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败亡及其启示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057725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宋的败亡及其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宋的败亡及其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宋的败亡及其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宋的败亡及其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宋的败亡及其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宋的败亡及其启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宋的败亡及其启示韦润儒 天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选修课论文)摘要:北宋的灭亡不是偶然,而是是王朝的军事建制、战略眼光存在欠缺,经济政治出 现混乱,官场腐败严重等问题叠加所致,我们要从古人那里吸取教训。关键词:北宋 军事建制 战略 变法 腐败 启示引言:北宋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是一个十分值得反思的王朝,它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发达 的经济,最繁荣的文化。然而却被经济文化远不及自己的金灭掉,留下了靖康耻这个宋人无 法治愈的伤痛。当面对作为但是经济和文化强国的北宋被金灭亡这段历史,我们都要深思。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靖康元年也就是1126年的八月,北宋都城开封被女真人围困,这年的年底,开封沦陷。 不仅北宋

2、王朝的府库积蓄被抢夺一空,而且包括宋徽宗和钦宗在内的皇室宗亲、嫔妃宫女、 文武百官等都被掳走,史称“靖康之变”。北宋就此灭亡。在对于这段历史进行了探索时, 可以看出宋朝的败亡原因绝不是偶然。首先,军事上,虽然宋朝的军队数量十分可观,据记载,皇祐初年,全国军队达到了一 百四十万之众。但是悲哀的是军队的素质却越来越差。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北宋建国以后 将募兵制作为一项不变的国策确定了下来,由此造成军队数量越积越多。为了维护社会治安, 防止百姓造反,国家在没有认真考虑被征者的素质情况下把他们招募到军队中来,包括游手 好闲的人和一些地痞流氓。严肃的军纪逐渐被市井和流氓的气息所取代,士兵们常年疏于训 练

3、。除此之外,由于是雇佣兵,拿钱办事。所以造成士兵们的忠诚度严重不足,有奶便是娘。 同时,从赵匡胤建立大宋后就积极采取的崇文抑武的国策。自己搞过一次突然袭击“陈桥兵 变”就黄袍加身了,绝不能让别人也捡了这个便宜。他认为如何要让将领死掉篡夺之心的最 佳之技,莫如剥夺他们的统兵之权。因此,才有了“杯酒释兵权”,才有了重用文官的系列 措施,才有了大量招收士子的科举制度。这就是后来导致败亡的“积贫”、“积弱”和“三冗” (“冗官”、“冗兵”、“冗费”)的后遗症的由来。于是,先前地位崇高的武将在皇帝的刻意压制和社会轻视的风气的双重压力下逐渐变成 了政治舞台的配角,成为了不受重视的一个群体。在这种情况下,那

4、些脾气暴躁甚至有点残 忍的武将们为了获得认可开始按照皇帝和文官的标准来改造自己,于是史书里有了一句十分 “经典”离别献词:“我听说上古时候民风淳朴,希望陛下好好保重身体”。皇帝不仅在政治 上对武将充满了猜疑,而且在军事上也紧紧地将武将的手脚束缚起来。朝廷下令“不允许武 将拥有亲兵”,把将军和士兵分开来,弄得“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以至于将军们在军队中 缺乏威望,难以使士兵听从指挥。如果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也许我们能把一支军队由弱小发 展为强大寄望与一名优秀的将军的话,那么在宋代这种希望太难以变成现实了。在战场上, 皇帝“预先设计好阵图,临战武将只能按照图来布阵,不允许有一点改动。”这就导致了在

5、北宋与外族的战争中,将领们无法随机应变,无法利用稍纵即逝的战机实施有效的军事行动。 面对制度上的层层压制,北宋的武将为了自身安全,他们“要么采取谨小慎微的做人方式, 要么放任自流,弄得自己声名狼藉。”这样使得人们对武将们的印象也变得越来越差。单是西夏政权,就已经让北宋“焦头烂额,左支右绌。”在这种情况下,北宋的统治者 更满足于和北方的辽朝的和平状态,不敢与骁勇善战的辽朝军队争夺燕云地区。军队不行也 就算了,在战略上北宋的统治者相当缺乏眼光。比如,西夏开国后就认识到西北少数民族的 支持和拥戴的重要性,西北少数民族不仅为西夏提供了衣食之源,而且是西夏对抗宋朝的主 要武装力量,所以有人说西北少数民族

6、是西夏发展壮大乃至繁荣的基本物质力量。正由此, 西夏的统治着不遗余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方针,不断开拓边疆。据记载,到公元1037 年, 在元昊“攻取瓜沙肃三州,奄有河西”后,“西夏左膀右臂成矣”。相比之下,北宋的统治者 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战略地位的估价却不足。这里有很多的原因,根据历史的发展,唐末五代 以来,中国的政治重心向东,经济重心向南发展,西北地区战略地位下降;当时西北还没有 强大的政治力量存在;再者,太宗认为“党项号为小蕃,非是劲敌”。这样一来,北宋显得 十分被动消极。自己打仗不行又不能争取到彪悍的少数民族,而且还让对手夺走,所以说北 宋屡战屡败也是见怪不怪了。最致命的战略失误当属北宋联金

7、灭辽,虽然宋辽是敌对关系, 但是北宋没有看到辽朝对于金的牵制作用,而且高估了自己的力量。北宋与金的“海上之盟” 中说北宋帮助金灭辽后金把燕云十六州送给北宋,北宋则要将给辽的岁币转给金。如果说灭 了辽朝后还不是特别致命的话,那么北宋随后的一系列举动就十分致命了。北宋十分缺少马 匹,燕云地区则可以大量养马,在当时宋金边界开阔,有“一骑可敌七步卒”之说。这样一 来北宋明智的选择应该是继续努力维持与金的这层纸窗户,大力发展可以给自己举得优势的 骑兵部队,以待时机。但是宋朝可能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多了,想借胜仗卖弄一下自己的“仁 爱、刚正”思想竟然“收留辽国降臣,不送岁币”让金国大怒,举国伐宋,在金国的铁蹄

8、下, 百万宋朝弱兵自然一溃千里。其次,经济政治上,北宋的当局进行过探索,最为著名的就是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石对 于变法和怎样变法都有自己的独特看法,经济思想先进。然而他“不周知社会,对当时社会 是否拥有实施这些变法的基本商业条件也不是很了解”,变法太过于理想化和一厢情愿。推 行变法过程中王安石也缺乏政治技巧,史料记载,他凭借神宗的支持,严厉打击那些有异议 的人。不断激化了自己与反对者的矛盾以至于到了后来不可调和,许多人不得不选边站,使 得朝廷发生了分裂,党争愈演愈烈。后来由于舆论的压力王安石罢相,神宗依然采取铁腕政 策推行变法,大兴文字狱。宋朝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不仅是司马光等人的反对,更重要的是

9、 新法实施过程中走了样。变法的指导思想上重“理财、轻吏治;重聚敛,轻生产;重指标, 轻治本”。神宗即位就提出“当今理财最为急务”(毕沅续资治通鉴卷)王安石的本 意是“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王安石王文公全集)的设想,然而在神宗的影响下不得不改 变态度,于是才有了 “凡政可得民财者无不取”宋史司马光传),结果老百姓对国家的 赋税上增,以至于影响到了生产,反过来也就影响了政府的剥削收入。形成了恶性循环。总 而言之,变法没有真正贯彻“利民”及“不加赋而国用足”的初衷,而且还加重了百姓的负 担,以致民怨沸腾,这为反对变法者提供了充足的证据。王安石这位大学问家是改革的高明 设计者但是悲哀的是“高明的设计者未

10、必是成功的改革者”。他在不经意间他拖垮了北宋的 经济,扰乱了政治,君心失衡,加剧了人心的分裂,为北宋的灭亡埋下伏笔。甚至当大祸临 头之际,是议和,还是抵抗,还是迁都,朝中大臣同样是固执己见,无不相让,一再浪费了 稍纵即逝的大好机会。即便这样,把宋朝的败亡责任推给王安石变法并不是很客观。宋廷南渡后检讨造成危亡 的原因时,宋高宗为了开脱父兄的历史罪责,把国家破亡的责任加到王安石变法以及下面要 讲到的以蔡京为首的乱臣贼子的头上,使神宗至徽宗的皇帝都脱去“国事失图”的干系,借 以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这样一来就达到了宋高宗的政治需要了。所以当看到写于南宋的史 书上看到不少人把王安石变法作为北宋由盛转衰的

11、分界点时,不得不令人怀疑其背后有政治 上的目的。当然,腐败堕落也是北宋灭亡的重要原因。但是宋高宗的算盘打得不好,据史料记载, 徽宗的名声好不到哪里去。宋徽宗“重用六贼,好大喜功,纵情声色,挥金如土,耽溺道教, 大造道观”。显然,这样的皇帝所倚重以蔡京为首的“六贼”自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援 引亲故,广结党羽,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大肆搜刮民膏民脂,穷奢极欲”当时理学传人杨 时就有言:“用事二十余年,祸国殃民,几威宗社,人所切齿”,由此可见一斑。宋朝的官吏 腐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有:其一,官吏自身素质地下。宋朝大开科举之风, 一时间,官员数量大增。多数为官的读书人,都怀揣着很强的功利

12、之心,整天想着有朝一日 能手握重权。这样一来花在政务上的时间自然不多,官吏之间为了名利明争暗斗;其二,宋 朝高度发展的经济。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社会的繁荣的同时也使得官吏能利用商品经济的繁 荣隐藏自己的腐败,使之不为制度所控制;还有宋朝为了推行重文轻武,承诺不杀士大夫, 这样一来有了这个救命的稻草,不少人就会更加胆大妄为。当时的军政也是相当腐败,宋 史邓肃传中有说“有同时立功,而又功相等者,或已转数官,或尚为布衣,轻重上下, 只在吏手。”这样还有多少人肯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都说落后就要挨打,但是宋朝告诉 我们虽然不落后,腐败一样挨打。根据史料记载,大宋王朝确立之前,其客观背景与大汉基本相近。也

13、是“经历数百年 的军阀混战,人心思定”。赵氏登基后,不久宋太祖也率兵意欲平定北方,解除威胁和侵扰。 历史是惊人的相似。他同样兵败被围,同样割地赔款,被迫采取“绥靖主义政策”。也许是 汉武帝著名的“罪己”缘故,也许后世放大了“穷兵黩武”的恶果,总之,大宋王朝的天子 们没一个想采取汉武帝的养精蓄锐、主动反击的策略。于是乎,由于自身的种种不足,最后 终于把王朝断送在经济文化发展远不及自己的金给灭掉,两个皇帝同时成了女真人的俘虏, 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更加严重的是无数无辜的百姓或死或伤,或是颠沛流 离,骨肉分离。这种无比巨大的打击对于享受文明富足生活的宋人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出 于对宋朝

14、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景仰,这样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最高 水准却为少数民族政权摧毁的王朝难免会令人扼腕叹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今社会,中国经过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了仅次于美国 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12 年我国的 GDP 总量达到了 518942 亿 美元,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幅上升。但是北宋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严重后果告诉我们后人:商品 经济越发达,社会的各个阶层就会对经济有着越敏感的反应,人们的利益就越多的和它联系 在一起,所以无论如何都要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发展离不开对外贸易,作为我国经济 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5、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促进与 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减少我国的贸易顺差等措施应该作为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途径。同时产品的生产又离不开资源,为此,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加强同非洲的合作是十分明 智的选择。据估计,非洲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是世界储量的10%,天然气是世界储量的8%, 钻石是 99%,铀矿是10%。几内亚拥有世界铝土储量的三分之一,刚果有世界钴矿的40%, 南非拥有世界白金储量的 88%。因此,维持我国对于非洲的贸易优势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同时政治上的稳定也是十分重要,说坚持中共为核心的政治协商制度虽然不免有点政治色 彩,但是这确实是当前维护我们国家政治稳定的重中之重,是我们不断

16、继承和发展国家大政 方针的必须。相比一些国家,党派之间为了竞选搞得你死我活,社会动乱,民族分裂。如果 一个党派没能持久当政,那么在它时期的有长远目的的计划很可能会随着政党的下台而终 结。不说外国就说宋朝吧,王安石的改革派失势后保守派反补,通通废掉一切变法措施,包 括一些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措施,这与现在一些国家何尝不是类似。经济政治固然重要,但 是于此同时我们应该加快国防建设,整顿军纪,狠抓军事斗争训练,精兵简政,提高军队维 护国家利益的能力。现阶段,我国的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还不是很相称,军队装备的质量虽 然在最近几年得到令人振奋的发展但是离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如航空发动机,精确制导 武器等领域落后与国外先进水平很多。在现代战争中制空权是“打胜仗”的前提,精确制导 的导弹是封喉的利器。如果飞机飞不起,导弹打不准那就丧失了制胜的法宝,人再多还是当 炮灰,这就类似于宋朝缺少马匹和“百万之众皆弱兵”的尴尬境况。除此之外,与宋朝类似,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制度建设的不健全,官员的腐败现象比较突出,社会上不少深谙世事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