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055534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深圳市 2017-2018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 题。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世界属于流动,唯“一切皆变”的规律才能永恒。就中国诗歌而论,从诗经而楚辞 ,从律绝而曲令,从旧体诗而新诗,留下的正是流动的轨迹。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诗歌总是在对自己时代新的审美精神的最大适应中获得出世权,中国新诗亦如此。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郭沫若的自由诗宣告了“诗体大解放”的最初胜利。 “诗体大解放”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其实,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胡适就自称尝试

2、集的“尝试”二字也是从古诗那里取用的。传统是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广泛性、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任何民族的诗歌都不可能完全推开传统而另谋生路。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 ,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然而,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会造成诗的差异。大而言之,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从来不同。因此,西方诗与东方诗也有很大不同。把话说得更远一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也有颇大差异,无论是二者的诗学观念、诗学形态,还是二者的发展之路。西方诗学推崇戏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西

3、方诗学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西方诗学运用纯概念,东方诗学运用类概念;西方诗学滔滔,东方诗学沉静等等。中国诗歌有自己的道德审美理想,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与运思方式,有自己的形式技巧积淀。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自然,中国新诗也处在现代化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只有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传统才可能在新诗中生存、活跃与发展。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本民族的传统和他民族传统是一个空间概念。不能用空间概念代替时间概念。如果将现代化理解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这将是一种滑稽 剧。接通

4、新诗与传统的联系不是倡导传统主义,应当将传统和传统主义分开。对传统作僵滞 的、静止的理解,甚至将诗传统窄化为传统诗,因而指责新诗的种种“不是” ,呼唤旧体诗的复兴等等,这种传统主义是新诗寻求新变的障碍。从总趋向看,西方诗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和与散文界限太不清相反,新诗与传统界限太清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接通传统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节选自吕进熟读 ,不会吟诗也会吟,有删改 )1. 下列对“中国新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是对“五四”时期新的审美精神最大适应的文化运动产物,又是“诗体大

5、解放”的产物。B中国新诗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但实际上,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倡导传统主义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C中国新诗处在传统要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D中国新诗存在着与传统界限太清的焦虑,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郭沫若的自由诗就是应变而生的产物。B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胡适的新诗诗集尝试集的“尝试

6、”二字也源于古诗。C传统是非常稳定并且神圣的文化现象,而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D 中国新诗的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若把它理解为抛弃本民族传统,而继承发展他民族传统,那将是一种“滑稽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造成了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的巨大差异,但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B 因为西方诗与东方诗有很大不同,所以,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也从来不同。C 西方诗学推崇戏剧,运用纯概念,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以抒情 诗为本,运用类概念,注重领悟性、整

7、体性、经验性。D 西方诗和中国新诗在与传统的关系上也不同,西方诗是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一 6题。儿子烙的饼林华玉林峰的儿子小帅一生下来就有智力障碍,为了给儿子治病,林峰两口子花光了家中所有 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可儿子到了十岁,走起路来还是东摇西晃,站不稳,口齿也不清, 只能断断续续说一些词语,而且一说话,嘴角就会流下一串口水。妻子最终承受不了这种压 力,留下一封信后,逃离了这个家,再无音讯。看着空荡荡的家,看着走路歪歪斜斜的儿子,林峰觉得生活再无颜色。他开始酗酒,每 天都把自己灌得烂醉,回

8、到家倒头就睡,沉醉不醒。这天,他再一次大醉而归,衣服也不脱就一头扎在床上。不知过了多久,他好像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说:“爸爸,起床,吃饼!”接着他闻到了一股久违的饼香。他睁开惺怯的眼睛,床前立着一个瘦小的身影: 十岁的儿子手里正端着一个盘子,里边有一张冒着热气的饼。他怀疑是在梦中,所以用手指触了一下那张饼,很烫,他下意识地把手缩了回来。同时, 他也清醒了过来,眼前的一切并非做梦,确实是儿子端着一张饼站在他面前,用含混不清的 语气说着:“爸爸,起床,吃饼!”儿子会烙饼了?他不敢相信,揉了揉眼睛,低头看去,与其说那是一张饼,不如说是一 个丑丑的面疙瘩,一个烧糊的面疙瘩,上面有几片颜色深

9、一些的东西,好像是葱花。儿子很兴奋地说:“爸爸,你最喜欢吃饼,我是跟着奶奶学的,以后,你就可以天天吃饼了!”烙葱油饼是林峰母亲的拿手好戏,林峰一直认为母亲烙的葱油饼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食物。母亲烙的葱油饼又薄又香又酥,味道好极了。母亲在世的时候,因为身体,只从乡下来过林峰家一次,那时林峰对她说:“娘,很长时间没吃到您烙的葱油饼了,您今天给我烙一张吧!”当时,林峰的儿子就跟在奶奶的身后当小尾巴,看着奶奶从面粉袋里舀了几勺面粉出来 和好放一旁,然后切好葱花放在碗里,浇上几小勺花生油,拌匀。之后把修好的面团擀开, 擀得薄薄的,浇上油和葱花,再团起来,慢慢擀平,再在平底锅上浇上一层花生油,待油温上来后,把

10、那张擀好的饼放进锅里,时不时地用铲子翻一翻。约莫十几分钟后,一张香喷喷的葱油饼就出锅了。回想起来就是那一次,儿子竟然记住了奶奶烙葱油饼的程序。也记住了爸爸最喜欢吃的是葱油饼,所以给爸爸烙了一张。林峰忽然看到,儿子的小手通红,他一把抓过来,看见儿子的两只小手上有好几个水泡。显然,刚才烙饼时,滚烫的铁锅烫伤了儿子的手,林峰哽咽着说不出话,一把将儿子搂在怀中,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下来。儿子一边用小手给他擦眼泪,一边说:“爸爸,我不疼,你尝尝,我做的饼,跟奶奶做的是不是一样的?”林峰撕了一块饼放在嘴里,饼有点夹生,里边还有没和开的面疙瘩,但林峰觉得这块饼又香又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饼。他说: “儿子

11、真能干,烙的饼和奶奶烙的一样好吃! ”儿子听了,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说: “只要爸爸不喝酒,小帅就天天给爸爸烙饼,妈妈说过,喝酒不好”林峰刚止住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他搂住儿子,摸着他的头说: “爸爸答应小帅,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从那以后,林峰再也没有酗酒。他在附近的工厂找了一份工作,虽然工作很累,但可以照顾儿子。一年后,他把小帅送进了特殊教育学校。小帅在特殊教育学校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为他对电脑有浓厚的兴趣,后来还专门学习了修理电脑。长大后的小帅不仅生活能自理,还有了一技之长,他找到了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生活。林峰至今仍记得小帅给他烙的饼,正是那张饼让他明白了责任和担当,更给了他重新面对生活的

12、信心和勇气。(原文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小说开头一段概括叙述林峰儿子的病情、家境的窘迫、妻子的逃离等内容,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也为后文儿子长大成材埋下伏笔。B. 林峰因家境的破败和儿子的病情自暴自弃,整日酗酒,对生活完全丧失了信心,但儿子在他一次大醉后为他烙葱油饼的举动,彻底打开了他的心结,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C. 小说详细描述林峰母亲烙葱油饼时的细节,既表现出林峰对母亲烙葱油饼的关注,更是为交代儿子会烙葱油饼的缘由,看似一段平常的描述,在文中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 作品两次描写林峰流泪,这充分说明

13、即便像林峰这样的坚强的人,面对儿子因为给他烙葱油饼而烫伤了手以及儿子劝他不要再喝酒时所说的真诚而贴心的话也会被感动。5 分)5. 小说以“儿子烙的饼”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小说的价值不但能给人带来愉悦,同时教人明理,这篇作品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请结合 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9 题。材料一1965 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年轻人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共区域,供人们免费使用。这次勇敢的尝试被普遍认为是共享单车的起源。现今,共享单车在全球遍地开花,但是发展却不尽相同。“西雅图的共享单车太烧钱,已经宣告夭折

14、。”今年1 月,西雅图市长宣布该市单车分享计划彻底失败了。报道称,西雅图自行车共享服务的收入及推广效果远不及预期。有数据显示,西雅图市的陡坡道路是该计划夭折的重要因素。“想用车的时候空无一车,要停车的时候找不到停车桩”,纽约市公共自行车共享计划在用户体验不佳的情况下,经营状况也每况愈下。又比如,巴塞罗那的 Bicing 每年赤字竟高达1200 万美元,与Bicing 同属难兄难弟的还有伦敦公共自行车系统与众不同的是,法国成了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共享单车项目的国家。最为著名的案例应数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Velib 。 在发展初期, Velib 出现过 8 成单车被损坏和盗窃的状况,但如今却成功化

15、解危机,年均利润高达2000 万欧元。 Velib 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便宜。无论是巴黎市民还是旅居者,只需支付 29 欧元的年租金(约合人民币 216 元) ,便能够无限次地使用。当然,该系统运转良好还离不开资本及政府的配合通过与德高广告公司合作, Velib获得了用于建设和管理整个公共自行车系统十年的费用, 用于交换的则是巴黎50%户外广告牌的独家使用权。( 摘编自共享单车在中国很火热在欧美日子并不好过 ,新浪综合, 2017-03-22)材料二往何处去 ?爆发式的增长过后, 刚刚起步的共享单车已经面临发展之问。 解决公共出行 “最后一公里”,共享单车的贡献无须多言,但是随之出现的乱停乱放等管理困局,“如何骑得更远”已是迫切需要回答的现实之问。只有共享的旗帜,没有共治的思路,“骑得更远”只会是一句口号。毫无疑问,共享单车是当下的投资热点,然而,共享单车会不会只是一场资本的游戏 ?事实上,资本推动下的重投入轻管理的缺陷,正是共享单车乱象的重要推手。而且,当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