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吉林省桦甸市矿产资源规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05347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吉林省桦甸市矿产资源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推荐吉林省桦甸市矿产资源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推荐吉林省桦甸市矿产资源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推荐吉林省桦甸市矿产资源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推荐吉林省桦甸市矿产资源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吉林省桦甸市矿产资源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吉林省桦甸市矿产资源规划(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吉林省桦甸市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桦甸市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一月目 录第一章 矿产资源现状及供需形势1一、首轮规划实施成效1二、矿产资源基本特点1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四、矿产资源供需形势6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9一、指导思想9二、基本原则9三、规划目标11第三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5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15二、矿产资源勘查16第四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20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及总量调控20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21三、开采规划区块24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24五、矿山开采准入条件26六、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27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2、30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30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30三、矿区土地复垦32第六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4一、法律措施34二、行政措施34三、经济措施36四、技术措施37附 表 目 录附表1:截至2007年桦甸市矿产资源储量表附表2:截至2007年桦甸市矿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附表3:2007年桦甸市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4:2007年桦甸市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5:截至2007年桦甸市主要矿产探矿权现状表附表6:截至2007年桦甸市主要矿产采矿权现状表附表7:桦甸市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附表8:桦甸市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分区表附表9-1:桦甸市基础地质调查评价项目表附表9-2:

3、桦甸市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项目表附表10-1:桦甸市矿产资源重点勘查分区表附表10-2:桦甸市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附表11:桦甸市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附表12-1:桦甸市矿产资源重点开采分区表附表12-2:桦甸市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附表13:桦甸市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附表14:桦甸市矿业经济区规划表附表15:桦甸市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附表16:桦甸市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附表17-1:桦甸市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规划表附表17-2:桦甸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规划表附表18:桦甸市矿山土地复垦规划表附表19:桦甸市自然保护区一览表附表20

4、:桦甸市旅游景区(点)一览表附表21:桦甸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附 图 目 录1、桦甸市矿产资源分布图2、桦甸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3、桦甸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图4、桦甸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图5、桦甸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分区图6、桦甸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图7、桦甸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总 则桦甸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在桦甸市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桦甸市矿产资源,促进桦甸市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使矿产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按照国土资源部的部署,依据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根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

5、2015年)、吉林省地质勘查规划(2006-2010年)、吉林市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桦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结合本市的矿产资源基本情况,编制吉林省桦甸市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是桦甸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重要依据。规划适用范围为桦甸市所辖行政区域。规划以2007年为基期,规划期为2008-2015年,展望到2020年。规划由吉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桦甸市人民政府发布,桦甸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落实和组织实施。第一章 矿产资源现状及供需形势一、首轮规

6、划实施成效地质找矿实现较大突破。首轮规划实施以来,累计投入勘查资金1.60亿元,新发现矿产地26处。煤炭资源储量增加184.67万吨、油页岩资源储量增加3141.6万吨、铅矿金属储量增加1.5万吨、锌矿金属储量增加了0.45万吨、锑矿金属储量增加0.17万吨、冶金用脉石英资源储量增加21.69万吨、方解石矿资源储量增加1192.29万吨。主要矿产资源储量有较大幅度增长,矿产资源保障程度有所提高。矿产开发规模明显增大。2007年与2001年相比,油页岩产量由7.30万吨增加到11.06万吨,增加了52%;铁矿石产量由45.01万吨增加到266.14万吨,增加了491%;金矿石产量由19.72万吨

7、增加到38.23万吨,增加了94%。主要矿产品产量增长势头强劲,对我市经济建设的贡献进一步增大。矿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2001年至2007年,采矿权数量由243个减少到179个,减少了27%;大、中型矿山数量由0个增加到6个。矿山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矿业结构趋于合理。矿山环境治理初见成效。首轮规划实施以来,桦甸市共投入资金704.30万元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413.64公顷,占已破坏面积的15%,矿山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二、矿产资源基本特点1.矿产资源丰富,种类比较齐全。截至2007年底,全市发现矿产58种(包括亚矿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2种,包括煤炭、油页岩能源矿产

8、2种;铁矿、铜矿、铅矿、锌矿、镍矿、钴矿、钼矿、锑矿、岩金、砂金、银矿等金属矿产11种;红柱石、冶金用脉石英、硫铁矿、含钾岩石、泥炭、砷矿、硅灰石、方解石、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石灰岩、硅藻土、砖瓦用粘土、饰面用闪长岩、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霞石正长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大理岩等非金属矿产18种;矿泉水等水气矿产1种(详见专栏1)。其中,油页岩、铁矿、钼矿、金矿、砷矿、方解石、霞石正长岩为我市的优势矿产,在全省资源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2.矿产地相对集中,有利于规模开发。金矿主要分布于夹皮沟、二道甸子、公吉、横道河子等地区;铁矿主要集中于夹皮沟镇、红石镇;煤矿、油页岩矿等主要分布在桦甸市城

9、区附近;铜、铅、锌、钼、镍等有色金属矿产及石灰岩、大理岩等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桦郊、八道河子、横道河子、榆木桥子、桦树等地区。3.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大中小型并存。大型矿床仅有夹皮沟本区金矿床、三道岔金矿床、二道甸子金矿床、老牛沟铁矿床等4处;中型矿床仅有板庙子金矿床、六批叶大架金矿床、二道沟金矿床、桦甸油页岩矿床、二道林子砷多金属矿床等5处,其余均为小型矿床。4.共伴生矿产丰富。我市共有共伴生矿产地14处,共伴生矿产8种。铜、铅、锌、镍、钴、砷等矿种多以伴生为主,独立矿床较少。5.铁、金、钼等矿产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我市位于夹皮沟黑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上,成矿地质条件好,根据成

10、矿理论和目前找矿线索,在老牛沟铁矿、夹皮沟金矿深部及外围仍有很大的找矿前景。另外,在桦郊地区寻找金矿、在红石一带玄武岩盖下寻找铁及多金属矿、在八道河子门头砬子一带寻找钼矿的潜力较大。专栏1 有查明资源储量和开发利用的矿产矿产种类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开发利用的矿产能源矿产煤炭、油页岩煤炭、油页岩黑色金属矿产铁矿铁矿有色金属矿产铜矿、铅矿、锌矿、镍矿、钴矿、钼矿、锑矿铜矿、铅矿、镍矿、钼矿、锑矿贵重金属矿产岩金矿、砂金矿、银矿岩金矿、砂金矿、银矿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冶金用脉石英、红柱石冶金用脉石英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硫铁矿、含钾岩石、泥炭、砷矿含钾岩石、砷矿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方解石、硅灰石、硅藻

11、土、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石灰岩、建筑用花岗岩、砖瓦用粘土、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闪长岩、霞石正长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大理岩方解石、硅灰石、硅藻土、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石灰岩、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闪长岩、建筑用花岗岩、砖瓦用粘土、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大理岩、建筑用玄武岩水气矿产矿泉水矿泉水合 计3227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查已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23幅,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9.31%;全部完成1/5万航空磁测、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20万重力测量、1/20万化探测量工作。通过上述工作(见专栏2),基本查明了地质构造特征和成矿地质背景,发现了一大

12、批地、物、化、遥综合异常区和重要的找矿线索,为矿产勘查提供了大量信息和找矿依据。截至2007年底,共提交矿产勘查地质报告200余份,发现矿产地90余处。专栏2 地质调查工作成果工作项目图幅数面积(km2)覆盖全市面积比例(%)1/20万区域地质调查566261001/5万区域地质调查23525579.311/20万区域重力调查566261001/20万航磁566261001/5万航磁2966261001/20万区域化探566261001/5万化探23525579.31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有效探矿权124个,勘查区总面积2016.47平方公里。其中勘查程度达到详查的项目17个,占13.6%

13、;勘查程度在普查及普查以下的项目107个,占86.40%。由于历史上长期勘查投入不足及其他条件的制约,导致全市勘查工作程度不平衡,夹皮沟、老牛沟等地区工作程度较高,其它地区工作程度较低;已发现的固体矿产地勘查深度一般不超500米。(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截至2007年底,全市已开发矿产27种。已开发利用的能源矿产有煤炭、油页岩等2种;金属矿产有铁矿、铜矿、铅矿、钼矿、镍矿、锑矿、砷矿、岩金、砂金、银矿等10种;非金属矿产有冶金用脉石英、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石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大理岩、含钾岩石、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闪长岩、硅灰石、硅藻土、方解石、砖瓦用粘土、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玄武岩等14

14、种;水气矿产为矿泉水1种(见专栏1)。2007年,全市共有各类矿山179家,其中大中型矿山6家,占矿山总数的3%。年产固体矿石量349.35万吨,实现矿业产值12.42亿元,在全市乃至全省均位居前列。矿业产值居全省前5位的矿种有铁矿、金矿、油页岩。我市矿山开采回采率:煤矿矿山为75%95%,贵金属矿山为82%99%,其它固体矿产资源矿山一般为80%以上。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三率”水平接近或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我市正处于能源及矿物原材料需求旺盛时期,矿产资源消耗量仍在不断增加,供需矛盾仍很突出,特别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煤炭、铜矿、铅矿、锌矿等能源及重要金属矿产保证程度偏低;较多矿山企业尚未摆脱粗放式经营方式,矿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综合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技术装备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较高,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形成规模开采、集约利用的矿业发展格局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截至2007年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413.64公顷,其中地质灾害治理面积19公顷;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