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05214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_传染病防治法和_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9、工作人员家中及学生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学校领导、采取必要措施。一、日常环境卫生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2.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要消毒、清洗。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室内湿式打扫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有防蚊蝇、防暑设备。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其他教学用房每天开窗通风2_次。4.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二、消毒隔离措施1、坚持定期消毒制度,

2、由后勤负责对各教室、专用教室的消毒。2、有专用保健室、消毒器械室。3、学校设立卫生室、要根据学校条件建立隔离室和观察床。或应急隔离室。3、班主任如发现学生异常及时向卫生人员反映。卫生人员发现各类传染病疑似病人,不得让其与其他人接触。4、立即送至应急隔离室,所在班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所在的班。(附件一:主要传染病潜伏隔离期及接触者观察时间期)5、对患者要专人护理,仔细观察,按时吃药和喂饭。6、如发生传染病除隔离病人外,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病人到过的地方进行消毒。有必要对接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人进行检疫、隔离、观察。班学生不串班,不混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

3、离。7、学生离校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未接触传染病的要观察两周。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方可归班。8、工作人员家中及学生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学校领导、采取必要措施。2022年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二)为了对学生、家长和社会负责,规范学校管理,防止各种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蔓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依据_传染病防治法和_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学校消毒隔离制度一、日常环境卫生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2.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要消毒、清洗。3.经常保

4、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室内湿式打扫,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有防蚊蝇、防暑设备。4.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二、消毒隔离措施如果学校已出现疫情,对感染者进行隔离并第一时间上报,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停止去专用教室上课,停止兴趣课。隔离时间以医学观察日为准,病愈后要有医院传染病科医生证明,由学校检查后方可进教室上课。做好教室、专用教室、办公室的消毒工作,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揩擦消毒(有效含氯量_mg/l),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要重点消毒,增加消毒次数,用紫外线消毒车消毒,中午用含氯消毒液揩擦消毒。(一)有专用保健室、消毒器械室。(二)呼吸道传染病处置1.隔离病人后开窗通风,室内扫除,保持室

5、内空气新鲜;室内空气:通风换气是关键,必要时进行药物消毒。过氧乙酸(原液_%):第一步:计算原液使用量_空气体积m_ml/m40或100;第二步:甲液+乙液倒入搪瓷缸中混合加盖静置_小时;第三步:加水40_倍稀释为_%_%,待用;第四步:用量_ml/m,放学后(室内无人),密闭门窗,用喷雾器喷洒,完毕后30_分钟通风。注意喷洒要到角到边,注意喷洒人员个人防护(戴口罩、胶手套、眼镜)。物体和地面:湿式打扫是关键,必要时进行药物消毒。过氧乙酸(原液_%):第一步:计算原液使用量_物体或地面面积m_ml/m40或100;第二步:消毒剂配置同上;第三步:用量_ml/m,放学后(室内无人),先用喷雾器由外向内喷洒,再由内向外喷洒。2.对病人分泌物、污染物用84消毒液消毒;3.学生根据疫情用盐水漱口或服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三)消化道传染病处置1.病人隔离后,将呕吐物、排泄物需用1/5或1/4量的漂白粉或84消毒液充分搅拌_小时;2.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用具用84(_%)消毒液擦拭;3.病人用过的物品,可阳光暴晒_小时;开水煮沸_分钟或焚烧。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