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053191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华师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华师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华师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华师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3、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地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的科学。4、运动成绩: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及竞技 结果的综合评定。5、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主观条件或自身才能,由具有 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以及知识能力所构成 。6

2、、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 过程的控制性方法。7、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 地编制成由若干步骤组成的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 制的方法。8、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 练习的训练方法。9、分解训练法:将完整地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练习分解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 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10、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11、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

3、度、间歇时间提出作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 于不完全恢复状态,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12、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 法。13、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 训练的方法。14、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的积极 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15、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 定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16、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

4、基本的 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17、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系统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18、最大力量:是指人体肌肉在随意收缩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用力的能力。19、快速力量:是指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尽可能大的力量的能力。20、力量耐力:是指运动员在静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相应强度的肌紧张,或在动力性工作 中多次完成相应强度的肌收缩能力。21、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也即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移动,快速完成 动作和快速做出运动反应的能力,是运动员重要的运动素质之一。22、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声、光、触等)快速应答的能力。23、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完成

5、单个或成套动作的速度,是技术动作不可缺少的要素。24、移动速度:是指在周期性项目运动中,单位时间里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25、一般耐力:是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综合,是在不同项目中表现出专项耐力的 基础。26、专项耐力:是长时间持续的或者多项重复的完成专项运动的能力。27、运动技术: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技能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28、特长技术: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其获取优异成绩有决定意义的、能 够展现个人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和得分概率相对较高的技术。29、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 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

6、的特征。30、运动技术评价:是指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或完成状态予以描述和评定的活动。31、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32、竞技战术能力:指运动员(队)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是运动员(队)整体竞技能力 水平的重要构成部分。33、运动员心理能力:即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 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4、运动智能:是智能的一种,是指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 的多科学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35、项目制胜规律:是指在竞赛项目规则的限定内,教练员、运动员在

7、竞赛中战胜对手、争 取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36、训练大周期:是以参加重要比赛获得满意成绩为目标,以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的阶 段性特征为主要依据而确定和划分的。二、填空题。1、竞技体育构成: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2、竞技体育的特点:竞争性、规范性、公开性、公平性、集群性、观赏性、功利性。3、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学科特征:本源性、综合性、实践性。4、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5、起始状态的诊断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训练负荷诊断。6、训练目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

8、指标、训练负荷指标。7、运动训练方法创新的途径:从专项训练实践中创新、在不同层次训练理论指导下创新(专 项训练理论、一般训练学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从其他运动项目移植并创新、受多学科知 识的启示而创新。8、运动训练方法体系的三个层次:一般训练方法、群组训练方法、专项训练方法。9、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的分类:全身周期性练习(各种快跑练习、跳推杠铃练习、拉测功 仪练习)和 局部周期性练习(快速挥臂练习、卧推杠铃练习、拉橡皮带练习)。10、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的分类:全身混合型练习(跑动跨跳练习、助跑掷标枪练习、助跑 扣球练习)和 局部混合型练习(助跑掷球练习、助跑起跳练习、摆浪收腹练习)。11、变异组

9、合练习的分类:完整变异组合练习(各种格斗性对抗练习、各种同场性对抗练习、 各种隔网性对抗练习)和 局部变异组合练习(进攻战术配合练习、防守战术配合练习)。12、决定肌肉最大力量的影响因素:肌肉收缩的物质基础、肌肉收缩工作的条件、运动技术 的合理性。13、发展最大力量的主要途径:加大肌肉横断面、增加肌肉中磷酸肌酸的储备量、提高肌肉 间及肌纤维之间的协调性、改进和完善运动技巧。14、发展最大力量的常用方法:重复练习法、静力练习法、阶梯式极限用力法。15、发展快速力量的主要途径:提高最大力量、缩短表现出最大力量所需的时间。16、发展快速力量的常用方法:减负荷练习、先加后减负荷练习。17、发展力量耐力

10、的常用方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循环训练法、重复训练法。18、发展一般耐力常用的训练方法: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19、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A运动技术的不可分割性。B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C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D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20、动作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力量、动作速率、动 作节奏。21、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决定因素:主体因素(人体结构力学特征、感知觉能力、动作技能的 贮存数量、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和客体因素(竞赛规则、技术环境、 器材设备与场地)。22、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A特长技术、B运动员的神经类型(气质类

11、型)、C种族特征。23、战术分类:按表现特点(阵型战术、体力分配战术、参赛目的战术、心理战术)一一按 参赛人数(个人战术、小组战术、集体战术)一一按攻防性质(进攻战术、防守战术、相持 战术)一一按普适性(常用战术、特殊战术)。24、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常用方法:目标设置技能、想象技能、放松技能、注意集中技能。25、战术运用的基本要求: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高度的实效性、高度的灵活性。26、一般智能的训练方法:观察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思维、想象力训练。27、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包括: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诊断、训练目标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实施、 训练活动的实施、训练过程中的检查评定、训练目标。28、训练大周

12、期时间的确定:A确定主要比赛日期、B确定主要比赛阶段、C确定比赛时间、 D确定整个大周期。三、简答题。(一)、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2、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4、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5、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6、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2、推进竞争合作的道德教育4、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6、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二)、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3、提高现代社会的生活品位5、显示国家(地区)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 7、排除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三)、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

13、原则。释义:是指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 定向地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2、科学基础:(1)训练目标的导向性与训练内容的趋向性。 (2)竞技需要的特异性与训 练行为的专项性。 (3)竞技能力的层次性与训练手段的选择性。3、训练学要点:(1)科学设立长远的和阶段的训练目标。 (2)依据专项能力结构特点 确定训练的内容。 (3)围绕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选择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4)根据 比赛特点安排训练负荷。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1、释义:是指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的安排规律,系统持

14、 续地、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2、科学基础:(1)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 (2)竞技能力形成的连续性与训练效应的不 稳定性。 (3)人体生物适应过程的周期性。3、训练学要点:(1)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年系统训练提供有力保证。(2)分段组织系统训练过程的实施。 (3)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组合。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1、释义: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依运动项目、个体特征、训练任务、训练条 件、训练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做不同训练安排的训练原则。2、科学基础:(1)人类社会生活的集群性需求。 (2)运动训练实践的多样性与多变性。(3)运动员共性与个性的对

15、立统一。3、训练学要点:(1)共同提高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2)共性内容与个别安排想结合。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1、释义: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 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负荷后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 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2、科学基础:(1)人体机能的适应性机制。 (2)机体在过度负荷影响下的劣变性。(3)训练调整时机与恢复时限要求。3、训练学要点:(1)正确理解运动负荷的属性(结构属性、机能属性、个体属性)。(2)准确掌握运动负荷与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 (3)科学的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4)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心理 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1、释义: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并对运 动训练活动实施积极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2、科学基础:(1)运动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训动机。(2)训练过程的多变性和动态性要求准确地实施有效控制。3、训练学要点:(1)加强训练目的性教育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2)发挥运动员在训练中的主体作用与主观能动性 (3)重视运动员主观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