)为主,蒙脱石次之(10%50%),少量的高 岭石3物理 特性发育于黄土状母质上的棕壤,质地细, 凋萎系数高,田间持水量亦高,故保水 性能好,抗旱能力强,但透水性较差与土壤质地关系较大,无特殊的障碍层 次,个别的石灰性褐土有石灰淀积层4化学 性质土壤呈中性一微酸性反应,pH为 5.57.0,无石灰反应供氮能力属中等水平,磷的有效形态低, 钾比较丰富,微量元素,与土壤的 pH 值和母质关系较大,盐基饱和度80%, pH值为7.08.2左右5机械 组成土壤质地因母质类型不同而变化较大, 淀积层质地普遍偏粘一般为轻壤一中壤,但粘化层则多为中 壤一重攘基本类型棕壤酸性棕壤

6、白浆化棕壤潮棕壤棕 壤性土普通褐土 淋溶褐土石灰性褐土 潮褐土楼土农业利 用与改 良利用 价值分布区气候条件优越,广泛适合于小麦、 玉米、高梁、花生、甘薯等多种农作物, 以及多种树木和果树的生长,具有较大 的农业和林业利用价值。分布在暖温带半干润季风区,具有较好 的光热条件,一般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 两熟。由于主体深厚,土壤质地适中, 广泛适种小麦(绝大部分为冬麦)、玉米、 甘薯。花生、棉花、烟草、苹果等粮食 和经济作物,存在 问题丘陵地区的棕壤通透性差,有一定的水 土流失现象,酸性棕壤和白浆化棕壤或酸、或瘦、或薄,土 壤质地过沙或过粘,是棕壤地区的主要 低产土壤类型。主要问题是降水量偏小和降水量过于集 中改良1修筑梯田、防止水土流失2广辟有机肥源,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3合理施用化肥4改良质地:发育在黄土状母质上的棕 壤,质地粘重,掺沙或炉渣改良1开展水土保持,发展水利灌溉 2开展旱作农业的土壤耕作措施 3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4因土种植,发展土壤潜力优势 5适当发展畜牧业与林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